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發(fā)的貼子:狀元面前 培養(yǎng)情感美成了空話
gxm 發(fā)表于 2006-3-11 9:42:00
引用者的話:這是一本關于批判《哈佛女孩劉亦婷》一書中的一篇,我想了兩個月了,還是轉貼出來,真是一直不想貼,因為這本書曾經影響了那么多的家 長,功還是大于過的,讓那么多的家長知識買一本給自己(家長)看的書(過去我們許多普通家長不是這樣的,他們更希望多多地給孩子買書,孩子受到教育就可 以,家長嗎不是主要的。關于這本書,我和趙忠心老師的觀念是統(tǒng)一的,是持批判態(tài)度的,從教育特別是家庭教育專業(yè)角度上,這本書在誤導了我們的家長,過于包 裝,如果沒有出版社的功利操作,少點包裝,多點真實和樸素,相信會是更好。下面刊發(fā)的是批判者對這本書提出的一些段落進行點評和反思。我們需要多一點聲 音,目的是反思、比較,沒有這個過程,就沒有進步。但我們需要的是善意的點評和反思。
資料來源:http://edu.sina.com.cn/l/2004-11-12/ba91122.shtml
“山水年年在,取經的機會可遇不可求??!”
在天天想著上重點、當狀元的劉亦婷心中,學習和美景哪個重要呢?我們不難猜出她的選擇。
談話間,一處處奇峰異景迅速地從我身旁溜走,我顧不上欣賞,也不覺得遺憾。xx(注:一個當年的高考狀元)他們下船后,媽媽對我錯過了一路美景多少有點惋惜。我卻笑著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嘛!何況巫峽的山水年年都在,向‘狀元’取經的機會卻是可遇不可求的?。 ?/span>
?。ㄒ浴豆鹋⒁噫谩吩鲇啽?第302頁)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女孩子滿腦子除了考試、狀元之外好像對其他事情根本提不起興趣了。美麗的巫峽風光竟然抵不上一個狀元的幾句話。如果這種心態(tài)下還能寫出好文章,還能稱得上“情感美”、“愛自然”,那真是教育史上的奇跡了。
不過有意思的是,劉亦婷的家長卻認為自己很成功的培養(yǎng)出了劉亦婷的情感美。還要把自己的經驗介紹給普天下的家長們。他們在《劉亦婷的學習方法和培養(yǎng)細節(jié)》中弄出了一個“我們有意培養(yǎng)的‘十大必備素質’”,其中有一條就是:
情感美:愛自然,愛家鄉(xiāng),愛祖國;愛藝術,愛創(chuàng)造,愛生命;愛親友,愛和平,愛人類等———培養(yǎng)途徑:情緒感染、感情交流、行為體驗、藝術實踐、審美鑒賞、賞識激勵等。
?。ㄒ浴秳⒁噫玫膶W習方法和培養(yǎng)細節(jié)》 第71頁)
這些華麗的詞匯雖然看上去很美,但實際上只是說說而已。我們從劉亦婷的做法中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一個小女孩一點都不在意自然,連中國最美的三 峽風光都無心欣賞,她喜歡的是高考狀元,確切的說,是喜歡高考狀元給她提供的考上北大的錦囊妙計。雖然“愛自然”被赫然放在了情感美的第一項??晌覀儚膭? 亦婷的做法中能夠看出,對于一個滿腦子“考試”的人來說,再美的風景也是白搭。
接下來,我能不能做進一步的推論。一個人如果連“愛自然”的情感都沒有,怎么指望她能“愛藝術、愛創(chuàng)造、愛生命”呢?我相信,劉亦婷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不會缺少類似“高考狀元”這樣的誘惑,但愿那時,她不會如法炮制,放棄這些“風景”。
“短板”是學習成績,而不是交友能力
除了自然風景之外,劉亦婷的家長對于劉亦婷交友這件事的處理也體現(xiàn)出了應試教育的功利性。當劉亦婷進入青春期,開始渴望與朋友交流的時候,劉亦婷的家長竟然提出:你現(xiàn)在的“短板”是學習成績,而不是交友能力。
婷兒這些表現(xiàn),讓我們警覺到她要走下坡路了,于是我們主動與班主任取得了聯(lián)系。李老師說,劉亦婷沒有別的毛病,就是太喜歡串門兒聊天兒。我們就 此和老師取得了共識:渴望交朋友,這也是青春期的一個特點。然而時間只有那么多,婷兒也并不存在交友能力的問題。應該立即停止這種“奢侈”的行為。
為了及時糾正婷兒的偏差,我和婷兒爸爸在學校操場上足足溜達了將近兩個小時,等她下晚自習。
