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完美,即使是一個普通的教學活動,我力求孩子們能在快樂和諧的氣氛中掌握傳授的內(nèi)容——一個不拉。出色的表現(xiàn)自己,容不得孩子們在我興致盎然之時隨心所欲,略帶偏激的想法有時卻被無情的事實擊潰,留下的不是責怪孩子,而是長長的思考……一件偶然的小事,使我重新認識了這些孩子,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有利于每一位孩子,重新定奪了屬于孩子個體的認知方式,一味的顧大局或許淹沒的是更多閃耀的智慧星。
晟晟,一個相當調(diào)皮的男孩兒,古靈精怪,小腦瓜子特別好使。寵他,因為他可愛至極,聰明至極。我喜歡在孩子中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力求盡善盡美;我喜歡孩子用那略似崇拜的眼神仰望著我,以顯“道貌岸然”;可是他卻藐視我的付出,當我竭盡所能展示自己,當我自信鎖定他們時,他卻目光流離,根本無視我一遍又一遍精彩的“表演”。大動肝火,因為他“貶低”我的勞動,懲罰他怵立一邊,“命令”他繼續(xù)“深造”。但是顯然他抵觸了,從他厭惡的表情傳遞給我一個信息——他對我的“發(fā)奮圖強”不屑一顧。難道他已經(jīng)會了?直覺告訴我“不可能”。因為以往一首兒歌或者一則故事最少在四遍后孩子才會朗誦或者復述故事中簡單的人物關系以及事件緣由。可現(xiàn)在才兩遍,然而他又是在沒有高度重視的前提下學習,即使有點略知一二吧,也不可能大全?!皣佬瘫乒标申傻臅r間安排在活動結束后,這是我倆之間的對話……
老師:你為什么不好好學,東張西望的,有什么好看的?(兇神惡煞型)
晟晟:……(用眼睛瞟我,不做聲)
老師:你會了嗎?念給我聽。如果不會,今天中午飯也不用吃了。(純粹借機報復)
晟晟:我會了……(可憐狀,但略帶自信)
老師:你會了,真會了,我就不信,才兩遍你就會了不可能。(懷疑,絕對懷疑,加重語氣但明顯有點失望)
晟晟:毛巾,毛巾,和我親親,親親嘴巴……..(聲音響亮,完整朗誦)
老師:……(驚訝狀,一臉迷茫)
1位幼兒 |
1位幼兒 |
2位幼兒 |
3位幼兒 |
3位幼兒 |
根本不會 |
完整背誦 |
在老師的提醒勉強背誦 |
獨自背誦一半 |
只能跟著老師說上幾句 |
孩子的表現(xiàn)頓時讓我覺得不可思議,對于一首新教的兒歌,然而又是在沒有特別集中傾聽的狀態(tài)下卻如此之快地接受了。難道他以往所累計掌握的知識速度也同樣嗎?其他孩子又會如何呢?……為了求證,我抽取了十位孩子,讓他們復述我剛才所教的內(nèi)容,結果讓我不由的汗顏:
我發(fā)現(xiàn),玲玲小朋友原本在我的眼中定位是個上課特別認真聽講的孩子,結果她測試的檔位卻在:在老師的提醒下勉強背誦(2位幼兒)??晌曳置骺吹剿悄敲促u力的學習,全神貫注的學習。這又該如何解釋呢?棟棟的意外更讓我不知所措,他在所學過程中只是偶然的分散了注意力,在我的提醒下很快恢復了學習的動力,清楚地聽到他跟著我大聲地朗誦,可是結果顯示:只能跟著老師說上幾句(3位幼兒)。為什么同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nèi)容,在同一個單位時間內(nèi),在不同的孩子身上會產(chǎn)生如此不同的效果?突然,使我想起了曾有人說過:兒童的認知方式是由差異的。或許,這種結果由于方式不同而造成的。
二:立竿見影——分析
一百個孩子有一百種認知方式。
所謂認知方式又稱認知風格,系指個體在對信息加工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個體差異,它是一個人在感知,記憶和思維中經(jīng)常采用的,受到偏愛的和習慣了的態(tài)度和風格,它并沒有好壞之分。比如,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學得較快,有的幼兒學得較慢,有的幼兒在思考解決問題時常常需要老師和其他同伴的幫助,而有的幼兒則主要依靠自己的判斷等等。它表明,孩子在學習活動中是存在著個體差異的。深入研究幼兒的認知方式,對改進教學,因材施教,合理有效地運用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是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和理論價值的。
認知方式有很多種表現(xiàn)形式,但我們所關注得不乏有這六種:1.沖動型2.沉思型3.系列型4.同時型5.場獨立性6.場依存性。認知方式存在的差異,勢必左右著兒童的思維,影響著孩子的行為,所以我們將視角對準了孩子,想更詳細的了解每一位幼兒。我們小班有31位孩子,由于考慮到課題的質(zhì)量與實施過程中的困難,本次跟蹤研究對象確定為12位幼兒。通過對他們進行為期半年的跟蹤,試圖發(fā)現(xiàn)并檢驗 ——“一百個孩子有一百種認知方式”。(跟蹤材料詳見附件)
作為幼兒教師,除了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應該洞悉個體存在的學習方式方法的異同,從而推導出教學的“因人而異”。通過細致的觀察,認真地記錄,概括地分析,12位幼兒占據(jù)了認知方式的六大類型:
方式 |
沖動型 |
沉思型 |
系列型 |
同時型 |
場獨立性 |
場依存性 |
人數(shù) |
1位 |
2位 |
2位 |
2位 |
3位 |
2位 |
根據(jù)對幼兒認知方式的觀察與了解,結合多元智能理論的分析,發(fā)現(xiàn)由于一個人的優(yōu)勢智能的影響,逐步使他形成一種特有的認知方式。每一個孩子屬于完全獨立的個體,然而,我們卻經(jīng)常埋怨孩子,希望他們整齊劃一,過于重視教學結果而忽視了孩子學習的過程與認知方式的采用。從以上的結果不難發(fā)現(xiàn),孩子本身的認知方式?jīng)Q定了他處理問題,學習研究,探索討論的習慣與方法。(待續(xù))
(作者: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鎮(zhèn)海幼兒園 周立波 編輯:ls)
http://www.cnsece.com/news/20091213/n07497978.html
(張文雅收錄)
相鄰博客
- 培養(yǎng)小孩子的時間觀念(轉) [2010-06-03 13:47:00]
- 楊淑麗:4-6歲幼兒的顏色偏好(轉) [2010-06-08 09:58:00]
- 3—4歲幼兒認知方式差異的觀察研究(二)(轉) [2010-06-08 10:13:00]
- 2-6歲兒童情緒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一)(轉) [2010-06-08 10:1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