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增強孩子對不同聲音的敏感性并訓練他集中注意力。
玩法:
1、指給孩子看你平時常用的不同物件,然后請孩子閉上雙眼,或者轉(zhuǎn)過身去,或者蒙上眼睛,然后請他仔細地去聽,并且猜猜家長發(fā)出的是什么聲音。
2、家長可以躲在椅子后面,然后發(fā)出不同聽聲音如:拍球、打蛋器之聲、上鐘表發(fā)條聲、打字、玩一種樂器、訂書機的聲音、用剪刀剪布或剪紙、撕報紙等。
準備: 牙簽一盒
玩法:
將牙簽依照一種規(guī)律來排列,例如|— —|— —或/\ /\等方式。排列時,你可以先幫孩子熟悉這種規(guī)則,再問他:“下一根該怎么放?”或者給孩子一些牙簽,看他能不能發(fā)現(xiàn)這種邏輯順序照樣排下去。除了上述玩法,也可以將牙簽涂上各種顏色,然后配合數(shù)量和方向來排列,例如:一根紅、兩根黃,一根紅、兩根黃等讓孩子練習。
目標:
1、復習10以內(nèi)的加減運算。
2、發(fā)展兒童思維的敏捷性。
3、培養(yǎng)兒童手腦并用的能力。
準備:形狀、大小不同的瓶子若干個,在瓶身貼上寫有計算式題的膠布,在瓶蓋上寫上答數(shù),然后把瓶蓋、瓶子分開打亂放在桌子上。
玩法:
成人、孩子分成甲、乙兩組,從A地跑到B地,然后從桌子上找出有關的瓶蓋去蓋瓶子(即瓶蓋上的數(shù)字必須是瓶身上試題的答案),孩子蓋對了應及時表揚。
目標:發(fā)展孩子四肢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準備:皮球一只
玩法:
1、媽媽和孩子一起面對面站好,伸直手臂、兩手握住,手腕朝上并攏。讓爸爸把球放在手腕上,然后開始讓球來回滾向自己及對方胸前(此時身體應配合球的滾動而彎腰、屈膝)。注意,別讓球掉下來!
2、等孩子熟練以后,可增加其難度:當球滾到中央時,一起喊1、2、3,然后左右手臂一起分開,讓球掉在地上,接著,再把反彈回來的球迅速接到手腕上,繼續(xù)按前面的方法玩。爸爸在一旁計算成功了幾次。
目標:訓練幼兒的靈敏度和感知能力。
準備:
1、各種顏色的魚(各種顏色的橡塑紙或吹塑紙,拿筆畫成魚狀,用剪刀剪下,再拿3cm的細鉛絲從魚嘴的地方串過并彎成圈)。
2、釣魚竿一根(用線的一端系在竹竿上,另一端系上一塊磁鐵或魚鉤。
玩法:
把紅、黃、藍、白等各種顏色的魚放在地上,爸爸或媽媽喊到什么顏色的魚,孩子就把什么顏色的魚釣上來。孩子釣得準,說得對,應予表揚。魚釣完后,可讓幼兒數(shù)一數(shù),各種顏色的魚分別有幾條。
有一首湖南兒歌:“三個公公飲酒,三匹白馬吃草,高個兒、矮個兒打架,王婆婆出來罵,小頑皮跌到床底下?!惫饪磕睿苍S引不起孩子太大的興趣,如果合雙手十指的動作,便會生動有趣起來。
現(xiàn)在請大家一起來學學看,很快就能“上手”、“上口”的。
準備:
1、先把兩手的食指、小指翹起來,中指、無名指和拇指搭在一起。
2、右手食指穿入左手“洞”里。左手小指穿入右手“洞”里。
3、然后再把左手食指與右手小指搭在一起?,F(xiàn)在可以開始念了。
玩法:
1、左手中指、無名指和拇指邊打邊念:“三個公公飲酒”。
2、右手中指、無名指和拇指邊打邊念:“三匹白馬吃草”。
3、左手食指敲打右手小指,念:“高個兒、矮個兒打架”。
4、右手食指探出頭來搖一搖,念:“王婆婆出來罵”。
5、左手小指從后面探出頭來,念:“小頑皮跌到床底下”。
目標:
1、培養(yǎng)孩子對影子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光照射角度的不同與影子長短變化的關系。
準備:手電筒、娃娃。
玩法:
活動一:請媽媽為孩子準備一個手電筒,把它打開,放在娃娃的左面。咦!娃娃右面有一個黑黑的影子。把手電筒放在娃娃的右面,這次,影子跑到娃娃的左面去了。把手電筒放在娃娃的頭頂上,找找娃娃的影子在哪里。
讓娃娃與手電筒遠些,娃娃的影子變長,再遠些,影子更長了,再試試,看看影子到底有多長!也可以讓娃娃離手電筒近些,這次會怎么樣呢?趕快試試吧!
