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山東英才職業(yè)技術學院董事長,曾留學英國諾丁漢大學,任教于山東工業(yè)大學。她獨創(chuàng)的“全息全感兒童英語教學法”被列為“中國當代外語教學法十大流派”之一,出版《楊文幼兒英語》、《楊文教子》等書。被授予全國“為國教子,以德育人”好家長、全國“三八”紅旗手、山東省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山東省首屆十大優(yōu)秀母親、濟南市“春蕾計劃”愛心大使、濟南市十大優(yōu)秀青年知識分子標兵等榮譽稱號,她的家庭榮獲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F(xiàn)擔任山東省婦聯(lián)執(zhí)委、山東省青年聯(lián)合會委員、濟南市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委員、濟南市家庭教育研究工作委員會委員等多項社會兼職。
22歲的夏楊大學畢業(yè)之后,一手拿著英國劍橋大學頂級實驗室直接讀博的通知書,一手拿著世界頂級銀行年薪百萬的錄用聘書,開始他年輕人生的又一次選擇。當人們傳誦其走向成功的傳奇經(jīng)歷時,不少人也將視角投向了培育這個孩子的母親———楊文。
是的,夏楊并非“生而知之者”,他和其他孩子一樣,從呱呱墜地那天起,就有了第一聲嘹亮的哭聲。可不同于其他孩子的是,他的母親,從其誕生的第一天起,便擔起了培養(yǎng)天才的歷史使命。
順應天性,遵從自然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迸囵B(yǎng)孩子也要順其天性,遵從自然。
一、讓不合家長行為規(guī)則的舉動登堂入室
幼兒的夏楊并不是一個講衛(wèi)生和守規(guī)矩的孩子,這責任不在夏楊,而在楊文。她認為,一個來到世界不久的小生命,更多的是要享受自然的快樂。這個時候施以太多的規(guī)范,會約束他心智自由地成長,影響到孩子的好奇心。夏楊好動,不經(jīng)意便將自己的衣服弄臟,楊文卻視而不見;夏楊玩起來花樣百出,常常將家里搞得亂七八糟,楊文也熟視無睹。在楊文看來,將衣服弄臟,把家里搞亂,都是小夏楊在揮灑自己的天性,是在探索新的世界。弄臟衣服、搞亂家里與張揚天性、探究世界相比,簡直太小了,可以忽略不計,甚至受點小傷,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父母不必大驚小怪。
幼兒探究世界,觸覺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載體。讓小夏楊通過觸覺感知各種各樣的事物,就成了楊文的有意行為。
一天,夏楊好奇地看著紅紅的西紅柿,似乎感到其中有著太多的神秘。于是,楊文就鼓勵他用手去抓。結(jié)果,西紅柿被抓得稀巴爛,可小夏楊的新衣服上卻濺滿了西紅柿的汁水。楊文的祖母看不慣這種“嬌慣”孩子的行為,便對自己的孫女批評一番。楊文笑著對祖母說,讓孩子觸摸形象可感的東西,不但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還可以促進其腦神經(jīng)的發(fā)展。
夏楊在小時候也和其他的孩子一樣,在路上走的時候,總是這里踢一踢那里碰一碰,這個小洞挖一挖,那個螞蟻看一看。也許有的家長覺得這樣的孩子太過頑皮。但是,楊文認為,如果站在孩子的視角,就感到這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了。因為,孩子對世界萬物都充滿了好奇感,由好奇進而產(chǎn)生探究的興趣。夏楊的這些頑皮行為,正是其好奇心與探索精神的呈現(xiàn)。家長不但不應當批評和打擊,還要給予鼓勵與表揚。從小就在媽媽的“慫恿”下頑皮得無所不至的夏楊,就有了常人沒有的好奇心與探索精神。
