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他人的孩子讓人討厭
“攻擊他人的孩子很討厭”
幼兒一般不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省,如何才能使孩子認識到攻擊他人是一種很令人討厭的行為,從而使其對自己的攻擊性行為產(chǎn)生否定情緒呢?
專家指點:你不妨通過角色游戲、講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給孩子呈現(xiàn)一個有攻擊性行為的兒童形象,與孩子討論并體驗一下,使孩子意識到這樣的兒童是不受人歡迎的。
再給出你一個小點子:不妨與孩子一起“構(gòu)思”一個受人歡迎的兒童形象,增強孩子向榜樣學(xué)習(xí)的愿望,從而減少攻擊性行為。
減少環(huán)境中易引發(fā)攻擊性行為的刺激
日常生活中,年輕父母要給孩子提供較為寬敞的游戲空間,而不是提供繁雜、擁擠的活動空間;盡量避免提供有攻擊傾向的玩具(如玩具槍、刀等),這樣就可以減少沖突的產(chǎn)生,從而減少攻擊性行為的產(chǎn)生。阻止孩子接觸不良傳媒,某些影視特別是暴力影視劇,可能會使孩子學(xué)會一些攻擊性行為,并想自己體驗一下,若現(xiàn)實生活出現(xiàn)類似的情景,孩子說不定就會產(chǎn)生攻擊的欲望。
專家指點:家長對不適合兒童觀看的電影、電視、影碟等要嚴加限制,避免接觸,萬一接觸也要以批判的態(tài)度從正面加以引導(dǎo)。
直接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技巧和方法
有些兒童之所以在解決沖突或人際交往中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主要是因為這些孩子所能得到的解決沖突或進行溝通的方法少于一般兒童。對于這一類孩子,父母要給予榜樣示范或直接教給其正確方法。這就要求家長一方面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打架或惡意攻擊;另一方面,也要及時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糾正,即使孩子的動機可能是善意的,如“打抱不平”等,也要教會孩子用正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專家指點:重點不在于不要訓(xùn)斥、批評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而使孩子掌握非攻擊性行為的方式和方法。因為呵斥成一怒之下的簡單體罰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攻擊性,有可能強化孩子的不良模仿。
實行短時間“冷處理”
有時候,年輕父母有必要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故意忽略,而特別關(guān)注被攻擊的對象。如果孩子想以攻擊性行為來引起他人注意的話,父母的做法也許會使他“若有所悟”。對一些比較容易沖動的孩子,必要時可以實行短時間的“冷處理”:讓他獨自呆在單獨的房間里,或暫時剝奪其參加某項活動的權(quán)利等。
專家指點:運用這種方法時,一定要讓孩子明白為什么要讓其“坐冷板凳”,在幫助孩子認識錯誤后就要解除懲罰,同時要注意安全,時間不宜過長。
最關(guān)鍵的是:對有攻擊性行為的幼兒,家長要更多地以平靜、溫和方式進行愛的教育,注意平時就培養(yǎng)他們的愛心和善良的品格。
相鄰博客
- 別對攻擊行為大驚小怪 [2009-12-16 11:47:00]
- 孩子被欺侮了教他打回去嗎 [2009-12-16 11:52:00]
- 無愛的家庭讓孩子學(xué)會攻擊 [2009-12-16 11:56:00]
- 幫助寶寶克服“攻擊性 [2009-12-16 11:5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