活動二:請家長在晴天帶孩子到戶外觀察太陽的位置,并在地上畫下腳印與影子。三小時后再請孩子站在原來腳印的位置,觀察影子是否與原來一模一樣,讓孩子想想這是為什么?
目標: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
準備:透明的杯子若干個,吃藥的小量杯一個,顏色水若干
玩法:
1、將透明的杯子裝入高高低低不等量的清水,按水的高度順序排列。
2、在每個杯子里倒入一量杯的顏色水,讓孩子觀察每個杯子里水的變化。
目標:訓練幼兒的小肌肉群發(fā)展及反應能力
準備:桌子、客廳(或房間)
玩法:
1、媽媽伸出一只手,五指張開、掌心向下。
2、爸爸和幼兒各伸一手指頂住掌心,邊吟童謠,在童謠結束的一瞬間,媽媽就迅速合起手掌,誰的指頭還留在“降落傘”內(nèi)就輸了!童謠:小小降落傘,馬上降下來,一把抓住哪一個?
目標:促進孩子的思維發(fā)展及學習興趣
玩法:
以“如果……”的句式問孩子各式各樣的問題,例如:如果你迷路了怎么辦?如果摔跤流血了怎么辦?如果你有一對翅膀……。在一問一答中,可把握機會和孩子討論各種可行的辦法以及告訴他們一些生活常識。
目的:鍛煉孩子的記憶力及數(shù)數(shù)的能力。
玩法:請孩子從1數(shù)到50。在孩子數(shù)數(shù)時,家長做幾個動作,如捏鼻子、揪耳朵、拍手、跺腳等。孩子數(shù)完數(shù)后,家長問孩子:“剛才我做了哪些動作?”游戲熟練后,家長可多做些動作,然后讓孩子按順序講出動作名稱。
目的:培養(yǎng)孩子的耐心,鍛練孩子空間位置的判斷能力。
玩法:爸爸、媽媽帶孩子圍坐桌邊,其中一人抓一把小棒。一頭立在桌上,放開手,使小棒散落,然后手拿一根小棒,把桌上的小棒一根根地挑起來。挑棒時不能碰到其他小棒,否則,就讓給另一人挑棒。如此循環(huán),直到小棒完全挑完,誰挑得多就算誰勝。
目的:培養(yǎng)孩子思維的敏捷性,豐富孩子的詞匯量。
玩法:這個游戲可兩人玩,也可三人玩。第一個人先說出一個字,第二個人接著這個字組一個詞,第三個人接著這個詞的詞尾再組一個詞。
如:陽——陽光——光明——明天——天亮……
好——好人——人家——家鄉(xiāng)——鄉(xiāng)親……
目的:培養(yǎng)孩子思維的敏捷性,增強孩子對物體形狀、顏色等特征的認識。
玩法:媽媽拍手說:“嘿嘿嘿,我來問,請回答?!卑职趾秃⒆油瑫r拍手問:“嘿嘿嘿,你來問,誰回答?”媽媽拍手道:“我來問,寶寶答,什么東西圓又圓?”孩子拍手道:“西瓜、西瓜圓又圓?!卑职种貜停骸皩?!對!對!西瓜、西瓜圓又圓?!笨梢来硕啻翁釂枺瑔l(fā)孩子回答。
目的:訓練孩子結構能力和想象力。
玩法:開始讓孩子用火柴棍游戲時,家長教給孩子擺,慢慢熟悉后,就讓孩子自己去創(chuàng)造圖案,注意不要給孩子火柴盒,玩后一定要收回來。
目的: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玩法:在爺爺媽媽、幼兒中任選一人喊口令,其余兩人做動作。
游戲開始,喊口令的人說一個動作,做動作的人做和口令相反的動作,如口令為“向右轉(zhuǎn)”,則做“向左轉(zhuǎn)”,口令為“踏步”,則做“立定”等??山粨Q角色繼續(xù)做游戲。
目的:讓幼兒練習走步,互相配合協(xié)調(diào)動作。
