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閱讀的同行者
兒子從幼兒園開始就很喜歡看書,可能是受我倆愛看書的影響,在潛移默化中為他的閱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特別是上一年級之前,他雖然連自己的名字也只能歪歪扭扭地畫上幾筆,可識字量卻已將近五百個。
從最早的《嬰兒世界》、《親子智力畫刊》,到后來的《我們愛科學》、《數(shù)學小靈通》,以及學校里征訂的《中國少年報》、《小學生拼音報》等報刊都為他的閱讀熱情增加了動力。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他非常喜歡《淘氣包馬小跳》。一般都是他從學校帶來一二本,然后我和他輪換著看,他一直很羨慕我,能半個小時就看完一本。實際上到最后,他也趕上了我的速度。因為這類消遣型的小說對他來說算簡單了。兒子閱讀大部頭書,應該是從二年級暑假攻克原版《西游記》開始。和同齡的孩子一樣,兒子也很迷電腦,特別是游戲和寵物??墒丘B(yǎng)那個小小的企鵝需要很多Q幣來支撐。于是暑假的某一天,被我趕離電腦的兒子百無聊賴地從書架上拿起了700多頁的《西游記》。當時我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說:“芃芃,你要是能看完整本《西游記》,再寫一篇讀后感的話,我就獎勵你10個Q幣?!眱鹤右宦?,猶如充飽了氣的氣球一樣,看得可起勁了。其實那時我只是一下子冒出來的念頭,想不到兒子居然真的看完了整部書。愛人不相信他能讀懂半文半白的文字,特地找出了幾段話甚至幾個字考他,他都能解釋個八九不離十。而且那篇400多字的讀后感寫得也是思路清晰,文字練達。自然,10個Q幣也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隨著兒子年齡的增長,他房中的三個書架從最早的玩具放置功能漸漸轉變到原有功能,大本小本的書將玩具們趕出了書架。接下來的兩年時間,他不僅將自己書架上的百冊書籍看了個遍,而且開始覬覦我們書架上的大塊頭書籍,由此也換來了鼻梁上的小眼鏡和經(jīng)常冒出的頗富哲理意味的話語。
為了開闊他的閱讀視野,豐富他的閱讀量,我又給他加訂了《兒童文學》、《少年文摘》等更具文學味的雜志,而且經(jīng)常是每一本新書都會成為我們母子倆爭相搶奪的目標。因為我想近距離了解孩子的閱讀狀況和他的思想狀態(tài)。正如我們?nèi)粘jP注孩子的營養(yǎng),關注孩子的衣食住行一樣,我們也要同時關注他們的精神食糧。
前段時間,在《淘氣包馬小跳》之后,他迷上了鄭淵潔的作品,什么蔚藍篇,銀紅篇,罐頭小人,五角飛碟等等,使他非常沉迷。往往一天都可以看個一兩本。突然,有一天他概括道:這些故事的結構往往都是某某人因為某段奇遇而有了某種超能力(如擁有寫出不世之作的能力、能借助暖風片診斷百病等),然后就會遇到壞人的追殺,最后由國家或政府出面,使這個主人公得到救護。
但同時,我發(fā)現(xiàn)孩子的情緒較以前顯得低落了許多,做事情也提不起興致,特別是上周六知道作業(yè)又有日記又有手抄報時,居然一直懊惱不已。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而后又有了我們的一番對話——
“你知道我們看任何一本書或者一個人的作品都應該抱著‘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態(tài)度去接受嗎?”
“等我看完皮皮魯再說!”
“鄭淵潔的大長篇其實應該是給大人看的小說了,對社會的不良現(xiàn)象予以批判,但事實上,現(xiàn)實社會除了不好的,還有很多美好的現(xiàn)象。你應該多看看曹文軒的作品?!?/p>
“嗯?!?/p>
“媽媽希望你能從書中多多吸收對你有用的東西,你不應該看書看沉了?!?/p>
“知道了。這個系列我也看完了,明天開始我要去借其他書看。”
兒子露出了月牙似的招牌微笑,我的心里也仿佛升起了一彎新月。在孩子最初的閱讀之路上,我愿意做一個有心的同行者,時刻關注著他的閱讀世界。
相鄰博客
- 挑選幼兒園要考慮哪些問題? [2009-11-23 01:37:00]
- 從小“土匪”到優(yōu)雅男生 [2009-11-23 01:40:00]
- 一位媽媽的親子閱讀心得 [2009-11-23 01:45:00]
- 從生活中引導孩子閱讀興趣 [2009-11-23 01:4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