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殷雪梅—失控汽車駛來時她撲上去推開學生
“慈師真愛感動天地,圣母情懷流芳千古?!?殷雪梅1954年出生,1976年走上教師崗位,生前在金壇市城南小學任教。
3月31日,殷雪梅老師在一輛狂奔而至的車輛面前,奮不顧身地用身軀護住路過的學生,從“虎口”下奪回了六七位小朋友的生命,而她卻被車輛撞飛25米遠,最后光榮犧牲。她是江蘇省金壇市城南小學有近30年教齡的先進教育工作者。
生,人人之所欲;死,人人之所畏。但在突然來到的生死抉擇中,人的精神境界卻高下有別。在這迅速作出的選擇背后,是義無反顧的愛。
2、徐本禹—研究生停學 支教貴州窮鄉(xiāng)
徐本禹,終于實現(xiàn)了他的夢想——帶著自己的學生上北京。 5月10日,他和32名貴州省大方縣大水鄉(xiāng)大石村大石小學的32名學生乘飛機來到北京。此前,其中的多數(shù)孩子連縣城都沒有去過。
2003年7月15日,剛大學畢業(yè)的徐本禹只身來到貴州省大方縣貓場鎮(zhèn)狗吊巖為民小學做免費的鄉(xiāng)村教師,他的義舉廣受贊揚,并帶動了眾多志愿者追隨。
2004年,已考上公費研究生的徐本禹保留兩年學籍再次來到大方縣支教,但時隔不久,他卻做出了前往大石村小學的決定,希望實現(xiàn)自己從單純的支教行為變?yōu)閹拥胤浇?jīng)濟發(fā)展的抱負。
對于充滿艱辛的支教歷程,徐本禹十分理性:“志愿者應該成為一種橋梁,而不是單純支教。只有這樣,意義才會更大一些?!?/span>
最近三年,每逢假期,開縣郭家鎮(zhèn)北斗村小老師劉念友都會到鎮(zhèn)上煤礦下井挖煤。 直到今年7月,北斗村中心校校長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才知道,他挖煤掙的錢除了供兒女上大學外,就給自己班上的貧困生交學費、買學習用品、買新衣服,但他自己卻天天吃白開水泡飯和咸菜。
而在這之前,從1977年開始,劉念友從教28年,每年都在資助自己班上的貧困學生,班上從來都沒有因為錢而輟學的學生。
【三年挖煤助困天天泡飯咸菜——劉念友事跡介紹】 最近三年,每逢假期,開縣郭家鎮(zhèn)北斗村小老師劉念友都會到鎮(zhèn)上煤礦下井挖煤。直到今年7月,北斗村中心校校長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才知道,他挖煤掙的錢除了 供兒女上大學外,就給自己班上的貧困生交學費、買學習用品、買新衣服,但他自己卻天天吃白開水泡飯和咸菜……
4、曹艷—放棄誘人職業(yè)重燃殘疾孩子的希望
這是一所特殊的學校,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這是一位不同尋常的教師。
她叫曹艷,今年35歲,1989年,她畢業(yè)于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校,成為我國第一批具有特殊教育文憑的教師。16年的付出,16年的碩果,
在她的精心培育下,一個又一個聾孩子開口說了話,一批又一批腦癱孩子開始站立起來行走,一群又一群自閉癥孩子敞 開了心扉。曹艷用她十余年如一日的執(zhí)著和熱情,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也獲得了一個又一個榮譽。她先后被評為深圳市十大愛心人物、廣東省優(yōu)秀教師、獲得了 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她用一片真情,贏得了孩子們的愛戴,人們的尊敬……
【一位不同尋常的教師——曹艷事跡介紹】 曹艷擔任的是聾兒語言訓練課,簡單地說,就是要教聾兒說話。在普通學校里,教會學生一個生詞,一般只需三、五遍。但是,對于聾兒來說,要教會他們一個生詞,常常要重復幾十遍、乃至上百遍。這無疑是對曹艷耐心和毅力的考驗……
5、李新孝—投身內(nèi)蒙古邊疆30年奉獻西部基礎教育
他來自內(nèi)蒙古邊疆地區(qū)一個叫做“天上”的地方,他曾和大家一樣風華正茂,有著青春和夢想;但是他在當?shù)馗咧挟厴I(yè)之后,在家鄉(xiāng)一人一校一干就是三十二年。 這就是內(nèi)蒙古喀喇沁旗四十家子鄉(xiāng)羅營子村天上隊小學李新孝老師。
三十多年來,既是校長又是班主任還是任課教師。夏天,風大雨急,簡陋的茅草房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他把自己新婚不久、還貼著“喜”字的新房騰出來當作教室。
