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凱,喝水不能在這兒喝!”“毛毛,別這樣搬椅子,危險!”“小海,不是告訴你,不許打小朋友嗎?”“玥玥,不許這樣坐椅子!”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孩子們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 。于是,我們常常一遍又一遍地重復上面的話,然而,結(jié)果卻常常是收效甚微。常常是老師說老師的,孩子一如既往。
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我也陷入了這樣的教育困境中。眼看著別人班的常規(guī)訓練地井然有序,我們的常規(guī)還是一團糟。有經(jīng)驗的同事笑我太溫柔了,孩子會欺負我。我常常想,是自己的態(tài)度不對,還是方法不對?為什么孩子就不聽我的呢?難道小班的孩子真的學會了所謂的欺軟怕硬?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思考,我推翻了自己的假設。我猛然發(fā)現(xiàn),其實原因不在于孩子,而在于老師。更具體些,在于老師的表達方式,再具體些,就是因為那個詞---不能。
是我在危言聳聽嗎?絕不是!看看下面的這個案例,相信你會贊同的我的說法。
孩子們正在吃飯,玥玥不喜歡吃菜,就把自己碗里的菜挑出來放進對面樂樂的盤子里?!矮h玥,不許把自己的菜放進樂樂的盤子里?!蔽覜_她擺了擺手,把她放進樂樂盤子里的菜又挑出來。玥玥停止了往樂樂盤子里放的動作,不安地看了我一眼,低頭吃飯。
一會兒,她又把自己的菜挑進旁邊凱凱的碗里,惹得凱凱大叫:“老師,玥玥把她不吃的東西放進我的碗里。”我強壓心里的不快,走到玥玥身邊,對玥玥說:“玥玥,不能這樣。這樣做不衛(wèi)生,會生病的!”玥玥點點頭,把頭垂地很低。
“老師,玥玥又把菜放我碗里了!”樂樂大叫。“玥玥,你讓老師說多少遍!不吃的東西不許放進別人的碗里!”我嚴肅地說。玥玥抬頭看看我,竟然一臉委屈,眼里噙著眼淚。
天哪!我在心里大叫冤枉,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欺負她了呢,明明是她故意搗亂,她還委屈成這樣,一臉的無辜!我一邊把樂樂碗里的菜挑出來,一邊注意觀察玥玥,玥玥的眼神中分明透出茫然……
我不解,便努力我剛才教育的過程,我頓悟了……
我走到玥玥身邊,蹲下來,笑著指指玥玥的桌子角說:“你不想吃的東西,就把它放在這里,吃完了,一起放進垃圾筒就可以了,好嗎,玥玥?”玥玥看著我,認真地點頭:“嗯!”“快吃吧!”我摸摸玥玥的頭,玥玥笑了。這頓飯,玥玥沒有再把菜弄到別人的碗里。
后來的幾天,玥玥有幾次仍然習慣性地想往別人的碗里放,每當這個時候,我會悄悄指指桌角,暗示她。而每次,都會在輕松愉快中順利解決?,F(xiàn)在,玥玥已經(jīng)不再往別人碗里放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嘗試改變我的教育方式。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動中,當他們亂跑時,我會領(lǐng)著他們的小手,輕輕把他們領(lǐng)回來;當他們把書揉爛時,我會把書展平,坐在他們的身邊津津有味地看,當他們推著椅子玩時,我會搬起椅子,示范給他們正確的方法,而一旦他們學會了,我會馬上對他們進行表揚。這樣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兩周下來,我們班秩序井然。
對比我前后的兩種教育方式,只是把“不能”換成了“可以”??此剖菢O簡單的改變,卻使孩子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原因何在呢?
首先,“不能”是否定性的評價,孩子接受起來比較困難。當人們聽到“不能”時,第一反應就是抵觸。孩子更是如此?!安荒堋崩罅死蠋熀秃⒆拥木嚯x,使老師和孩子之間建立了一條看不見的屏障,這無疑不利于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
其次,幼兒園的孩子接受能力并不強,特別是小班孩子,當你告訴他 “不能”做什么事時,他也許不理解,也許因為不知道應該怎么做而變得無所適從。
再次,讓孩子實際操作遠比語言的教育更加有效,所以才有了“我聽了我會忘記,我看了我會記得,我做了我會理解”這句名言。教孩子實際怎么做,才真正符合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水平。
所以,把不能變成應該吧!必要的時候,示范給孩子看。當孩子吃飯姿勢不對時,當孩子做事做錯,當孩子不會搬椅子時,請不要再頤指氣使地對孩子說:“不能……”,請蹲下來告訴孩子:“你可以這樣做!”
