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BLOG成為個人知識管理的工具?(三)
金陵敘事 發(fā)表于 2005-9-22 15:01:00
三、知識的利用和分享
當BLOG上的知識建構初步成型之時,BLOG的功能之一:資源(包括前面所說的知識)的利用和分享就成為十分重要的事。就BLOG的功能而言,我們認為,它像一塊白板,可以畫最新最美的圖畫。只要我們在專題設置上下一些功夫,BLOG就能被開發(fā)出多種多樣的功能。接下來的事,就是利用和分享。
譬如,教師可以把在BLOG上建構的知識用到課堂教學中去,并且能根據(jù)不同的情況靈活應用,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在這個階段上,BLOG建構的知識已經(jīng)成為個人知識的一部分,個人關于某個專題的隱性知識甚至比顯性知識還要多,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水平大大提高。
當然,我們還應該看到,在長期形成的教學習慣中,有著許多與時代節(jié)拍不相符合的情況。例如,有的老師受個人專業(yè)主義文化的影響,不愿意將自己的知識和其他教師分享,但事實上,教師知識只有在分享中才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條理化和顯性化。教師可以通過在校內(nèi)的各種類型的研討會上和觀摩會上分享自己的知識,互相啟發(fā),互相影響,互相融合,使認識上升到新的層面上。這是非常好的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好舉措??墒牵@種實時的交流與分享受到時空的影響,不可能經(jīng)常性地舉行。BLOG的出現(xiàn),正好彌補了這一不足,它的跨越時空的優(yōu)越性使知識的利用與分享變成了個人可以主宰的方便之舉。尤其是,BLOG,作為第四種網(wǎng)絡通訊方式,最大的特點就是交流與分享。不同地區(qū)、不同學科、不同年齡的教師的知識在BLOG平臺上的交匯與分享,會促進教師自我反省意識和能力的提升。
我們曾經(jīng)做過一個嘗試,那就是我在“金陵敘事”征求對“‘蘇州教育博客學習-發(fā)展共同體’規(guī)劃方案” 的意見。當時我們的想法是,我們的成果公布肯定有益于別人的實踐,但是對我們自己是否有積極的影響和作用呢?嘗試的結果是,我們收到了許多建議,使我們考慮方案更加合理,更加適用,比原來閉門造車的方案要實用、好用得多??梢?,分享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博客的基本習慣和基本品質(zhì)。否則,BLOG的功能將大打折扣。所以,教育博客應該是心胸開闊、襟懷坦蕩的,他能夠通暢大氣地與客觀外部世界(包括物的世界和人的世界)自由地進行資源(能源)等在精神世界方面的互換。
在知識的利用和分享方面,還有一個博客的基本道德的問題,那就是自覺地為你引用的別人的知識做好鏈接,包括作者網(wǎng)志的鏈接和日志的鏈接。這樣,你就會體會到,BLOG就是樹狀結構生態(tài)發(fā)展的學習路徑,從這些樹狀結構的學習路徑中,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周圍存在著非常豐富的思想資源及其物化資源,你也就會致力于終身學習、自我完善、可持續(xù)發(fā)展!
(未完待續(xù))
相鄰博客
- 如何使BLOG成為個人知識管理的工具?(一) [2010-12-28 12:19:07]
- 如何使BLOG成為個人知識管理的工具?(二) [2010-12-28 12:25:49]
- 如何使BLOG成為個人知識管理的工具?(四) [2010-12-28 12:30:35]
- “教育日志”算是什么研究方法?/劉良華 [2010-12-28 12:34:24]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