冬天,大雪封山,一年8個多月積雪不化,薄薄土坯墻圍城的教室難以抵御刺骨的寒風,他把學生們帶到自己家的火炕上上課。這個在世俗眼里也許有點傻的厚道的“守護人”,32年總共收獲了300多名學生。村民們把他當作命運的吉星:“沒有他,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改變了天上隊的命運——李新孝事跡介紹】 羅營子村天上隊位于海拔1500多米處,是喀喇沁旗有人居住的最高地方。1952~1972年,當?shù)亟逃块T給天上隊小學先后安排了12位老師,但是由于 這里偏僻荒涼、條件艱苦,他們紛紛離去。1973年,初中畢業(yè)的李新孝成了當時村里面最有文化的年輕人,看到學校里沒有老師,他放棄了上高中繼續(xù)讀書的機 會……
6、王文福—麻風病村小學惟一的代課老師
46年前,100多名患麻風病的村民被集中在這里治療,從此與世隔絕。 46年過去了,小山村早已解除隔離,但是恐怖卻在人們心理鑄成了比山更難逾越的障礙。山民們從不造訪這里,遠遠避開這里走路,在他們心里,這里仍然是麻風病村。
隨著麻風病人的子女逐漸長大,1986年政府在這里建立了大營盤小學。由于沒有老師愿意來麻風村教書,大營盤小 學一直是開開停停。1987年,王文福來到這個學校擔任代課老師。王文福只有初中一年級文化,他的學生都是彝族孩子,聽不懂漢語,王文福也聽不懂彝語。第 一節(jié)課,王文福是以唱歌開始的。
就這樣,王文福留了下來,留在了無人愿去的麻風村,這一留,就是十八年。十八年來,他先后教過400多名學生,現(xiàn)在,這些當年的學生依然還能記得王老師曾經(jīng)教給他們的歌。
今年九月,王文福的女兒從師專畢業(yè),也來到大營盤小學教書。
【“麻風村”里的煩惱和幸?!跷母J论E介紹】 18年前,31歲的王文福成為一所麻風病村小學惟一的代課老師。他教授的學生全部是麻風病患者的后代,在世人的歧視與冷眼中,王文福含辛茹苦,努力實踐著“知識改變命運”的承諾……
7、王文勝—推行教科書循環(huán)使用的“環(huán)??袢恕?/span>
王文勝,36歲,河南省獲嘉縣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致力推行教科書循環(huán)使用達8年之久,被人稱作“環(huán)保狂人”。 他一度抵押了自家的房子,背上數(shù)萬元的債務,自費走遍全國10多個省和直轄市,做了200多場關(guān)于環(huán)保教育的演講。
如今,山東、福建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開始試行教科書循環(huán)使用,而王文勝這位孤獨的環(huán)??袢艘琅f在不遺余力地奔走吶喊。
【我就是“環(huán)??袢恕薄跷膭偈论E介紹】 記者:八年來,你把很大精力投入到宣講和實踐中,是不是背離了教師的職責?王:我一直覺得自己在教書育人,我做這件事,立足點就是自己是一位教師,一位敢 說真話的老師,我的工作從來沒有離開學生。記者:現(xiàn)在已有媒體稱你為“環(huán)??袢恕?,你對這個稱呼怎么看?王:很滿意這個稱號???,有力挽狂瀾的意思。給別 人威懾力,這樣,別人就不會瞧不起我的想法……
8、房鋒生—1人承攬所有課程的山村殘疾教師
房鋒生,雖然沒有像正常人一樣健全的身軀,卻有著比健全人更為博大而無私的胸懷。 一個人給100多個孩子上課,一個老師擔任一至五年級的語文、數(shù)學、政治、美術(shù)、體育5門功課的教學工作,而其平均月工資不足百元,就這樣,他拖著殘疾的 身軀工作了17年。他的努力讓當?shù)卣袆硬灰?,他終于被轉(zhuǎn)正。神話傳說中的張果老倒騎毛驢,為老百姓做盡善事。
【殘疾代課老師“張果老”——房鋒生事跡介紹】 房鋒生的家鄉(xiāng)舟曲縣立節(jié)鄉(xiāng)北山村,座落在一個海拔2500米的陡峭、荒涼的高山上,這是一個干旱貧窮、靠天吃飯的小山村,鄉(xiāng)親們世世代代生活在嚴酷的環(huán)境 中,一條崎嶇、陡峭的羊腸小道是北山人走向外面世界的唯一道路。1965年,國家在村里建起一所全日制小學,但陡而滑的羊腸小道讓人望而生畏,調(diào)來的老師 來一個、走一個,學校是辦一陣、停一陣……
9、王政明及西部60萬代課教師—20年每月40元工資
60萬中西部代課教師甘肅省渭源縣王政明老師教出了76個大學生,村里三代都是他的學生,而他是每月拿40元的代課教師。 為了學生艱辛執(zhí)著的努力著……
【“最老”的代課教師——王政明事跡介紹】 王政明剛從教時,學校四周常有狼群出沒。他白天教書,晚上守校,閑時務農(nóng),公辦老師來了又去,惟有他二十年多如一日。直到1984年學校又分來了幾個公辦 教師,作為民辦教師的王政明被辭退。1985年教師不夠時又被召回,他的工齡也只能從這一年重新算起,這就是他后來沒有被轉(zhuǎn)正的原因。這一干又是20年, 這20年他一直拿著40元/月的工資……
相鄰博客
- 盧梭:根植于人性中的自然教育 [2011-01-01 16:04:17]
- 值得一讀:當代教育家離我們有多遠 [2011-01-01 16:05:54]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