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間觀念的孩子有安全感
媽媽經驗談
有時間觀念的孩子較有安全感,入園入托時,分離焦慮會少得多
(顏青,32歲,寶寶4歲)
有時間觀念的孩子知道他未來幾個小時中的變化是可預測的,比如,8點半到幼兒園,10點半會吃小點心,11點半會吃飯,12點鐘以后會午睡,而桌面游戲會在下午3點半開始,4點鐘媽媽就可以接他回家了。哪怕一開始孩子不識鐘,這張腦子里的“時間表”也會安撫他,讓他感覺到與家人的分離是短暫的,而老師安排的活動中也有很多放松和驚喜,他就不會那么緊張,覺得入園入托幾近被“拋棄”,這樣他的情緒也會好轉,分離焦慮會少得多。
我是主張等寶寶起碼兩周半以后,有了初步的時間培訓,再讓他入園入托。
早識日歷的孩子,會有更好的時間觀念,也會對未來的活動產生期待感
(梁露,34歲,寶寶4歲半)
我家寶寶3歲半,我就教他認識日歷。因為我發(fā)現(xiàn)孩子很難理解時間有“白天~黑夜”這樣周而復始的特性,很容易產生混淆的感覺,比如我和先生在星期三的時候答應帶孩子去動物園玩,但他不知道,從當天起還要經過多少個反復的白天和夜晚才會到星期日,因此感到相當?shù)匾苫?,老是說我們在騙他,不肯帶他去。認識日歷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我買了一本即撕型日歷,把著寶寶的手在星期天的那一頁畫上一頭大象,我告訴孩子, 今天是星期三,每天上床睡覺關可以把當天的那頁日歷撕掉,等撕到有大象的這一頁,我們就去動物園。這就把“多遙遠的未來?”這一問題具體化了,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的耐性,也讓他對未來的活動產生期待感——現(xiàn)在,兒子儼然是時間規(guī)劃師,比如我們安排星期日去動物園,他會在星期六的日歷上畫上香蕉和糖果,提醒我前一天應該去超市,為他和小猴子們預備食糧。
設定悅耳的鬧鈴只會讓孩子更獵x?(姚慕蓮,29歲,寶寶5歲)
我家女兒初識時間后變成一個急性子,起床遲了要哭、吃飯遲了要哭、開電視遲了也要哭,孩子都有貪玩的天性,恨不能把吃飯睡覺學習的時間都花在游戲和看電視上,因此在知道“時間一去不復返”后,很容易因“你提醒我遲了”而產生焦躁情緒。為此,我給她買了一個小鬧鐘,鬧鈴是森林中各種小鳥的叫聲,還會說“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我讓女兒自行設定時間,到時鬧鐘就會讓她起床、看電視、學拼音、畫畫,這樣孩子就不會吃不好睡不穩(wěn),一天到晚去看時鐘,也不會碰上她不喜歡的時間安排段落就跟你討價還價,你只需輕聲說一句,“該把拼圖收起來了,現(xiàn)在是‘學拼音’時間——鬧鈴已經響了?!彼垂怨耘浜稀?/font>
守時是美德,但要跟孩子說清楚,守時并非刻板
(劉卉,31歲,寶寶5歲)
我家寶寶本來就有一板一眼的個性,認識時鐘和手表之后,這種“走在刻度上”的固執(zhí)得到進一步強化,為此我有時也感到很尷尬,比如,這類寶寶自己從不會遲到,但也不能容忍別人遲到,別的小朋友一遲到他就要跟人“絕交”。由此我體會到,孩子的個體差異極大,當大部分父母為孩子的“不守時”、“拖沓”頭疼的時候,我卻在為兒子如此不能理解時間安排上的變通性而煩惱。我不得不嘗試利用一切機會——編故事、編兒歌,來教導孩子,“守時當然很好,但不能守時到刻板的地步”。
相鄰博客
- 慢慢適應沒有奶瓶的日子 [2009-12-12 15:00:00]
- 10大妙招,從小建立寶寶的安全感 [2009-12-12 15:05:00]
- 哪些聲音帶給嬰兒安全感 [2009-12-13 21:43:00]
- 安全感:連接親子的臍帶 [2009-12-13 21:4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