孩子好動,不動就不是孩子??蓜泳捅厝挥胁缓霞议L規(guī)則的舉動。比如孩子因為玩不小心打碎了盤碗,摔壞了玩具,這個時候,楊文對孩子不批評不打罵。因為她認為,一個被摔壞的玩具的價值沒有多少,可由此毀滅的孩子的好奇心與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卻是值得家長珍惜的無價之寶。
夏楊3歲的時候,信筆涂鴉,畫了一個不規(guī)則的圓,說是鞋墊子,并讓楊文為其注明日期,寫上“鞋墊子”三個字。楊文聽命了兒子的指點,且對他大加表揚,稱這是兒子的繪畫精品。其實,楊文沒有送夏楊參加繪畫班,她擔心那種臨摹會限制了孩子海闊天空的想象力。她認為,不在于孩子畫得完整與否,鋼筆和毛筆字寫得端正不端正,也不在乎獲得了什么大獎,而于在隱藏于其背后的那份好奇心與想象力。
夏楊小的時候常常自言自語,楊文認為他在言說一個他感興趣的世界,這個時候,絕對不去打攪。有的家長在孩子玩得津津有味的時候,非要強迫其停下來背唐詩彈鋼琴,做家長認為有益的事情。楊文認為那是對孩子天性的摧殘。
楊文認為,孩子做什么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做的事情是否能夠沉淀下對孩子未來發(fā)展有益的素質(zhì)。孩子對某種事情感興趣的時候,家長應該順其自然并為之推波助瀾,從而使其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二、為孩子購買玩具一擲千金
夏楊小的時候喜歡玩具,有的家長也許認為這是不務正業(yè)??蓷钗恼J為,玩具是孩子的天使,小孩子一玩三四個小時竟然興趣不減,這無疑為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提供了有效的載體。夏楊小的時候,喜歡玩拼插玩具。拼插玩具的部件非常細小,猶如小米粒一樣??伤麜蛔褪侨膫€小時,非常耐心地用小鑷子將一個又一個的小部件粘在一起,最終粘成一只戰(zhàn)艦或者一架飛機。如是反復,孩子的專注力就會在快樂的玩耍中不斷地拉長,且定格成一種習慣,從而為將來的學習研究積蓄一筆興趣與專注的精神資本。
同時,孩子玩玩具還是一個“探索”與“發(fā)現(xiàn)”未知的過程,其中甚至具有一定的“科研”含量。玩具之所以對孩子構(gòu)成巨大的誘惑,原因之一就是其中有著很多可供他們探索的東西。孩子為發(fā)現(xiàn)未知著魔,更為破解未知高興。孩子的潛力無窮,大人往往漠視了這種潛力,而潛質(zhì)又是稍縱即逝的,挖之是一個豐富的礦藏,舍之如江河奔海一去不復返。老子說:“合抱之木,起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币尯⒆訉砟艹袚笕危议L就應當從小為孩子儲存一筆終生受用的探索精神的“存款”。夏楊今天所具有的“格物致知”的科學探究精神,得益于楊文從小對他探究精神的保護和培養(yǎng)。
楊文生活簡樸,因個人花錢少之又少,可是,在為夏楊購買玩具方面,她卻可以一擲千金,奢侈得令人吃驚。
1992年在珠海工作的時候,楊文月薪五千多元。當時,這是一筆不菲的收入??墒?,她很少為自己買高檔的衣服,也沒有置辦較好的家具,而是拿出一半多的工資給小夏楊購買了各種各樣的玩具。在楊文看來,孩子該玩的時候,一定讓他玩?zhèn)€盡興,玩出花樣,玩出想象力,玩出專注力,玩出成功感。她認為,孩子美麗的童年是不可復制的,孩子的某些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不可再生的。錢花了還可以再掙,孩子錯過感受幸福與培養(yǎng)能力的時機,猶如江河奔流入大海一樣一去不復返。
