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不理你了怎么辦?有大孩子欺負自己怎么辦?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田慧生介紹,當前我國幼兒園的課程更強調加強幼兒的自主性,建立幼兒的自信,培養(yǎng)其人際交往能力等,但是在引導幼兒如何面對問題、沖突與困境時,卻較為欠缺。幼兒情商教育項目去年在北京市北海幼兒園等30家幼兒園內試點推行后取得良好效果,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負責人表示,預計2年內將在全市幼兒園普及。
果不其然,今年6月,北京51所幼兒園51所幼兒園將開展幼兒情商課,教導孩子們如何面對不利情境,解決孩子成長中的問題和困惑。孩子們可以通過畫畫、游戲、扮演角色等,自己尋找解決這些“交際”問題的辦法。
幼兒情商教育項目名為“比比和朋友”,是專為5至6歲兒童設計的促進情緒健康與社會性發(fā)展的教育方案,項目課程將引導幼兒如何克服困難、處理情緒問題及正確看待死亡等。
課程示例:
“比比和朋友”共分6個單元共24個課程,每個單元包含一個故事?!氨缺取笔且恢恢窆?jié)蟲,課程通過“比比”和朋友間發(fā)生的不同故事,講述兒童經(jīng)常面對的各種問題。 泰加(比比的主人)今天不開心,他躺在床上不想起來,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嘴巴撅得很高,眼睛里還含著淚水。 老師對小朋友說:“小朋友,我們平時也會碰到不開心的事,請大家把你的問題,如交友、同學欺侮、面對新環(huán)境等,從而鼓勵兒童作出反思,找出適合自己的解決辦法。 該項目6個單元分別為:情感討論(如悲傷、他們的不開心畫在紙上。于是小朋友們開始動手畫不開心的事。他們不開心的事有大有?。喊职謰寢尦臣芰?、別人搶走了我的玩具、新衣服弄臟了、我和好朋友吵架了等等);溝通;建立和破壞關系(包括如何結交和維系友誼,如何處理寂寞和被拒絕);消解沖突;處理改變和失去;面對新環(huán)境。
項目特色:
這個課程不會告訴兒童該怎樣做。相反,老師會鼓勵兒童去自行探索和思考,去尋找不同的解決方法。課程不單只幫助兒童克服自己遇到的問題,還會讓孩子懂得,如果別人感到悲傷或憤怒時,自己該如何聆聽別人的傾訴。它肯定了兒童在施與和接受兩方面所具備的能力。
面對質疑:幼兒園開設情商課有沒有必要?
中國家庭從1978年施行計劃生育以后,“獨生子女”逐漸成為一種常態(tài)家庭模式。很多孩子在遇到困難時,習慣用眼神尋找父母,并經(jīng)常以“我不會”為理由來逃避挫折。根據(jù)我的工作經(jīng)驗,不少5~6歲的獨生子女非常自我、不懂得妥協(xié)禮讓。在往后漫長的集體學習階段中,這些交際溝通缺陷會令一部分孩子開始變得孤僻、膽怯,甚至自卑。
我國衛(wèi)生部門在2007年的調查顯示,近3成的中學生在生活中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困頓表征。因此,在幼兒時期開設情商課,顯得尤為必要。
目前準備在全市推行的幼兒情商課分為“熱愛生命”、“情緒管理”,以及“社會交往”三大部分。比如在“熱愛生命”的主題課程中,老師要求每位孩子與一只生雞蛋生活一周,期間必須與之形影不離,且不能打破。為防止孩子偷懶,家長、鄰居、朋友都可成為監(jiān)督人,并在跟蹤表格上簽名。一周后,當孩子帶著雞蛋回到課堂,老師在檢查結果的同時,還會予以引導:“一只雞蛋象征著一個生命,它非常脆弱,破掉了就永遠不會回來。所以要學會珍愛生命?!?/h2>
又比如在“情緒管理”課程中,老師會表現(xiàn)出被某人激怒的“非常狀態(tài)”,讓孩子們替他選擇該怎么辦。當“不理他”、“打他”等答案紛紛脫口而出后,老師會示范盛怒狀態(tài)下的正確選擇——停下來,離開。這種模擬情景會在孩子的潛意識中構成一種示范,在他們日后遇到類似沖突時,會效仿處理。
除此之外,“社會交往”課程則是幫助孩子學會運用肢體語言。每次上課時,大家會在老師的引導下,與伙伴握手、擁抱、并彼此贊美,然后通過對方的語言、表情等,做出下一步的回饋,比如微笑。
事實上在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情商教育已然根植到人們的意識中,并潛移默化傳遞給后代。比如,一個5歲的男孩無意中打破了杯子,第一反應就是“補償”。他會通過“主動申請陪伴鄰家孩子玩耍”等方式,賺取一定的費用,彌補自己的過失。
情商課的開設,目的并不是單純解決兒童的心理問題。它更像一針疫苗,將那些有可能形成的極端性格,扼殺在萌芽之中。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0-3歲寶寶的情商培養(yǎng) [2011-03-07 20:57:59]
- 情商,智商,哪一個更重要 [2011-03-07 20:58:50]
- 寶寶情商教育的“小工具” [2011-03-07 21:00:34]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