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孩子沾染上攻擊的惡習
快到放學的時候,兒子的班主任來了電話,說貝貝在學校里被魏同學抓傷了,讓家長趕快來學校一趟。因為當時我不在家,貝爸又不能把小貝一個人放在家里,所以我們都沒有去學校,抓人的同學也就在放學后被他爸爸給帶走了。
我去接大貝的時候,和老師談起這件事,老師說這個孩子就是有這個習惡習,已經發(fā)生好幾起抓人和咬人事件了,不僅有本班的同學,還有外班的,有好幾位家長向老師反映過這種情況。
老師把該同學的家長的電話給我,讓我和他的家長聯(lián)系一下。
其實兒子被抓得并不嚴重,只是有兩道傷痕,嘴角處傷得比較深,流了一點血。
吃過晚飯,我給魏同學的家長去了電話。魏同學的家長覺得很抱歉,和他的媽媽聊了很長時間。聽得出來,這位媽媽對這個孩子很沒辦法,認為他是一個問題孩子,并且說孩子之所以有打人的毛病,是因為小時候孩子由他的爺爺奶奶帶的。爺爺奶奶對孩子比較嬌慣,所以孩子從小就很霸道,又因為爸爸媽媽沒時間陪孩子,所以孩子不會表達自己如何喜歡別人,他對人表示友好的方式,就是動手打人。對于這位媽媽說的情況,我有一些理解,我在公園里見過太多的由爺爺奶奶帶的孩子,那些孩子真的是個個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很是強勢,而且我也不止一次地見過孩子們在一起打架,爺爺奶奶們都會護著自己的孩子,很少有批評自己孩子的。
魏同學的媽媽還給我說了一件事,就在今年暑假,在公園玩的時候,魏同學把另外一個孩子給咬了,被咬的孩子家長不干了,要求他們帶孩子到醫(yī)院打了破傷風針,還賠償了人家200元錢。這件事發(fā)生之后,孩子的爸爸和媽媽也發(fā)生了爭吵,據(jù)這位媽媽說孩子的爸爸有一種觀點是:只要咱家孩子在外不吃虧就行。他媽媽不同意他爸爸的這種觀點,埋怨做爸爸的沒有教育好孩子。
聽了這位媽媽的講述,還真覺得這個孩子是一個問題孩子。這個孩子我見過,以前是兒子幼兒園的同學,因為比較熟吧,這個同學喜歡跟著兒子玩。記得有一次,放學后,這位同學跟著大貝來我家小區(qū)里玩(我家離學校比較近),他爸爸也跟著,我在樓上就可以看到他們。剛開始的時候,我還蠻高興的,還希望著大貝的同學來我家里玩??墒遣灰粫吐犚姌窍潞⒆觽兊暮敖新?,往樓下一看,只見那位同學不知從什么地方拿來了一把玩具劍,追著大貝又喊又叫,而他的爸爸在一旁看著,不加制止,我很不喜歡孩子們在一起打鬧,(我的觀點在玩伴,你為孩子選擇好了嗎?里有闡述)急忙把大貝叫回了家。對這個孩子的爸爸的做法,當時我很反感,竟然對孩子的這種攻擊性行為一點不加干涉和制止。今天聽孩子媽媽這么一說,我明白了,當時這位爸爸也許心里還美著呢:看我兒子多厲害......
從大貝小時候起,我就教育他不要有這種好戰(zhàn)行為,也從來就不和那些有好戰(zhàn)行為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所以我們大貝不會和人打架。打架是兩敗俱傷的事,把自己打了,自已會痛苦;把別人打了,自己要對被打的人負責任。許多青年一時沖動,惹下禍端,都是在小時候就養(yǎng)成了這種好戰(zhàn)的性格。
現(xiàn)在雖然孩子還小,可是如果不改掉這個帶有攻擊性行為的毛病,其它的孩子勢必會在家長的授意下疏遠他、孤立他,這對于他的成長和性格的發(fā)展是不利的。
今天老師之所以把魏同學的家長的電話給我,也許是他們真的拿魏同學沒辦法,家長出面參與這件事,能夠會引起魏同學家長的重視,從而對魏同學多加管教。魏同學的家長也認識到他們對孩子的確存在著教育失控的問題,他們覺得不知如何去和孩子講這些道理,因為他們說什么孩子都不聽。
魏媽媽說:“和他爸爸說了,這回再不打孩子,我就和他沒完?!?/font>
聽了魏媽媽的這些話,我有些無可奈何,我感覺他們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存在著方法上的錯誤:要么不管,要么痛打一頓。
哎!沒辦法!
告誡所有的父母,在孩子還在幼兒時期,千萬不要讓他沾染上攻擊性行為的惡習。同時也告誡父母們,不要找任何借口減少與孩子相伴的時間,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是孩子在成長地過程中不能缺少的情感寄托,沒了它,勢必會對孩子的性格的形成產生一種不良的后果。
相鄰博客
- 孩子做作業(yè)太磨蹭的解決辦法 [2009-11-30 18:51:00]
- 專家支招:用鬧鐘治孩子作業(yè)拖拉 [2009-11-30 18:54:00]
-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分離性焦慮癥? [2009-11-30 19:14:00]
- 支招:家長如何與老師打交道? [2009-11-30 19:2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