身教,勝于言傳!
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我也陷入了這樣的教育困境中。眼看著別人班的常規(guī)訓練地井然有序,我們的常規(guī)還是一團糟。有經(jīng)驗的同事笑我太溫柔了,孩子會欺負我。我常常想,是自己的態(tài)度不對,還是方法不對?為什么孩子就不聽我的呢?難道小班的孩子真的學會了所謂的欺軟怕硬?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思考,我推翻了自己的假設。我猛然發(fā)現(xiàn),其實原因不在于孩子,而在于老師。更具體些,在于老師的表達方式,再具體些,就是因為那個詞---不能。
是我在危言聳聽嗎?絕不是!看看下面的這個案例,相信你會贊同的我的說法。
孩子們正在吃飯,玥玥不喜歡吃菜,就把自己碗里的菜挑出來放進對面樂樂的盤子里?!矮h玥,不許把自己的菜放進樂樂的盤子里?!蔽覜_她擺了擺手,把她放進樂樂盤子里的菜又挑出來。玥玥停止了往樂樂盤子里放的動作,不安地看了我一眼,低頭吃飯。
一會兒,她又把自己的菜挑進旁邊凱凱的碗里,惹得凱凱大叫:“老師,玥玥把她不吃的東西放進我的碗里。”我強壓心里的不快,走到玥玥身邊,對玥玥說:“玥玥,不能這樣。這樣做不衛(wèi)生,會生病的!”玥玥點點頭,把頭垂地很低。
“老師,玥玥又把菜放我碗里了!”樂樂大叫。“玥玥,你讓老師說多少遍!不吃的東西不許放進別人的碗里!”我嚴肅地說。玥玥抬頭看看我,竟然一臉委屈,眼里噙著眼淚。
天哪!我在心里大叫冤枉,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欺負她了呢,明明是她故意搗亂,她還委屈成這樣,一臉的無辜!我一邊把樂樂碗里的菜挑出來,一邊注意觀察玥玥,玥玥的眼神中分明透出茫然……
我不解,便努力我剛才教育的過程,我頓悟了……
我走到玥玥身邊,蹲下來,笑著指指玥玥的桌子角說:“你不想吃的東西,就把它放在這里,吃完了,一起放進垃圾筒就可以了,好嗎,玥玥?”玥玥看著我,認真地點頭:“嗯!”“快吃吧!”我摸摸玥玥的頭,玥玥笑了。這頓飯,玥玥沒有再把菜弄到別人的碗里。
后來的幾天,玥玥有幾次仍然習慣性地想往別人的碗里放,每當這個時候,我會悄悄指指桌角,暗示她。而每次,都會在輕松愉快中順利解決?,F(xiàn)在,玥玥已經(jīng)不再往別人碗里放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嘗試改變我的教育方式。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動中,當他們亂跑時,我會領(lǐng)著他們的小手,輕輕把他們領(lǐng)回來;當他們把書揉爛時,我會把書展平,坐在他們的身邊津津有味地看,當他們推著椅子玩時,我會搬起椅子,示范給他們正確的方法,而一旦他們學會了,我會馬上對他們進行表揚。這樣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兩周下來,我們班秩序井然。
對比我前后的兩種教育方式,只是把“不能”換成了“可以”??此剖菢O簡單的改變,卻使孩子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原因何在呢?
首先,“不能”是否定性的評價,孩子接受起來比較困難。當人們聽到“不能”時,第一反應就是抵觸。孩子更是如此?!安荒堋崩罅死蠋熀秃⒆拥木嚯x,使老師和孩子之間建立了一條看不見的屏障,這無疑不利于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
其次,幼兒園的孩子接受能力并不強,特別是小班孩子,當你告訴他 “不能”做什么事時,他也許不理解,也許因為不知道應該怎么做而變得無所適從。
再次,讓孩子實際操作遠比語言的教育更加有效,所以才有了“我聽了我會忘記,我看了我會記得,我做了我會理解”這句名言。教孩子實際怎么做,才真正符合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水平。
所以,把不能變成應該吧!必要的時候,示范給孩子看。當孩子吃飯姿勢不對時,當孩子做事做錯,當孩子不會搬椅子時,請不要再頤指氣使地對孩子說:“不能……”,請蹲下來告訴孩子:“你可以這樣做!”
身教,勝于言傳!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當孩子遭遇“暴力” [2011-02-14 07:50:38]
- 表揚孩子有講究 [2011-02-14 07:54:58]
- 家長朋友,請警惕您的負暗示 [2011-02-14 08:02:03]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