今天采訪夏楊,他仍對童年時期媽媽所買的玩具留戀不已,他說,媽媽給了他最美好的童年,也培養(yǎng)了他永久性的探索精神。
三、對夏楊愛慕女孩聽之任之
上初中的時候,夏楊對一個女孩子特別愛慕,于是,便在紙上反復地寫這個女孩子的名字,那種“惚兮恍兮”的樣子,與失戀的小青年特別的相似。但楊文一點兒也不擔心,認為對于一個發(fā)育正常的孩子來說,這是再普通不過了。如果一個中學生從來沒有對異性產(chǎn)生過一點兒好感,那才是真的有些不正常。這是一種自然法則,自古如是。但這個時段的孩子還沒有到收獲愛情的時候,這種異樣的感覺不會長久滯留心中,它會隨著各種事情的變化而轉(zhuǎn)移。如果家長對此如臨大敵,以致對孩子大加干涉,反而會越搞越糟。正是基于這種思考,楊文采取了默默關注、讓其自然化解的態(tài)度,并且藝術地提供讓他轉(zhuǎn)移注意力的各種機會。果然,不久,夏楊的興趣又轉(zhuǎn)移到別的事情上了。而且這一感情轉(zhuǎn)折,由于沒有外力的粗暴干涉,全部來自自身內(nèi)在的自然力量,所以,具有更大的穩(wěn)固性。
宇宙浩渺無涯,生命個體在其中只是一個小小的點。但人又是萬物之靈,可以探索宇宙之奧妙。所以,哲人言:“宇宙生我,我即小宇宙?!爆F(xiàn)在夏楊在劍橋大學頂尖級生物實驗室所進行的科學研究,便顯示了他作為“小宇宙”的巨大潛質(zhì)與能量。
讓每一個時空都具教育意義
楊文認為,對于孩子來說,每一個時空都不應當留下空白,個體生命都有探索世界的需求,滿足這種需求,可以使生命更具價值更富活力。
一、夏楊的知識是在一般孩子流失的時間獲得的
孩子天生具有學習的潛能,開發(fā)得越早,效果就越明顯。楊文深知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重要性,就在人們認為沒有教育意義的時空里,為孩子設置了教育的內(nèi)容。
有的家長雖在孩子身邊,卻讓其在那里呆呆地一坐幾個小時,并美其名曰“老實”與“聽話”??稍跅钗目磥?,這片教育的空白,失去了教育的意義,作為家長,無異于犯下了一個不可彌補的錯誤。
在夏楊幼兒期,雖然躺在床上,楊文卻是不斷地給其以感觀與大腦的刺激。她在天花板上掛了許多色彩斑斕的小東西,激發(fā)其幼小的好奇心與想象力。楊文認為,好奇與想象是與生俱來的,但由于后天的抑制或開發(fā),使得孩子出現(xiàn)兩極分化。如果適當?shù)臅r候不進行開發(fā),猶如錯過播種的季節(jié)一樣。
楊文給筆者算了筆賬———如果孩子一天呆坐三個小時的話,十年就是一萬多個小時。人的幼兒、童年期是學習的最佳時段,一萬多個小時的利用與浪費,將使原本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孩子走進天地之別的兩個天地里。
在夏楊呀呀學話的時候,楊文就教其整體識讀,開始教學的內(nèi)容是《我的第一本書》。楊文一邊給他看著畫講故事,一邊也讓他看與畫面迥然不同的文字符號。楊文認為,這種無意識的學習,既不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又可以使這些文字如同圖像一樣,在快樂的狀態(tài)中收藏在他的大腦里。即使走到大街上,楊文也是見字就指給小夏楊看,讀給他聽。楊文說,不要認為這時候孩子一無所知,其實,這些字已經(jīng)作為生命符號,開始走進他的大腦之中。此后一有機會,這種記憶就會再現(xiàn)出來。
一天,楊文腰疼,她不想使自己治病的時空成為小夏楊的時間空白,就帶上一本書,趴在床上理療時給小夏楊講故事??吹揭环N新鮮的事物,夏楊會叩問究竟,楊文會非常認真地為他解答,直到他滿意為止;楊文看到認為夏楊應當了解的東西,也會讓他看和講給他聽。她說,這是社會自然給孩子提供的教科書,作為第一任教師的媽媽,就應當不失時機地為孩子解讀好這本大教科書。
