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順從是缺乏安全感嗎?
小小快一歲半了,一直是我一個人帶。一歲左右時很黏我,現(xiàn)在好了很多。
兩月前我?guī)⌒〉谝淮位赝夤?,由于行李多,就把小小交給在機場外等候的外公,我又回機場取行李,小小很順從地讓外公抱,見我走開也沒鬧。車都開出一段路了才找我,在外公懷里時表情呆呆的,沒有平日的活潑和開心。
今天我?guī)ヅ笥鸭乙彩沁@樣,朋友的老公一開門就抱起小小,小小也是呆呆的,放下地才恢復(fù)了原樣。這種情況還有過幾次。小小的這種表現(xiàn)是沒有安全感嗎?
另外,小小現(xiàn)在總是見別的小朋友玩什么就要什么,像猴子掰玉米似的,這正常嗎?現(xiàn)在應(yīng)怎么培養(yǎng)他的專注力?
答 孩子在媽媽離開和陌生人帶時表情就變得呆呆的,這象征著他內(nèi)心的痛苦。孩子為什么選擇了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痛苦,我們不得而知。雖然不能說用呆呆的這樣的模式有什么不對,但按照正常情況,孩子感覺到不愉快時一定會用哭泣、掙扎、抗爭來表達自己??傊⒆与x開了依戀對象就感覺到痛苦,被陌生人突然抱到懷里就感覺到緊張,這說明孩子有著很好的正常的依戀方式。至于搶了小朋友的玩具而不去探索不去使用,說明孩子以前工作的經(jīng)驗不夠。從孩子表達自己情感和對待玩具的方式上,可以判斷出孩子在家里有可能被過分地照顧,造成表達自己情感的機會和工作的機會太少,沒有建立起對他人有影響力的表達方式,也沒有建立起使用工作材料的行為模式。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還需要反思自己是否在養(yǎng)育過程中給孩子的自由太少,比如很少讓孩子由于沖突而去表達不良情緒;是否對孩子進行了強有力的工作引領(lǐng);是否在生活上照顧得無微不至。
溫馨提醒
要給孩子機會去發(fā)泄自己的情緒,如延遲滿足,在他發(fā)脾氣的時候平靜地等待,適當?shù)亟o予感情,喚醒孩子的情緒生命。
在家里給孩子準備豐富的工作材料,跟孩子一起工作,使孩子發(fā)現(xiàn)工作的樂趣,并學(xué)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這些工作材料。
反思是否對孩子的生活照顧得太周到,使孩子失去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自由。
相鄰博客
- 如何保持孩子的安全感 [2009-12-13 22:49:00]
- 遠疏近親是沒有安全感嗎? [2009-12-13 22:50:00]
- 情緒反復(fù)是安全感問題? [2009-12-13 22:53:00]
- 孩子在哪兒丟失了安全感 [2009-12-13 22:5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