玩法:
1、準備繞有彩色皺紋紙的竹桿兩根,長約80cm。
2、父母兩人兩手各抬一根竿于身體兩側(cè),作轎子,幼兒站在其中“坐轎子”,兩手抓好竹竿。游戲開始,三人協(xié)同一致地向前走,一邊走一邊喊“一、二、二”,以便協(xié)調(diào)動作。
3、父母應該始終抬好竹竿,不能松手。
目的:讓幼兒學會與成人交談,豐富幼兒語言,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
準備:電鈴一只,自制玩具電話一只(制作:取兩只冰淇淋紙杯,用一根繩子串起來,并固定在繩子兩端)。
玩法:父母先與孩子一起制作電話,然后將玩具電話分放在兩個房間里。父(或母)親與孩子分別在兩個房間里,父親按響電鈴,孩子聽到后拿起電話,此時,父親開始扮演任一角色同孩子進行對話。此游戲類似于角色游戲,幼兒可通過用不同的語氣、語調(diào)對話來表演不同的角色。
目的:
鍛煉孩子手指的靈活性,讓孩子學會如何使用筷子。
準備:
兩雙筷子、四個碗、小零食(如:爆米花、蠶豆、黃豆、核桃、花生仁等)
玩法:
1、媽媽示范筷子的拿法給孩子看,接著讓孩子試著用筷子去挾東西,和爸爸比賽。
2、在兩個碗里放進那些小零食,讓孩子和爸爸各拿著一個碗,再給他們另一個空碗。
3、當媽媽說開始時,孩子和爸爸就得用手上的筷子把碗內(nèi)的東西挾進空碗里。第一個完成的則為勝者。等全部結束后,可以讓勝者吃掉這些零食。
注意:爸爸碗里的東西是孩子的3-4倍左右。
目的:
1、訓練孩子的觸摸辨物的能力。
2、訓練孩子對看不見的物品進行分類的能力。
準備:
小口袋一個;各類水果,如香蕉、桔子、蘋果、葡萄、橙、柚等等;各類小玩具,如手槍、汽車、玩具兔、熊、狗、手帕、帽子、手套等。
玩法:
1、父母拿著裝滿各類物品的口袋念兒歌給孩子聽:“神奇的口袋東西多,請你過來摸一摸?!辈⒏嬖V孩子:“請你伸手到袋子里摸一件東西,摸完告訴我,你摸到是什么,但是不許偷看。”
2、把孩子說出的物品一一擺放出來,父母可要求孩子把物品歸類放置。比如香蕉、蘋果、梨等是一類;手帕、襪子屬一類。長毛絨的小兔、小狗屬一類。”
3、孩子熟悉游戲后,父母可讓孩子邊摸邊說:“這是水果中的梨?!钡鹊?。
目標:父(母)子合作,練習吹畫。
準備:圖畫紙2張;裝有水彩顏料的滴管瓶(眼藥水空瓶)2只。
方法:
1、父(母)親用滴管將水彩顏料滴在第一張紙上,然后用嘴輕輕吹,邊吹邊滴顏料,使顏料在紙上形成各種形狀,作品完成后和孩子一起觀察,想像紙上的圖畫像什么。
2、父(母)親鼓勵孩子學吹畫,先讓孩子想一想,把水彩顏色吹成什么圖形,然后父(母)親用滴管在第二張紙上滴水彩顏料,邊指導孩子吹出自己想像的形象。
3、作品完成后,父(母)子共同欣賞畫面,鼓勵孩子的成功之處,并指出下一次怎樣吹得更好。
建議:
1、首次活動時可用一種顏色,多次練習后可用兩種以上顏色。
2、父(母)子可以互換角色,孩子滴顏料,父(母)親吹畫。
3、各種家庭可以互相觀摩作品,彼此表揚、鼓勵孩子,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準備:家電(冰箱等)的包裝箱拆開,上面挖拳頭大的洞6~8個,做成屏風造型。紅、黃、綠蝴蝶結各3個。
