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識在教育中意義重大。因為賞識緊緊抓住了情感因素,使人產生愉快的感覺,由外到內的正向激勵能滿足孩子內心的積極因素,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識。這種肯定自我的多次沉淀,就會積累孩子的成功感,打下自信的基礎,不斷走向成功。
1、 賞識教育是一種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的教育。它的奧秘在于承認差異、允許失敗,堅信孩子總有一天會堅定地邁出第一步、第二步。也正是這種允許失敗,不怕失敗,使孩子走向成功。
2、 賞識教育能夠激發(fā)孩子潛力的原因在于滿足了孩子內心深處的需求。它的奧秘就是讓孩子覺醒,推掉壓在無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讓孩子的潛能像火山一樣爆發(fā)。
3、 賞識教育并不是表揚加鼓勵。賞識的概念里也有批評,而且可以更大膽的批評。但賞識的批評并不能因為孩子在某種事上做錯了,就將孩子一棍子打倒,將整個人都否定掉。
4、 賞識教育并不是沒有挫折,而是不讓挫折錯位。若把孩子比作一棵樹,它接受的賞識多,所得到的養(yǎng)分就充足,成長就快,等到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就能接受風雨的洗禮了。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更能經受挫折,而不是溫室中的花朵。
在把做人權利換給孩子的同時,把做人的責任也讓他承擔起來,在讓孩子無形生命升華的同時,讓他們的有形生命也經得起風雨的磨難。賞識教育追求人生的和諧、圓滿、幸福。賞識你的孩子,讓你的孩子與幸福有約!
六、 如何把握批評孩子的“藝術”?
要想取得教育孩子的良好效果,就得講究批評的藝術。批評孩子必須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1、批評孩子與尊重孩子并不矛盾,批評時要注意尊重孩子。
有些家長批評孩子時態(tài)度粗暴、語言尖刻,傷害到了孩子的自尊。這時的批評,雙方已出現(xiàn)了嚴重的心理壁壘,自然無法產生教育的效果。真正有效的批評是要讓孩子感覺到其中的慈愛之心,使他自動消除對待批評的抵觸心理,真正理解自己的錯誤。
2、注意批評的地點及其場合。大多孩子都很愛面子,如果在公共場所,當著其他孩子的面受到責罰、辱罵,就容易形成對立情緒,即使他知道錯了,也會強詞奪理。所以,在公共場所批評孩子要講究環(huán)境藝術,注意給孩子“下坡的臺階”,讓他把偏激情緒平息一下,或換個時間和地點來進行教育。
3、要多看孩子的優(yōu)點與長處。有人看孩子,“橫挑鼻子豎挑眼”。其實這不僅是教育觀念問題,也是教育水平問題。即使孩子犯了錯誤,批評時也要用“兩分法”,既看到錯誤缺點,又看到長處優(yōu)點。家長必須善于挖掘孩子潛在優(yōu)點,批評前多作調查分析,以便分清是非,以理服人。
4、批評要點到為止,不要翻舊賬。孩子對家長的批評,最怕的就是嘮嘮叨叨、沒完沒了,把孩子多少年以前的老賬反反復復絮叨沒完。昨天已經認了錯今天又要翻舊賬,使孩子灰溜溜不知何日能挺胸抬頭做人。最有效的批評應該言簡意明,點到為止,對于這樣的批評,孩子會牢記終身。
七、如何把握“愛”與“嚴”的尺度?
父母關心愛護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天性。但愛而不教,管而不嚴,自然也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注意把關心愛護和嚴格要求結合起來,做到愛而不溺,嚴而不厲。
1、 家長要有理智、有分寸的關心愛護孩子。既要讓孩子感到父母真摯的愛,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又要讓孩子學會關心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培養(yǎng)其責任心和愛心。
2、 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的要求。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要具體分析,要以家庭的實際經濟狀況和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為前提,不能百依百順。過分滿足孩子的要求容易引發(fā)孩子過高的欲望,一旦父母無力滿足其要求時,勢必引起孩子的不滿,致使難以管教。
3、 “嚴”不代表讓孩子怕你。不少家長認為對孩子要給予好心而不能給予好臉,孩子只有害怕父母,才能教育好。有的認為“嚴”就是不聽話就要打罵,實際上這些認識都是不對的。實行體罰只不過是家長缺乏理智和束手無策的表現(xiàn),對當今的孩子采取這種辦法是難以奏效的,不可能起到嚴格要求的效果。如果孩子不愿意接近父母,對父母敬而遠之,或既不尊敬,有不接近,更不愿與父母交談,這就很難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4、 “嚴”不代表可以對孩子提出苛刻的要求。我們所說的嚴格要求是根據孩子的發(fā)展水平和年齡特點來說的,父母提出的要求必須是適當?shù)模呛⒆咏涍^努力可以做到的。若要求過高,孩子即使經過努力也無法達到,就會使孩子喪失信心,也就起不到教育效果。
八、如何掌握激勵孩子的藝術?
激勵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教育方法,許多為人父母者可能都曾用過此法。不過,激勵孩子也應結合孩子的心理特點并采取恰當?shù)姆绞?,否則就難以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
1、 激勵目標要切合實際。孩子的進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而父母的激勵目標也應具有漸進性。家長不妨由低到高、由易到難地將激勵目標逐步向孩子提出來。切莫一下子就把“標桿”豎得高高的。過高的激動目標,非但起不到應有的激勵作用,還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家長給孩子設立的激勵目標,應該是孩子在經過努力奮斗、頑強拼搏之后能夠實現(xiàn)的目標。
2、 激勵語言要有余味。如果孩子當上了班長后,父親禁不住說:“我兒子真有出息!”這種表白毫無余味,對孩子并無多大激勵作用。如換成:“當了班長,就該用一個班長大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起到好的帶頭作用?!边@就既蘊含著父母的信任和期望,又給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嚼頭也有余味,能對孩子產生更強的激勵作用,促使孩子更加努力進取。
3、 營造激勵的氛圍激勵孩子。家長應該營造出一種愉快和諧的氛圍。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孩子才能冷靜地思考自身的問題,領悟父母的良苦用心,并會積極努力地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
4、 激勵目標具體化。為了讓孩子明確奮斗進取的方向,家長最好是將激勵目標具體化。不僅僅是具體的方向,還可以是具體的方法和措施,讓孩子看到具體奮斗的目標,掌握努力的方向和方法。
相鄰博客
- 與孩子一起成長 [2010-06-06 12:37:00]
- 家庭教育指導手冊—教育藝術篇(上) [2010-06-09 14:41:00]
- 家庭教育指導手冊——科學測驗篇(一) [2010-06-09 14:57:00]
- 家庭教育指導手冊——科學測驗篇(二) [2010-06-09 15:0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