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平等,進行良好溝通(3)
http://book.sina.com.cn
最后,詢問孩子從中得到了什么經(jīng)驗,下一步打算怎么做,并提出你的建議。
一般父母容易犯的錯誤是從第一步直接跨到第三步,致使溝通短路,忽略了孩子的情緒。
比如下邊這個例子。
孩子在做美工時,發(fā)現(xiàn)剪刀找不著了,就去問母親。
母親一聽就不耐煩:“我怎么知道,自己的東西自己不收拾好。”
從孩子說出問題,到母親將問題歸到孩子頭上:“自己的東西自己不收拾好。”只有兩步,于是便短路了。
若母親這樣反應(yīng):“我沒見到,你想想自己把它放在什么地方或借給誰了?”
孩子:“想起來了,可能在爸爸那里。”
母親:“你下次還這樣到處找剪刀嗎?”
孩子(做個鬼臉):“不會了,媽媽,我保證把它收好。”
心情愉快,因為溝通順暢。
溝通三步曲,千萬記住了。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
不少父母為教育孩子徹夜難眠,到處打聽教育方法。其實,一旦父母真正懂得了尊重孩子,也就會自然地向孩子請教。
向孩子請教,就是研究孩子是怎么想的,研究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法是什么,取得孩子的積極配合。
教育者本人的行為、態(tài)度和方式,最直接最深刻地影響著教育對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給孩子什么,必須先明確他需要什么,向孩子請教這個方法最能體現(xiàn)互動的教育規(guī)律。
農(nóng)民種莊稼都知道,莊稼最需要的養(yǎng)料是最好的養(yǎng)料;企業(yè)家們也懂得使顧客滿意的商品是最好的商品;教育孩子也應(yīng)該如此,孩子最喜歡的教育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我在教育女兒的過程中,就是在讀女兒這本“天書”,不斷地向她請教,經(jīng)常問她:“爸爸這樣做好不好?你喜歡不喜歡?怎么做你才更滿意……”
陶行知曾經(jīng)說過:教育的最高意境就是培養(yǎng)出值得你崇拜的學(xué)生。很多父母一直在研究同事愛聽什么話,領(lǐng)導(dǎo)愛聽什么話,而偏偏忽視孩子愛聽什么話。只有向孩子請教后,才能講出讓孩子聽了后感到熱乎乎、甜絲絲的話來。
向孩子請教就是要讓孩子感受到對他的尊重、對他的關(guān)心,并且讓他自己也參與到教育中,發(fā)揮互動作用。
向孩子請教一般有兩種情形。
一種是的確想知道孩子心里所想,比如有一種請教是必不可少的,在父母信任、寬容的努力下,孩子開始重新生活。這時要向孩子請教:希望爸媽做哪些改變?請教不是無原則地遷就孩子,孩子不正確的要求,仍然要駁斥,只是在駁斥時要委婉一點,講清道理。
另一種是明明知道孩子做錯了事,比如提醒再三,他仍然不寫作業(yè),光顧看電視,你就向他請教:如果他有個這樣的兒子,會怎么做?
還有就是在行為發(fā)生之前,比如制定作業(yè)計劃時,規(guī)定做不到的處罰措施,由孩子來想,這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既收到教育效果,又不傷孩子自尊
--獻(xiàn)給為孩子成長焦慮的家長:換種方式做父母 周弘
相鄰博客
- 關(guān)心兒童心理健康、關(guān)注兒童心靈成長 [2009-11-21 14:44:00]
- 七個頂級心理寓言(一) [2009-11-21 14:55:00]
- 給孩子平等,進行良好溝通(1) [2009-11-21 16:20:00]
- 給孩子平等,進行良好溝通(2) [2009-11-21 16:2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