玩法:3個家庭為一組比賽,爸爸媽媽坐在包裝箱后面,各將一只手從洞中伸出,孩子的手上套三個同色的蝴蝶結,聽到口令后,去找自己父母的手,找到后就給他們套上一只蝴蝶結。找對的家庭獲勝。
準備:圍裙、玩具水果(可用其他物品代替),場地上劃兩條線,線與線之間間隔2~3米。
玩法:孩子站在線后面向自己的父母的圍裙里扔水果,爸爸或媽媽系上圍裙,雙手拉起裙角站在另一條線后接水果。接得多的為優(yōu)勝。
準備:塑料紙簍2只,乒乓球10只,乒乓球板2塊,小皮球10只,相距2米劃兩條白線。
玩法:孩子手拿紙簍與父母面對面站在兩條線外。母親將5只皮球分別拋入簍中,父親將5只乒乓球分別打入簍中。進球多的一隊為勝。
規(guī)則:孩子可以前后左右轉(zhuǎn)動身體接球,但不可過線。
準備:各種形狀的貼絨卡片(眼睛、眉毛、鼻子、嘴)若干,畫有人臉的圖片。
玩法:爸爸背著孩子聽到信號后跑向裝有五官貼絨卡片的紙簍,孩子選擇相應卡片,爸爸背著孩子回來將卡片交給媽媽,由媽媽將其貼在圖片上。組合得又快又好的家庭獲勝。
準備:花盆、絹花、蒙眼布,場地上面兩條線,線與線間隔為3米。
玩法:花盆放在一條線上,爸爸蒙上眼睛站在另一條線上,手拿絹花,聽到信號后在原地旋轉(zhuǎn)兩圈。在孩子的口頭指導下將絹花插在花盆里。半分鐘之內(nèi)插對者為勝。孩子可與爸爸交換游戲。
目標:
1、讓孩子學會用針在紙片上縫簡單的圖案;
2、訓練孩子手眼協(xié)調(diào);
3、訓練孩子的構圖能力;
4、訓練孩子的注意力。
活動準備:
1、較大的針一根、彩線若干;
2、較硬的紙片一小塊;
3、家長在厚紙片上用錐子扎9個對稱的孔。
活動過程:
1、告訴孩子用針的簡單方法;
2、給孩子示范;
3、讓孩子自由構圖縫紉;
4、可以讓孩子多練習幾次,然后根據(jù)孩子的操作情況,逐漸加大難度。
準備:
寫有快、大、美、黑、冷、甜等的字卡張,10張以上為宜。
玩法:
1、媽媽和孩子對坐在桌子的兩邊,把字卡扣放在桌子上。媽媽先告訴孩子今天要玩一個有趣的游戲,叫“說相反”。
媽媽示范游戲的玩法:媽媽先抽一張字卡,如果是“快”字,就要說“快”的反義詞“慢”字。
3、玩“石頭、剪子、布”,勝家先翻字卡說相反。如說錯了,由下一家來翻字卡。最后誰翻的字卡多,誰為勝者。
獲得經(jīng)驗:
學說反義詞。
提示:
說相反的游戲可和識字結合進行,但一定要從孩子的實際水平出發(fā),注意保護孩子的學習的興趣。
準備:白紙兩張、筆、手電筒、椅子。
玩法:
2、讓幼兒坐在椅子上,把大白紙貼在孩子身后的墻上,打開手電筒,讓孩子的身影映在白紙上。
3、用筆把孩子影子的輪廓畫下來。
4、媽媽和孩子輪換角色,讓孩子來畫媽媽的影子。
5、玩手影游戲。做小兔、老鷹、狼頭等手影。
獲得經(jīng)驗:初步知道光和影子的關系。
提示:晴朗的天氣,帶孩子到室外找影子玩。讓孩子體會太陽光與影子的關系,知道物體擋住光線就會出現(xiàn)影子,影子的長短與光線照射的角度有關。
相鄰博客
- 教孩子學會做人六個故事(轉(zhuǎn)) [2009-10-24 19:31:00]
- 抓住教育孩子的關鍵期 [2009-10-24 19:38:00]
- 訓練孩子好習慣的10個方法 [2009-10-30 12:16:00]
- 中國兒童的三種學習障礙 [2009-10-30 12:1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