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一:我家寶寶已上小班,入園已不成問題,用她老師的話“她有幾個感情特深的小朋友”,這讓我很欣慰,問題是孩子特膽小,如玩滑梯,她在上面正玩著,有其他小朋友來了,她就要下來或是站在上面發(fā)呆;因為活動時,走小木橋和小朋友碰了頭,就不敢走小木橋了。大家說作為媽媽應(yīng)該怎樣鼓勵孩子呢? 我曾經(jīng)試過,同時鼓勵她和她的一個同學(xué)溜滑梯,人家嘗試了一次后,就一次次玩,我家寶寶嘗試后,就不干了,怎樣讓孩子克服呢? 困或二:現(xiàn)在我家寶寶在園已很少哭,只要哭就是小朋友拿他的書之類,我也和她講過沒關(guān)系之類的話,可~我猜孩子是不知怎樣處理這樣的事。 無獨有偶,周末我?guī)殞毴フ倚∨笥淹妫瑢殞殠Я藘蓮埾惭蜓蛸N畫,她一去就給那小孩一張。剛開始一人一張玩的挺開心,后來她的朋友要看看她的,她不給,我就說:“給小朋友看看。”孩子特聽話就照做??赡切『⒛昧司筒幌虢o了,她就沖我說;"這是我的。”試圖拿過來,那小孩卻跑了,我家孩子就哭鬧,最終在家長的干預(yù)下和兩個孩子的哭聲中解決。 在這個過程中我對我寶寶說:“咱家還有,一起送給小朋友吧”可寶寶說:“我已經(jīng)給她一張了,那張是我的。”孩子有自己的原則也對,我應(yīng)該說什么呢? 大家遇到類似事是怎樣做的?怎樣引導(dǎo)孩子自己處理這樣的事?
一位失眠的媽媽 QUOTE: 呵呵,看得出您是一位有心的媽媽!關(guān)于您的第一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 QUOTE: 小班的孩子出現(xiàn)這種情況很正常,因為小班小朋友的交往能力還達到不要“合作”的水平,即使在幼兒園,3歲的孩子也基本上喜歡自己玩自己的,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群體的生活還不夠適應(yīng)。3歲以后,孩子會越來越喜歡和同伴交往,所以家長不必過于擔(dān)心。 QUOTE: 另外,孩子的交往能力是在與小朋友的交流溝通中慢慢培養(yǎng)起來的,我們想讓孩子在社會性交往方面發(fā)展的更好一些,就要多帶孩子與別的小朋友交流。在碰到具體問題時,采取一定的技巧,化解孩子交往的不安情緒。比如您提到的過小木橋,與別的小朋友碰了頭,如果家長在場,可以用輕松幽默的語氣讓孩子覺得“很好玩”,而不要急于安慰孩子“寶貝,沒事吧”。在與小朋友交往時,孩子會遇到許多問題,家長的態(tài)度,對孩子交往的影響最大。比如,溜滑梯的時候,你可以用夸張地語氣說:“你好厲害啊,我像你那么大的時候可不敢溜。你這么小就會了!”或者說:“我也想溜,唉,可是我太大了。”用輕松的語氣與孩子對話,給孩子鼓勵。 QUOTE: 對于第二個問題,我想孩子的處理原則是對的。三歲的孩子,正處于自我中心階段,他剛剛開始認(rèn)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是與眾不同的。正沉浸在一種長大的快樂中。此時,分享的意識剛剛開始萌芽。孩子能做到這樣,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在這個階段,幼兒園也會安排相關(guān)課程,培養(yǎng)孩子的分享意識。一開始培養(yǎng)孩子分享,最好不要用書啊,玩具什么的,這些東西在寶寶心中是唯一,送走了就沒有了。一開始可以用糖果,小食品之類的東西分享,讓孩子知道分享是件快樂的事,是讓大家都快樂的事。家長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逼”著孩子去分享,這樣只會適得其反。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體會到分享的樂趣。同時,對孩子正確的做法進行肯定,讓孩子知道怎么才是對的。教給孩子一些處理矛盾的方法:比如,當(dāng)別人搶他的書的時候,我們可以告訴孩子:那個小朋友搶別人的書是不對的,我們來商量一下應(yīng)當(dāng)怎么辦呢?比如引導(dǎo)孩子可以“告訴小朋友那是我的,你不能要”如果孩子不還給她,可以“告訴老師” QUOTE: 孩子在幼兒園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孩子,在與其他孩子交往過程中,她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家長要利用這一時機,引導(dǎo)孩子想辦法處理問題。 祝詩瑤快樂成長!祝詩瑤的爸爸媽媽不再失眠! |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