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回老家,爺爺奶奶看到小貝都很開心,想把好吃的都拿給他,小貝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接受著爺爺奶奶給的美味食品。奶奶給小貝吃什么的時候,小貝不要,奶奶也就不給了,小貝跟奶奶特別親。而爺爺給小貝東西吃,小貝不想吃,爺爺還是要一遍一遍的給,每次都把小貝搞生氣。爺爺喊小貝吃飯的時候也是這樣,不停地喊,小貝也不聽,喊多了也會生氣。爺爺也覺得小貝不知好歹,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所以不停地講:“這孩子怎么這么不聽話!”
與小貝聊天的時候,我對小貝說:“爺爺是很疼你,很喜歡你的?!毙∝惢卮穑骸拔矣X得爺爺一點都不喜歡我,他總是強迫我做我不喜歡的事情,強迫我吃不喜歡吃的東西。”我只有對小貝說:“媽媽知道你不喜歡爺爺這樣,這是爺爺愛的表達方式,很多老人都是這樣的,我們要理解他?!?/span>
其實,有很多父母也是用這樣的方式愛孩子,他們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給孩子,然后強迫孩子接受,結(jié)果孩子不領(lǐng)情,這些家長覺得很委屈,認為自己為孩子付出那么多,卻得不到回報。殊不知,這樣的愛會讓孩子感覺不被尊重,沒有空間,沒有自由,會很累,會窒息。
愛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就要尊重孩子,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孩子需要空間,我們就要給他一個空間;孩子需要理解,我們就學(xué)會理解孩子;孩子需要尊重,我們就要尊重孩子。任何一種不尊重孩子的愛的行為,都無法被孩子接受,也無法讓孩子感受到愛,這也就是很多家長覺得自己愛孩子,而孩子感受不到愛的原因。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