有一次,坐在長途車上,母子二人無事可做,楊文就唱英語歌給夏楊聽:“Tengreenbottleshangingonthewall?!币馑际?0個綠瓶子懸在墻上,1個掉下來還剩9個,另一個掉下來還剩8個。如是一遍又一遍地唱著,后來,楊文將bottles(瓶子)換成了bottoms(屁股)。夏楊立即睜大了眼睛,很快又捧腹大笑起來。他想象的10個綠屁股懸掛在墻上,該是何等的荒唐與可笑。
二、設置有利于孩子交往能力與品德形成的場景
品德是一個人最為重要的素質(zhì),楊文也是在生活化的場景中教育夏楊的。與小朋友吵架的時候,隨機教育他要學會溝通謙讓,慢慢地就有了與人交往的原則,夏楊也成了人人喜歡的男孩。這些理念不是說教給他的,而是在生活中物化形成的。
大人談事情的時候,便招呼夏楊來聽一聽,讓其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感受被尊重,讓他有一種對生活的參與激情,而正是在這種參與中,讓他不知不覺地學會了書本沒有學到的東西。
小孩子喜歡聚眾玩耍,楊文就鼓勵夏楊將小朋友帶回家里玩。可以打撲克,也可以脫了鞋上沙發(fā),然后大呼小叫地喝飲料。楊文往往成了他們的后勤部長,一會兒送上飲料,一會兒遞上香茶,一會兒去買水果。在孩子們大吃大喝的時候,楊文還一個勁地奉迎著他們。吃了,喝了,玩了,又被表揚著,誰不愿意到夏楊的家里來呢?其實,楊文的大方慷慨中,也有一點兒私心,就是讓夏楊盡早地融入集體之中,結(jié)交更多的朋友,從而鍛煉他的社會適應能力。正是在這種玩的交往中,夏楊形象化地知道了什么叫集體,什么叫社會,什么叫友誼。
三、對孩子自我學習狀態(tài)聽之任之
為孩子提供學習的優(yōu)質(zhì)時空,并不等于孩子的一切學習活動都由家長預先設定。只要孩子有效地利用了這段時間,家長就可以聽之任之。小夏楊有時畫畫和玩玩具,興味盎然,全神貫注,楊文便不去打擾,讓其投入其中,自己只作壁上觀。夏楊上小學的時候,母子二人等車,他會自然地拿一本書看,或者用“掌上寶”學說英語。楊文便故作不知,在一旁也拿出自己的書翻看著。任何時候不讓時光留白,是他們母子共同的時間觀念。
楊文認為,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在看畫書的時候,夏楊對漢字自然地習得了,課堂教學中的識字就不學自會了。沒有正兒八經(jīng)地學習英語教材,卻是在不斷的生活化的場景中學會了,才有了當年全省劍橋少兒英語考級唯一的滿分。
時間是共有的,但并非人人都感受到了時間的寶貴。更沒有想到這些時間對孩子一生的發(fā)展的巨大作用。而楊文則抓住了每一刻“逝者如斯夫”的時光,讓其成為孩子生命力成長的保障。
22歲的夏楊,現(xiàn)在已經(jīng)對生活有了自己的原則,經(jīng)常給父母工作與生活提建議,甚至提出一定的批評意見。她說,他雖然是一個男孩,可是他善解人意,關心他人,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員,也成了朋友圈里不可少的一個分子。
楊文認為,每一個時空對孩子都具有教育的意義,只不過人們大多忽視了它的有效價值。不過,這種教育不同于學校的課堂,而是處于生活常態(tài)之中,隨機而設,不為孩子所覺察。所以,無論夏楊是否在楊文身邊,只要她確認在這段時空里面,孩子是在做著對他的成長有意義的事情,就順其自然,聽之任之,使一般人認為平平常常的時空,一變而躍入優(yōu)質(zhì)的層面。
課外是一個更大的學習課堂
楊文認為,課內(nèi)學業(yè)只是學生學習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與唯一。課外學習同樣是學習,而且多是課內(nèi)學習不能替代的。夏楊的成功,在某種意義上說,更多地得益于課外。
