家庭教育之所以能夠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發(fā)揮基礎(chǔ)性的作用,是因為家庭在學生成長和發(fā)展過程中對其有著深刻的影響。俗話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的最初教育往往會給孩子留下抹不去的影響,而且家長對孩子的成長過程十分熟悉,在朝夕相處中十分了解孩子的個性,不是有這樣一種說法嗎?“知子莫若父,憐子莫若母”,可見,家長總是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教育力量。因此,與家庭配合,有助于加強教育的針對性,有一位著名教育學家說:“教師如將其教導活動局限于學校范圍以內(nèi),不對學生家長進行工作,那就不會達到所希望的結(jié)果”。
教師在加強學校的教育工作外,還要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得到學生家長的配合和支持,使家長成為一種有力的教育力量。如何才能使學生家長認識到自身的教育力量存在并更好地發(fā)揮其教育能量,達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良好配合,實現(xiàn)共同育人的目標呢?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式都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樣才能有針對性有效果地幫助孩子成長。有的家長眼中只有“分數(shù)”,考了高分的孩子,就是完美,優(yōu)秀的孩子,其他品德方面教育就不再重視。許多學生非常努力,但成績提高不快,于是家長便斷言“孩子笨”。這種態(tài)度造成學生心理負擔,自卑以至放棄努力,折回給教師教育工作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就是對待成績的方式上,要么是不聞不問,要么是求全責備,這些都會對學生教育起不良的作用。
現(xiàn)在提倡素質(zhì)教育,即使學生在學習方面不是很理想,也并不是一無是處,作為家長應多與教師結(jié)合,全面了解學生的狀況,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需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達到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班主任平常應多與家長一起,共同研究、發(fā)掘孩子的優(yōu)點、特長,讓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贊賞自己的孩子,并幫助孩子把不足的地方改正過來。
相鄰博客
- 青年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藝術(shù) [2009-09-14 03:46:00]
- 我把所遇到的家長分成這樣幾類(水藍的) [2009-09-14 04:10:00]
- 小孩愛打人,愛說謊,愛發(fā)脾氣 [2010-06-16 07:47:00]
- 上了高中的兒子嫌我煩,該怎么辦? [2010-06-16 07:4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