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我們拋開孩子無意識打人的情況不提,而是分析3-4歲的孩子為什么會養(yǎng)成打人的習(xí)慣,父母的態(tài)度究竟會對孩子產(chǎn)生什么樣的影響。教育家認(rèn)為:父母對待孩子打人的不同態(tài)度,會導(dǎo)致不同的結(jié)果。例如:
1、用商量的口吻制止:當(dāng)孩子打了別人,媽媽用商量的口氣說:寶寶,咱別再打小朋友了好嗎?這樣的問句不能使孩子明辨是非。
2、顯而易見的明貶暗褒:“我家陽陽總被告狀,整個幼兒園誰也打不過他,真拿他沒辦法。”
3、不恰當(dāng)?shù)耐嫘Γ?/span>“冉冉,打這個臭哥哥。”
4、口頭制止沒有行動:看到孩子打別人,家長只是呵斥孩子一句“不要打人。”但沒有用行動去拉開孩子。
5、有制止的行動沒有批評:只是拉開了打人的孩子,但沒有告訴孩子他的錯誤所在。
6、過激的反應(yīng)強化了孩子打人的意識:面對其他家長的告狀,火冒三丈的爸爸一巴掌下去,“看你下次再打人!”。孩子也會學(xué)著把打人視作發(fā)泄情緒的手段。
來源:http://www.honghaizi.com/Preschooler/HTML/54445.html
(袁野收錄)
相鄰博客
- 兒童好動是天性(轉(zhuǎn)) [2010-07-12 15:37:00]
- 孩子打人與被打時,家長可以如何引導(dǎo)?(轉(zhuǎn)) [2010-07-12 16:21:00]
- 幼兒打人,只有三種理由(轉(zhuǎn)) [2010-07-12 16:32:00]
- 幼兒攻擊行為原因分析 [2010-07-12 16:5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