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的講師培訓結束了,而我很想與老師們在一起多呆點時間,第一次走這條線路,我不清楚從開封回老家的汽車有哪些班次,一廂情愿地認為,隨時都可以坐到回家的車,所以在買十七號從濮陽到開封的車票時,有意識買晚一點的,希望還能有機會再見見老師。
當我?guī)е∝愙s到開封時,已經(jīng)十一點多,而到我們老家的唯一一班汽車是在十點鐘,坐不了汽車,我們馬上去火車站買火車票,火車也只有下午兩三點的,還是慢車站票,這是當天趕回家的最經(jīng)濟的辦法了。我們買好票,由于時間還早,我們就游了清明上河園,沒來得及吃飯,走馬觀花地看了一下,又匆匆趕往火車站,沒想到火車晚點,我們一等就是幾十分鐘。好不容易上了車,還是不走,火車又在開封站停了一個小時,火車是從烏魯木齊發(fā)出的,到了開封已經(jīng)開了兩天兩夜,火車上沒有空調,我們頭上的電扇也壞了,很多男同志光著膀子,地下到處是垃圾,我們沒有座位,叫賣的小車走來走去,第一次坐這樣的火車,小貝難以想像,更難以忍受,不免埋怨起來。我給他講自己上學時坐火車的情境,小貝聽得認真,竟忘了在火車上的不適,旁邊的一位叔叔又讓了座,小貝這么大了,本來不要別人讓座的,這個叔叔坐車久了,也想站起來休息一下,我們便坐下,小貝肩上的背包才取下,一下子輕松了許多。
我們一路聊著天,講著有趣的事,再加上隨著路程的減少,車上的人也越來越少,有了一定的空間,車上也就不那么熱了,幾個小時的車程也感覺短了許多,不知不覺我們到家了。當晚上老公打電話時,我給他講了我們坐火車的情況,他說:“這樣好,就是要給兒子這樣的體驗,不能讓他太舒服了。”我也覺得這樣挺好,雖然我也想乘舒服一點的車。但當我把帶著小貝到達幾個地方,轉了幾次車,然后回到家的情形說給其他人聽時,他們的回答是:“天這么熱,你怎么讓孩子跟著受這樣的苦?在農村家里只有一個孩子的都不舍得讓他們吃苦了?!?/span>
是的,當我在老家時,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孩子慣得厲害,很多是有求必應,要什么給什么,當無法滿足,而孩子又哭鬧時,唯一的辦法就是打罵,這是真的疼愛孩子嗎?我覺得這種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受苦。而沒感覺帶著孩子多走走是受苦,相反,卻覺得是對孩子很好的鍛煉,孩子不應是生活在溫室里的花朵,而應該可以適應各種環(huán)境,身在苦中不知苦。每次回到老家,家里人都想給小貝一些特殊的照顧,都被我阻止,孩子不應該特殊化,他應該與我們每個人得到同樣的待遇。所以,雖然是第一次在夏天回老家,小貝一身被咬很多包,他也沒有多少不適感。而且還干了一些活,并且交到了幾個朋友,生活得非常開心,該回家時還有很多不舍。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