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2)
http://book.sina.com.cn
這種情況在孩子長大之后表現(xiàn)得尤為普遍,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孩子見人不喊”。
事實(shí)上孩子為什么不喊呢?
情況往往是這樣的。面對一個陌生的叔叔或阿姨,孩子有一點(diǎn)膽怯是正常的,本來已積蓄了勇氣,剛要張口喊,父母便在一邊開口了:“快喊叔叔啊,這孩子,就是膽小。”
一剎那,孩子勇氣全消。漸漸地,見了人便真的不喊了。事實(shí)上這都是做父母一手造就的。
再反過來講,為什么大多數(shù)孩子會說的第一個詞不是媽媽就是爸爸呢?那是因為,媽媽或爸爸老是在孩子耳朵“播種”:“媽媽……”“爸爸……”,久而久之,孩子便記住了,原來“媽媽”就是這個整天抱著我喂我吃奶的人?。≡瓉?span lang="EN-US">“爸爸”就是這個老是用胡子扎我,把我捧到半空中嚇個半死也樂個半死的人啊!
若當(dāng)初教孩子說話的時候,父母自己說一句,就命令孩子跟著說,說不出來就給一耳光,那么孩子長大了不是啞巴就是結(jié)巴。
其實(shí),早期教育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不要破壞他的靈性,只要靈性不被破壞,總有一天他會開悟的。在我創(chuàng)辦的婷婷人中人幼兒園里,實(shí)行的便是一種混沌靈性教育。一切以孩子們快樂為中心,以保護(hù)孩子的靈性為開發(fā)智力的前提,同是三歲的聾孩子,有的能認(rèn)識兩千多漢字,能寫完整的句子;有的只能說一些簡單的詞匯,這都沒關(guān)系。只要孩子的眼睛是亮的,他心靈積蓄的力量就總有一天會爆發(fā)。我常講一個“花苞心態(tài)”,一棵枝條上有一朵花已開了,其他的還會遠(yuǎn)嗎?
所以說,早期開發(fā),要保護(hù)孩子的靈性,八個字:只問播種,不問收獲。
相鄰博客
- 平衡就是健康 [2009-11-21 16:01:00]
-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1) [2009-11-21 16:09:00]
- 給孩子平等,進(jìn)行良好溝通(1) [2009-11-21 16:20:00]
- 給孩子平等,進(jìn)行良好溝通(2) [2009-11-21 16:2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