那天晚上,我們匆匆地向婷兒轉述了老師的看法,希望她馬上停止串門兒聊天兒。我對婷兒說:“交友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完善自我的方式,以自身的優(yōu) 秀吸引其他優(yōu)秀的同學,這是建設性的交友方式。另一種是嬉戲度日的方式,既浪費自己時間,又浪費別人的時間,這是消耗性的交友方式,家長和老師都不贊 成。”爸爸提醒婷兒:你現(xiàn)在的“短板”是學習成績,而不是交友能力,不應該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不重要的方面。
(引自《哈佛女孩劉亦婷》增訂本 第235頁)
把這個故事完整輯錄下來,心里一陣悲哀。巴爾扎克說過,在各種孤獨中間,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獨。美國思想家愛默生也認為,欣逢喜事,與朋友分享其 樂,喜上加喜。反之,身處逆境,情緒頹喪,向富有同情心的朋友傾訴愁苦才會減輕痛苦。劉亦婷進入青春期,正是特別害怕孤獨,特別需要傾訴的時候,她渴望交 流,渴望朋友,可以說是再正常不過的心理了。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出于人類本能的行為,竟然被她的家長認定是一種“奢侈”的行為。而且,這還不算,他們又給劉亦婷灌輸了一種極其功利的交友理念?!敖挥延袃煞N方式,一種是完善自我的方式,以自身的優(yōu)秀吸引其他優(yōu)秀的同學,這是建設性的交友方式?!?/span>
這是一種多么可笑的思維方式,靠自身的優(yōu)秀吸引別人?難道交朋友是搞偶像崇拜?“交友”最重要的一點在于一個“交”字,英國作家約翰遜說過: “只有經?!疂补唷?,方能保持友誼天長地久?!辈煌ㄟ^交流哪來的友誼?而且,我們交朋友絕對不是因為對方有多優(yōu)秀,而是因為朋友間心意相通。這是一個簡單 到不能再簡單的常識,而劉亦婷的家長呢,為了把劉亦婷打造成考試機器,發(fā)明了這個理論來給劉亦婷“長期灌輸”。我想,對于一個涉世不深、缺乏獨立思考能力 的女孩子來說,這種“長期灌輸”的殺傷力可謂巨大。
可他們嫌這還不夠,又提出:“另一種是嬉戲度日的方式,既浪費自己時間,又浪費別人的時間,這是消耗性的交友方式,家長和老師都不贊成。”
正常的交往成了嬉戲度日,朋友間的交流成了既浪費自己時間又浪費別人時間的行為,這是對“友誼”這種人類偉大情感的褻瀆。而最讓人震驚的是,交 友這樣一個完全出于人類愛的本能,完全屬于人類正常情感需要的行為竟然也被劉亦婷的家長量化為某種能力———爸爸提醒婷兒:你現(xiàn)在的“短板”是學習成績, 而不是交友能力,不應該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不重要的方面。唉,這就是劉亦婷家長的標準:友誼不重要,分數重要。
我們知道,處于中學階段的孩子單純、真摯、熱情,他們善交友、重友誼。在這個時期建立的友誼,常常是一生中都難以忘懷的。愛默生有句名言,“友 誼是使人的一生健康而有意義所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笨ㄈR爾也說過,“生活的悲劇不在于人們受到多少苦,而在于人們錯過了什么?!比绻麘嚱逃B我們正常 的交友自由都要扼殺,考上北大、清華又怎樣?考上哈佛、耶魯又如何?
看看這段文字,想想劉亦婷家長一直宣稱的“平時要努力,考試允許得0分”是多么的言不由衷。這句看似開明的話實際上暗藏“陷阱”。比如,如果你 成績一旦下降,家長就會千方百計找出理由來證明你“不努力”,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想找出孩子的“不努力”的表現(xiàn)真是太容易了。在上面這個故事 中,劉亦婷不過是跟同學們聊聊天,便讓他們“警覺到她要走下坡路了”,然后自然而然地被扣上了不努力的帽子。所以,“考試允許得0分”這句話如果加上“平 時要努力”這個限定,便成了一個永遠無法兌現(xiàn)的承諾。
相鄰博客
- 連載十二:美國家長教師協(xié)會做法——和解(Reconciliation) [2010-12-29 22:19:48]
- 歐盟報告:學生學習成績影響因素分析(一) [2010-12-29 22:32:39]
- 歐盟報告:學生學習成績影響因素分析(二) [2010-12-29 22:36:09]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