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必須很努力地飛到山頂,在懸崖上筑巢,并停留在那里不得飛翔。鷹首先用它的喙擊打巖石,直到其完全脫落,然后靜靜地等候新的喙長出來。它會用新長出來的喙把趾甲一根一根地拔出來,當新的趾甲長出來后,它們便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5個月以后,新的羽毛長出來了,鷹開始飛翔,重新再度過30年的歲月。
如果鷹不拔掉羽毛、趾甲和喙,它就只能活40年,為了再活30年,它必須完成蛻變!
如果蟬不完成蛻皮,它就無法長出翅膀。為了完成飛的使命,它必須蛻皮!
如果蛹不破繭而出,它就無法變成美麗的蝴蝶。為了獲得重生,它必須掙脫繭的束縛!”
重生一詞讓我聯(lián)想到《圣經》,因為《圣經》里經常提到的這個詞。從字面看,重生的意思就是“再生”,或說“第二次生”。《圣經》里對“重生”是這樣的釋義:“我們的身體已經由父母生出來了?,F(xiàn)在,我們的里面,我們的靈性部分,也需要有一次生育,要得到一個超越的生命。濃縮起來,變成一句話:‘重生’就是神的生命進入了人的里面?!蹦菚r我讀《圣經》時并不是真正懂得“重生”和“神”的真正含義,但是現(xiàn)在,我只能作為一個凡人對它們有了一個重新的解釋:重生即再生。再生即新的自我。神,即是那個超我。超我,即是自我發(fā)展的最高階段,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它如鷹之重生一般完成生命的再一次歷練,在心靈上超越了自己原本的狹隘,使自己變得博愛、感恩、更加成熟,更加完善。這是不是就是我們趨之向往的那個“神”呢?
人之向往,人之信仰,也屬人之常情。在人的心靈中,終是要有所依托,有所希望。在生活中,可能找不到,但是,在心靈中可以找到。所以,我對有信仰的人都是非常理解的,就像我的媽媽信仰基督教,我的婆婆信仰佛教一樣。而我終是比較現(xiàn)實,更加向往真正的自由和成長。就像我學習家庭教育一樣,我認為它是一門科學,我認為學習它就可以找到希望,我覺得我的命運除了自己能把握、能支配,別無他人。
我們這些70、80后從傳統(tǒng)家庭中走出,當我們仍在用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時,我們的路只能越走越窄,困惑只能越來越多。如果我們能在生命的拐角處有蛻變的勇氣,仿若鷹之重生、蟬之重生、蛹之重生,于己于人于家庭教育都是一次重生啊!
“在我們的生命中,有時候我們必須做出困難的決定,開始一個更新的過程。我們必須把舊的不良的習慣和傳統(tǒng)拋棄,使我們可以重新飛翔。只要我們愿意放下舊的包袱,愿意學習新的技能,我們就能發(fā)揮我們的潛能,創(chuàng)造新的未來!我們需要的是自我改革的勇氣與再生的決心!”
相鄰博客
- 我對《不輸在家庭教育上》價值的初步認識 [2010-08-11 19:18:00]
- 家長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禹辛) [2010-08-11 19:50:00]
- 《弟子規(guī)》與倫理道德教育(劉余莉) [2010-08-11 21:08:00]
- 孩子心靈成長的10大需求(轉載) [2010-08-16 11:1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