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的父親節(jié),我在青島為家長作《有好爸爸才有好孩子》的家教講座,當日早晨開機就收到了女兒范姜國一(依依)的祝福短信。忙碌一天,當晚打開電腦,女兒的一封信映入我的眼簾:
親愛的爸爸:
爸爸,我希望您能多注意您的身體,多休息,別太累著自己,你要健健康康的等著我給您過第四十個甚至第五十個父親節(jié)!
您的女兒:依依
我是噙著淚看完這段文字的,我欣喜于女兒的感恩之情。其實,我也只是盡了一個父親應盡的職責,為孩子的平安健康、幸福快樂,做了該做的一點事,可孩子卻掛記在心。
但在我們的生活中,卻常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自私、蠻橫,缺乏愛心,認為父母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經地義的,只知道享受,不懂得給予,只知道自我,不懂得體諒他人,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生活在富裕的環(huán)境中,要什么有什么,得到東西是理所當然,萬一得不到,就無理取鬧。
所以,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感恩,對父母的點滴孝行,對他人看似微不足道的關心,也是一種報恩。孩子如果能常懷感恩之心,不僅能培養(yǎng)他們與人為善、與人為樂、樂于助人的品德,促進他們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對其今后和諧人際關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感恩既與個人的主觀因素有關,更與父母的言傳身教息息相關。就像植物栽種必須精心管理養(yǎng)護,才能種出好苗結出好果一樣,感恩之心的培育更是如此。當我們感嘆或是埋怨孩子不懂得孝敬老人或缺乏感恩的美德時,也當反思一下,作為父母的自己身教和人格感染方面做得怎樣?
女兒的感恩回饋、孝順長輩不是天生的,這些年我經常攜妻帶子回老家看望父母,這是所有鄉(xiāng)鄰盡知的事,當然每次都要買些老人喜歡吃的用的物品,臨行還要給老人留點錢。我在外生活28年,回老家的次數(shù)有80多次,即便是我在???、重慶、西安和杭州工作時,每年也至少回家一次,在長春工作期間,幾乎隔一個月我就跑回去看看二老。有時我忙不過來,就讓妻子帶孩子回鄉(xiāng)下看望父母。所以,依依對爺爺奶奶、對鄉(xiāng)親一直有著深厚的感情。
女兒的感恩也不是偶然的,她對我和她媽媽的感恩之舉實在是太多了,每年我們的生日或是相關節(jié)日,孩子都會自己動手作出精美的小禮品相送,平時也總是給我們端茶倒水、噓寒問暖。
要教孩子學會真誠感恩,從家中的親人到朋友;從對一個人的感恩到對一件事或一個現(xiàn)象,甚至是大自然的某種美麗的景色……這些都是我們感恩的對象;從單純的感謝開始到懂得“感受到別人的關心牽掛并能給予回應”也是感恩的表現(xiàn)。家長自己懷著一棵感恩的心,必然會影響孩子,讓孩子從小學會感謝父母、感謝親人、感謝朋友、感謝社會……
讓孩子懂得的感恩,對父母感恩,因為他們給予了我們生命,讓我們健康成長;對老師感恩,因為他們給了我們教導,讓我們懂得思考;對兄弟姐妹感恩,因為他們讓我們不再孤單;對小朋友感恩,因為他們給了我們友愛。
如果我們的孩子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善于發(fā)現(xiàn)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麗,那他們就會使原本平淡的生活煥發(fā)出迷人的光彩!
感恩的孩子最美麗!
高虹收錄http://blog.baby.sina.com.cn/s/blog_6848464b0100jk1s.html
相鄰博客
- 李玫瑾:心理撫養(yǎng)3——始于初生年的親自撫養(yǎng) [2010-07-20 22:37:00]
- 家長進行早期教育的六法則 [2010-07-21 10:25:00]
- 十齡童的幸福指數(shù) [2010-07-21 11:35:00]
- 李玫瑾:心理撫養(yǎng)5——在孩子六歲前對他說“不”! [2010-07-24 21:0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