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行為6 化妝品刷墻
3歲的兒子太淘氣了,一眼沒看牢,他就把我的化妝品、牙膏擠到墻上“刷墻”,把摩絲噴滿房間,說是“下大雪”。
專家解密
慶幸!你有一個充滿創(chuàng)意并敢于嘗試的兒子。千萬不要罵他,如果你“制止”成功,你可能扼殺了一個“愛因斯坦”!
一對一支招
孩子的行為提示:他對探索自然感興趣。請和他一起把廚房變成實驗室,帶他做油鹽醬醋糖“攪和”的實驗?;驗樗峁└鞣N顏料,讓他混合,觀察變化,并提供豐富的科普讀物。最好,從此你對科普也發(fā)生濃厚的興趣。
不聽話行為7 用蟲嚇姐姐
兒子知道小表姐特別怕蟲,他就會抓只螞蚱甚至蟑螂放到姐姐頭上,弄得姐姐尖聲哭叫。
專家解密
這是兒童的惡作劇,也是兒童的幽默。他要的就是“姐姐尖聲哭叫”的效果。須知,幽默是智慧,幽默是樂觀,不可粗暴扼殺。
一對一支招
常帶孩子看幽默漫畫,講幽默故事,同時關(guān)照孩子使人生氣、害怕的行為“不可以”。平時,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也可運用幽默的技巧。如孩子想去游泳不得而大哭,父母說“有個人哭呀哭,哭出兩缸眼淚水,結(jié)果就在淚水里游泳了”,孩子會覺得很滑稽而破涕為笑。
不聽話行為8 不斷要新玩具
下班回家,兒子第一句話就問:給我買玩具了嗎?他爸爸出差,從外地打來電話,他搶過話筒就叫:給我買玩具!弄得家里玩具成堆,可兒子還是不斷地說要買。
專家解密
這樣的孩子有很強的探索欲,同時喜歡新玩具,這也是孩子普遍的心理。但孩子真正在意的不是玩具是否“新”,而是一種“新”的玩法,這是孩子探索的需要。此外,這與父母購置玩具的特性也有關(guān),如漂亮的玩具汽車只能開來開去玩,孩子玩兩天就厭了;若是可拆裝可變換造型的汽車,孩子就能反復(fù)琢磨玩。要是父母再加以引導(dǎo)和鼓勵,孩子就更能玩出創(chuàng)意玩出名堂。
一對一支招
多提供結(jié)構(gòu)性玩具,讓他們拼拼拆拆。引導(dǎo)孩子舊玩具新玩法或把廢棄物當(dāng)玩具,他也會興致勃勃的。如把舊報紙揉成球當(dāng)足球踢,孩子一定大為開心。
不聽話行為9 故意做壞事,還做鬼臉
吃飯前讓4歲的女兒放全家人的筷子,她卻故意將筷子丟到地上,我罵她,她還自得其樂地向你做鬼臉。
專家解密
有兩種可能,一是不愿做,二是想以此引起父母的注意。特別是有客人時,孩子有時會感到被忽視,而故意“不聽話”引起大人注意,即便是挨罵。做鬼臉,很可能是有次她偶爾做了,獲得成功:父母因忍俊不禁,化氣為樂,不再處罰她。
一對一支招
對她的鬼臉不予理睬,平靜而堅決地要求地把筷子撿起來。若孩子堅決不撿,也不要堅持,自己處理好,飯桌上權(quán)當(dāng)沒發(fā)生這一幕。因為即使2歲的孩子也會產(chǎn)生內(nèi)疚感。事后溝通,讓她知道,生氣時可以扔靠墊(不會摔壞);如果想要大家注意你,可以用語言表達,如“我覺得沒人理睬我!”平時不要忽略孩子被注意的需要。
不聽話行為10 纏人撒嬌
女兒常提出種種煩瑣的要求并夸張地訴苦。
比如說好上街要自己走,可到時她準(zhǔn)會哭哭啼啼地說:“我腳痛,要背(要打的)”;睡前故事講好該熄燈了,她又嚷嚷著叫我過去,一會兒說怕黑,一會兒想喝水,一會兒又哭叫:“要媽媽陪呀……”
專家解密
早期母子依戀沒得到滿足,孩子就可能特別粘媽媽。
一對一支招
媽媽要注意主動親近孩子,而不是在孩子粘你的時候才予以滿足。如果必須由孩子粘你,你才注意她,那么,她就學(xué)會粘你。每天約定一個特定時間,讓孩子知道這個時間媽媽屬于她。如果孩子總是處于不知媽媽什么時候會陪伴她的焦慮狀態(tài)中,媽媽一旦被她“逮住”,自然就不肯放手。
相鄰博客
- 破解孩子十九種壞行為(一) [2009-11-20 22:40:00]
- 為自己創(chuàng)造的生命自豪 [2009-11-21 01:16:00]
- 給孩子一個支點 [2009-11-21 01:22:00]
- 各年齡段孩子可以做的家務(wù) [2010-01-19 22:5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