一、拒絕課業(yè)學習輔導班
現(xiàn)在不少家長望子成龍,為孩子選擇了各種各樣的課業(yè)輔導班??蓷钗恼J為,課外補習課文知識,會向孩子注入一種潛在的信息,那就是課上學不好沒有什么關系,輔導班上還可以亡羊補牢。如此長期的心理暗示,會使學生淡化課堂學習的有效注意力。況且輔導知識不少還是已經(jīng)學會的內(nèi)容,甚至是課堂所學內(nèi)容的重復,這又自然減弱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久而久之,課外輔導就成了一種精神依賴。其實,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習效率,課內(nèi)知識就可以當堂消化。所以,楊文為夏楊所選的都是課業(yè)輔導以外的小記者、航模、游泳班等。
有一次夏楊因為粗心,被罰抄100遍英語單詞,盡管夏楊已經(jīng)掌握了,但師命難違,楊文只好為兒子捉刀代筆,讓夏楊騰出時間去學習感興趣且有益的東西。她認為,這種“弄虛作假”純系無奈之舉,甚至是對傳統(tǒng)教育的一種挑戰(zhàn),因為,有些作業(yè)孩子已經(jīng)會了,如果再做,既浪費了時間,又抑制了探索的興趣。
1991年,夏楊8歲的時候,楊文為他報了電腦班。這個班內(nèi)唯一的小孩子,從那個時候起,便如癡如醉地走進了信息時代。在一些家長聞“網(wǎng)”色變的時候,楊文卻鼓勵夏楊上網(wǎng)。她說,上網(wǎng)可以為孩子推開一扇瞭望世界的窗戶。擔心孩子上網(wǎng)誤入歧途,無異于因噎廢食。同時,她還為夏楊買了CD和VCD,讓他從中盡情地享受現(xiàn)代生活的美麗。生命個體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必須讓其體驗現(xiàn)代生活的林林總總;不能將其培養(yǎng)成一個高分低能的書呆子,而應當塑造成一個德商、智商和情商俱佳的現(xiàn)代人。
夏楊課余愛好特別廣泛:繪畫、武術、音樂、電腦、播音、寫作、旅游等。這種課外活動與業(yè)余愛好看起來有點不務正業(yè),其實“正業(yè)”一點兒也沒有誤。這個既沒有參加過學習輔導班,也沒有請過家教的孩子,學習成績在班里卻一直名列前茅。在山東省實驗中學就讀高中期間,他還獲得了全國中學生英語辯論、演講兩個一等獎,新概念作文大賽全國二等獎,化學、物理和生物,都多次在全國競賽中獲獎。他的電腦編程也頗有名氣。而且在高中階段,他還對自身的身體結(jié)構(gòu)和生命的起源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且由此愛上了生物,臨近畢業(yè)時,他對生物學的求知欲已經(jīng)遠遠超過課本所學的內(nèi)容,他立志報考在生物學方面獨樹一幟的劍橋大學,而且一舉成功。22歲劍橋大學本科畢業(yè)之后,成為以最高全額獎學金直接攻讀劍橋大學最好的實驗室的博士生。
二、享受以書為伴的快樂
書刊是孩子最好的教師,一個愛上讀書的孩子,一定會終生受益。正是基于這種思考,還在夏楊很小的時候,楊文就為他訂閱了很多雜志,且陪伴他共同閱讀。
從小耳濡目染,夏楊愛上了讀書。于是,楊文就根據(jù)他的興趣,不斷地為他提供讀物,且不斷地更新內(nèi)容,讓他感受與書為伴的幸福。書成了他的最好朋友,看書甚至成了他生命不可或缺的精神必需。
當年,尚不會文字筆畫的夏楊,年僅6歲,還未入學,就可以閱讀《人民日報》等報紙,更不用說小兒故事書。進入小學,他不但感到學習語文輕松自如,而且跳了一級,成績依然非常優(yōu)秀。
