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學習注意力不集中有兩大主因
調查表明:睡眠不足和教學方法枯燥是主要原因
本報北京11月8日訊(記者顧雪林)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和中國社會心理學會今天在京聯合公布了全國青少年注意力狀況調查活動的結果,調查顯示,中小學生睡眠不足和教學方法枯燥成為影響青少年注意力的兩大主要原因。據負責主持本次調查活動的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第五屆理事會會長馮伯麟教授介紹,這次調查覆蓋了全國五大區(qū)域的八大城市,調查對象涉及中小學生和大學生,是迄今為止國內規(guī)模最大、覆蓋面最廣、內容最全面的針對青少年注意力狀況的社會調查。馮伯麟指出,注意力是智力行為的本質特征之一,提高注意力水平,培養(yǎng)青少年的良好學習習慣,對維護青少年身心健康,落實素質教育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義。
馮伯麟介紹說,這次調查結果初步表明,導致我國青少年注意力難以集中有內因和外因,其中,睡眠不足和疲勞是兩大內因;老師講課趣味性差和課堂環(huán)境有干擾(如教室內人多、空氣差等)是兩大外因。在被調查者中,中小學生反映最多的是睡眠不足;大學生反映最多的是老師講課趣味性差、沒有吸引力。本次調查中,被訪學生的睡眠時間達8—10個小時的只有19.4%,而學習時間在7—9個小時之間者達41.5%。畢業(yè)班學生學習時間超過9小時的情況最突出。被訪學生中自認為上課時能集中注意力的比例為58.8%,且僅有39.7%的被訪學生表示能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達30分鐘以上,在自習時間可以集中注意力的學生只有48.6%。馮伯麟指出,只有勞逸結合才能獲得注意力和學習效果間的良性循環(huán)。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絕對是學習的保證,有趣味的課程內容和吸引人的教學方法永遠是學生們的最愛。
據馮伯麟介紹,在這次調查中,超過九成的學生認為“提高注意力很重要”,但只有16.1%的青少年從師長或其他社會機構得到過系統而科學的有關提高注意力的引導,有超過90%的被訪學生希望得到有關提高注意力的科學指導。
針對調查報告反映的問題,與會的中國心理學會科普委員會主任梅建教授認為,學生注意力現狀令人擔憂,有關方面應對此有充分的認識,努力尋求改善對策;中小學生睡眠不足的狀況再也不能繼續(xù)下去了,要痛下決心徹底改善;增加教師教學的趣味性,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已成為學校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
本次活動的主辦單位——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事業(yè)發(fā)展中心將聯合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及在此方面有相關研究的箭牌公司,進一步推動“中國青少年注意力關注計劃”的實施。
相鄰博客
- 怎樣剎住中年級孩子成績下降勢頭 [2009-11-24 09:30:00]
- 孩子考試怯場怎么辦? [2009-11-24 09:32:00]
- 孩子不愛學習怎么辦? [2009-11-24 09:40:00]
-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 [2009-11-24 10:0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