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使孩子學習達到最佳的復習效果
復習是一種全面檢查和鞏固知識的學習手段,擔任著補差、深入、概括三大任務,在紛繁蕪雜的知識世界里,如果沒有正確的復習策略,就不可能有理想的復習效果。
提高孩子的復習效率是每位家長輔導孩子復習的目的所在。根據(jù)教學專家的總結(jié),以下的幾種復習策略對于孩子的復習大有好處:
(1)先回憶,后看書,增強復習效果
每次復習時,家長讓孩子先不忙看書,而是把老師講課的內(nèi)容(包括思路)回想一遍,概念、公式及推導方法先默寫一遍,然后再讓孩子把默寫內(nèi)容和課本、筆記相對照,哪些對了,哪些錯了,哪些忘了,想一想為什么會錯、會忘。針對存在的問題,再指導孩子看書學習,必然會留下深刻印象,經(jīng)久不忘。這種回憶,既可檢驗課堂聽課效果,增強記憶,又使隨后看書復習重點明確、有的放矢。
(2)看參考書,適當拓寬知識面
課后復習時還可以讓孩子看一些參考書,參考書要精選,不宜多,最好在老師指導下每科選一本。孩子看參考書要和課堂學習同步進行,即圍繞老師講課的中心內(nèi)容或孩子不懂的地方,作為看的重點。父母還要要求孩子把參考書和教材對照起來看,以掌握教材知識為主,適當加深加寬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3)復習安排要合理
以記憶為主的學習內(nèi)容,如英語的單詞、語文的背誦課文,要依靠多次重復以強化記憶,應指導孩子分散復習。孩子的階段復習最好集中用整塊時間,一次復習深透為好。當然集中復習又可將性質(zhì)不同的課程(如史地、數(shù)理)交替安排,穿插復習,使孩子大腦各神經(jīng)區(qū)得到輪換休息,大腦的工作效率就會高。
(4)要指導孩子以個人鉆研為主,相互討論為輔
“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要指導孩子善于從集體討論中復習。但討論應以孩子個人鉆研、獨立思考為基礎,事先要有準備。討論中也要指導孩子開動腦筋,不能有依賴思想。討論應有明確的中心,人數(shù)不宜多(二、三人即可),而且要和個人的學習安排結(jié)合起來,才能起到促進復習的作用。
(5)復習方式要多樣化
除了背誦、抄寫之外,父母還可指導孩子運用自我提問、舉例說明、比較分析、材料對照、繪制圖表、編寫提綱、做練習題等多種方式。復習中還要不斷增添新的信息,讓孩子把過去學的和今天重看的感受、認識加以比較、分析,發(fā)揮思維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求得每復習一次都有新收獲、新創(chuàng)見。
相鄰博客
- “題海戰(zhàn)術(shù)”要不得:不要讓孩子迷失在題海中 [2009-12-21 08:55:00]
- 鼓勵孩子多做課外習題,增強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2009-12-21 08:57:00]
- 提高學習水平,必須教孩子會復習功課 [2009-12-21 09:02:00]
- 怎樣教孩子抓住學習要點和難點 [2009-12-21 09:0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