夏楊上小學的時候,看著做大學老師的爸爸在編書,也來了興致,說要編書,且當主編。楊文大加贊賞,而且為他提供各種各樣的圖片和資料。于是,作為“主編”的夏楊就編了一本本的連環(huán)畫書。隨著年齡的增長,所編之書由畫變文,就又有了一本又一本“出版”的文字之“書”。
夏楊在高中學習政治經(jīng)濟學的時候,對剩余價值發(fā)生了興趣。于是,從圖書館里借來《資本論》,一頁一頁地“啃”起來。沒想到,后來他在《時事》雜志撰文就剩余價值發(fā)表評論,令一些專業(yè)人士驚嘆他的理解力。夏楊大學畢業(yè)成功競聘美國摩根大通銀行的職位,或許與他當年學習《資本論》有一定的關系。
三、走出去見世面和放飛心靈
當今多數(shù)學生行走于“兩點一線”之間,并無走世界見世面的機會;可楊文夫婦二人,則為夏楊見多識廣提供了契機。
1992,楊文從英國留學回來,被深圳特區(qū)的改革開放吸引,就跟丈夫商量,帶上夏楊一同前往。時值期末,孩子即將參加考試。這種有悖常規(guī)的行為,被孩子老師嚴肅地批評了一番。可楊文認為,讓孩子見識一下特區(qū),開闊的不只是視野,還有觀念與意識,這比考試高幾分價值要大得多。
當年,楊文帶著孩子轉(zhuǎn)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春的田野,夏的海洋,秋的山巒,冬的高原,楊文和先生都帶著孩子去體驗。自然的廣博,還有親情的快樂,使夏楊的心靈得到了放飛,也使他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
楊文認為,放松心靈是人之為人的感情需求,對于孩子來說,與之相伴的,還有精神的自由與智慧的開啟。
四、在社會課堂上尋師覓友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小小的夏楊在父母帶領下,在各種人群中行走,他不僅能聽大人的談話,也可以與他們聊天,這種老師,是在課堂上尋覓不到的。夏楊的父母還特意為他安排了與優(yōu)秀人士交流的機會,讓他在“友直,友諒,友多聞”的過程中,增長知識與見識,提升心理素養(yǎng)與人格修養(yǎng)。
在社會這個大課堂上尋師覓友的過程中,夏楊學到了一般學生難以學到的各種各樣的本事。他還在劍橋上大學的時候,就成功地獲取了1997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助理的機會。他兩年連任劍橋大學學生生物社團主席,邀請十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參加社團活動,收到了幾十封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親筆信。他還創(chuàng)辦了劍橋大學中國醫(yī)學協(xié)會,并擔任首任主席。他用他的真誠、自信和智慧與國際上的人交往,更從與這些國際大師的交往中,學到了令人高山仰止的品格與才識。
推出的愛
愛子之心,人皆有之。但愛的內(nèi)涵與外延又各有不同。楊文對孩子的愛之“三昧”———無私、科學與推出,則有著大愛無形、真愛無我的況味。但由于篇幅受限,筆者的視角,更多地投向了推出的愛。
一、故意偷懶,讓小夏楊代母行事
楊文培養(yǎng)孩子的理念是“放養(yǎng)”,而不是“圈養(yǎng)”;不是放在溫室里,而是讓孩子學會自立,走向社會。夏楊很小的時候,楊文就有意將孩子推出去,從而培養(yǎng)他的各種能力。
她往往故意偷懶,讓小夏楊代母行事。夏楊剛會說話的時候去看病,她就讓他自己向醫(yī)生說明病情,并且讓他去掛號、買藥,完成整個看病的過程;買車票的時候,也讓小夏楊擠在大人堆里去買。
有的時候,楊文還有意與先生帶夏楊去飯店吃飯。一入坐,她就一動不動了,然后指使夏楊找服務員去點菜,去要餐巾紙。不是讓他坐享其成,而是讓他作為一個聯(lián)絡者和安排者。就是通過一件一件小的事情,讓他通過自己的語言和別人溝通,從而提高他的交際能力。
