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關系影響孩子安全感
昨天周末,帶11個月大的寶寶去游樂場玩。一開始是我抱她進去的,因為她就是不喜歡自己玩,到哪個地方都不愿意我放她下來。我想她大概要熟悉一下環(huán)境吧,也就陪她一起看看這里,看看那里。后來熟悉了,但她還是始終要我陪在她身邊,應該說始終要和我的身體有接觸她才放心。后來她外婆進來了,我就在一旁看著,她卻不需要外婆一直抱著,就自己玩玩這兒玩玩那兒的,還自己爬一小會兒走一小會兒。但是一看到我,就不玩了,往我這里爬,要我抱……我媽說:她不看到你還能再玩會呢!那是不是我沒有給她安全感???來信的描述很簡短,我不能馬上武斷地推論“媽媽沒有給寶寶安全感”??吹贸瞿愫芙箲]:為什么寶寶總纏著我?那么我們假設一下,如果情況相反,媽媽會不會就不焦慮了?假設寶寶不纏著媽媽,而是纏著外婆,媽媽會有何感受?豈不是會更加焦慮嗎?“她跟外婆更親!難道是我沒有給她足夠的陪伴?難道是外婆沒有給她安全感?”假設寶寶誰都不纏,自己玩兒,我猜測大概這是媽媽比較希望看到的場面,但是她就不焦慮了嗎?是不是還會產(chǎn)生新的焦慮:“為什么寶寶對我和其他人一視同仁啊?她怎么不對我表現(xiàn)更多的依戀呢?難道是我沒有給她安全感?”
總之,要讓現(xiàn)代的媽媽們不焦慮,幾乎是不可能的。寶寶纏也不好,不纏也不好,真不知道該怎么做,才能讓媽媽們放心。
看得出來,不僅是寶寶依戀你(這是她這個年齡段的正常表現(xiàn)),你對寶寶也是極度依戀的,而寶寶能夠體會到你的內(nèi)心需求。你可能當時希望寶寶能夠離開自己獨立玩兒一會兒,但是寶寶并不能分辨什么時候媽媽在抑制內(nèi)心需求,她只知道必須滿足媽媽對自己的依戀需求。也許當時你曾經(jīng)努力勸說寶寶獨立玩兒,寶寶更加糊涂了:我們之間素常的互動模式就是糾纏呀!怎么今天改變了呢?
另外,你也許跟自己的母親之間有一些未解的情結(jié),也許你幼年時母親沒有滿足你對她的依戀需求(可能在你母親那個時代人們必須抑制自己的自然感情,對孩子講究嚴厲而不是寵愛),今天你母親依然不樂意看到外孫女對你的依戀,使得你對寶寶的依戀表現(xiàn)感到愧疚,導致三個人之間的動力結(jié)構(gòu)有些復雜和微妙。小寶寶具備一種非凡的能量,他們能夠洞察成年人的心思,并對此產(chǎn)生相應的反應。
如果你能夠接受這一點,能夠覺察到是自己內(nèi)心的需求在糾纏著寶寶,覺察到自己對母親(外婆)的抵觸導致寶寶的反應,如果你能夠梳理清楚自己的情緒,通過改變行為來改變與母親和寶寶之間的動力結(jié)構(gòu),并且在寶寶纏著自己的時候不焦慮、不內(nèi)疚,也不推開她,而是盡情享受,那么寶寶的行為也會有所改變的。
相鄰博客
- 安全感--兒童生命發(fā)展地基 [2009-12-13 23:07:00]
- 嬰幼兒“認生”不是錯 [2009-12-13 23:08:00]
- 傾聽有助培養(yǎng)孩子的安全感 [2009-12-13 23:29:00]
-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2009-12-13 23:3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