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實錄
我叫宇凡,從初一開始寄住在姑姑家。姑姑家有個小表姐,她嬌滴滴的,凡事拔尖,全家人都讓著她。我遠離父母,自然處處聽話、時時忍讓。
姑姑對我不錯,姑父也說得過去,整天挑我刺兒的是小表姐。我吃得多,她奚落我:“你不怕長成胖豬?吃這么多?!蔽抑浪陂_玩笑,從不與她計較,可心里不是滋味。
放學回來,我進門脫鞋。小表姐皺著眉頭,噘著嘴巴?!俺羲懒耍∧愕哪_怎么這樣臭?。 彼惑@一乍,我只能忍著,立即去洗腳。
表姐的房間,我很少進去。即便這樣,她的東西找不到了,第一時間就問我:“你看見沒有?。俊蔽倚睦锾仉y過。類似的事情,我能說出一籮筐。就為這,晚上躺在床上我沒少流眼淚。
姑姑勸我:“別理她,她就這么討厭!”姑父也說:“你是姐姐,弟弟遠離父母不容易,你要懂得謙讓?!笨伤静宦?。每逢此時,我反要勸姑姑、姑父:“沒事,我是男孩,我讓著她。”話雖這樣說,可心里還是酸溜溜的。
我上初三這年,父母的生意大有起色,他們在城里買了房子,我和父母終于團圓了。但我發(fā)現(xiàn),我好像落下毛病了———
和同學相處,我總是不由自主地順著人家,從不提出反對意見;別人一個微小的動作或眼神,我全能感覺到;每天放學走在路上,我會想自己今天有沒有做錯事;別人說句話,我也要反思,他該不是針對我吧?老師來找我,我緊張得不得了,第一反應是———我做錯事了!即使和父母在一起,我也要察言觀色,生怕自己不好,惹父母生氣。我變得沉默寡言,老是躲著同學,避開父母。
我怎么會變得如此敏感多疑?這和我的生活經(jīng)歷有關(guān)嗎?
若梅點評
§青春期,正是自我意識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宇凡寄住親戚家,不得不遵從他人的習慣,進而抑制了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他按照親戚家人的評價與喜好去賣力表現(xiàn),以此獲得對方的接納,求得生活的安穩(wěn)。慢慢的,他習慣于順從,學會了察言觀色,以至于離開親戚家之后,宇凡依舊被它困擾。
§宇凡缺乏安全感,他沒有建立起自己是“值得被愛、被接納、被尊重”的信念,所以他敏感多疑。問題的核心是———宇凡內(nèi)心的自我概念不夠清晰,缺乏一套內(nèi)在的、屬于自我的行為規(guī)則和評判標準。離開外界的評價,宇凡很難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對是錯。
§青春期少年注重他人對自己的反應,以此確定自己是否被接納被欣賞。但大多數(shù)的青春期少年,隨著心智的成熟,會建立起自我概念,自信心的完備會使外界的評價作用逐漸下降,宇凡缺的正是這個成長過程。
§宇凡突破敏感多疑最直接的辦法是:在下一次“過敏”發(fā)作時,挑戰(zhàn)自己的習慣性反應。感覺到自己被指責、被傷害、被否定時,停下來問問自己:真的是這樣嗎?他是針對我嗎?是他自己不開心,還是專門跟我過不去?
§從長遠的角度看,增進自信才是緩解過敏多疑的好方法。容易引起自己敏感多疑的事情,大都刺激著自信心最薄弱的地方。改變的辦法是,認真做好自己的事情,在一點一滴的進步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中國中學生報》第15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