十幾歲的時候,夏楊便可以應付各種社會問題。
二、夏令營讓他找回了自信
初三的時候,由于楊文擔心夏楊太胖而限制了他的飲食,特別是對這種胖繼續(xù)下去表示出擔憂,甚至當面批評夏楊,使之沒有了自信,以致走路的時候,都是弓著腰。楊文為此苦惱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后還是決定推出去,讓他參加了一個暑期英語夏令營,讓另一個環(huán)境找回他的自信。這一嘗試的效果特別好,超出了她的預期。在閉營式上,他作為唯一的男主持,在包括高中學生在內(nèi)的大哥哥大姐姐面前,用流利的英語主持這臺閉幕式,并博得了熱烈的掌聲,營員們向他投來羨慕的目光。
他回來以后異常興奮地對楊文說:“媽媽,你猜一猜,我這次在夏令營最大的收獲是什么?”然后,他很鄭重地告訴媽媽:“我找回了自信!”
三、推出之愛的巨大代價
將孩子推出需要勇氣,也需要付出代價。夏楊高三下學期的時候,為了讓他考取劍橋大學,楊文決定讓他一人去英國攻讀高中。
夏楊第一次出國,母子難舍之情在所難免,兒子開始走出國門,走向人生的另一個舞臺。福兮?禍兮?將由這個只有17歲的男子漢一人承擔。
楊文輕信了中介的游說,認為夏楊要去的是一所專門為劍橋輸送學子的優(yōu)質(zhì)學校??墒牵斚臈钜蝗藖淼竭@所學校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所學校差到了極點,沒有食堂,沒宿舍,學生來源全是考不上大學的三流學生。夏楊只好租下一個小得可憐、設施異常簡陋的房子,獨自開始了異鄉(xiāng)苦讀的生活。
楊文趕到英國去看夏楊的時候,一下子驚呆了,一個月前還精神飽滿的兒子,怎么可能變得如此孤獨憔悴?一下子沒了朋友,更沒了親情的關照,夏楊一個月瘦了20公斤。
離開夏楊回國的飛機上,楊文一直哭了11個小時。她開始審視推出的愛是否有點太過殘忍?愛子之心雖然濃烈,可是,一個矚目未來的母親,還是為兒子的這份特殊經(jīng)歷而自豪。她說,夏楊從此變得堅忍不拔,可以面對任何困難。夏楊也說:“這段經(jīng)歷給多少錢我都不賣,但給多少錢也不想再來一遍了?!?
四、夏楊走遍天下母無憂
母親畢竟是母親,就在今年9月30日夏楊再一次離家遠行的時候,楊文還是有點難以割舍。夏楊的爸爸說,兒子將去世界最著名大學的最頂級的三一學院,在生物研究最前沿的實驗室,拿著最高額的獎學金,開始他人生的另一次起跑,多少人夢寐以求而求之不得?。钗恼f,先生的話令她豁然開朗,不是兒子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嗎?兒子開始的是幸福之旅,何不為之高興呢?
楊文說,現(xiàn)在,夏楊走遍天下母無憂。不管是在多元文化的認同方面,還是在與各種國家各種膚色的人的交往中,他都可以應付自如,游刃有余。是的,他不僅融入了社會,而且能夠自立于社會,得到社會的認可。在某種意義上說,夏楊擁有了人生之行的通行證。
《中國教育報》2006年10月11日第6版
高虹收錄
相鄰博客
- 陪孩子玩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2010-06-11 22:40:00]
- 早期教育:培養(yǎng)孩子特長的最佳年齡段 [2010-06-11 22:43:00]
- 平等,你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2010-06-17 11:18:00]
- 孩子在要飯,你會怎么想? [2010-06-18 12:0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