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 “拐杖”媽媽,伴孩子獨立成長(肖慶蘭) 各位老師、家長朋友們,大家晚上好! 感謝大家來到中華家庭教育講堂呱呱視頻房間,一起交流學習有關(guān)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我是一個11歲男孩的媽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話題是《不做“拐杖”媽媽,伴孩子獨立成長》。 大家想一想,我們生活中見到的拄著拐杖的都是什么樣的人?剛學走路的小孩子,需要家長領(lǐng)著或扶著墻、扶著東西,可以說是一種替代拐杖;腿腳不方便的老人需要用拐杖;再有就是腿腳受傷的人可能暫時需要拐杖的幫助;上山下山這樣的特殊情況下可能會借助一下拐杖。大家有沒有看到過正常的人拄著拐杖的?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是另一種形式的拐杖——無形的拐杖。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拐杖”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只是在不同時期、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體現(xiàn)。比如在孩子剛剛出生后的一段時期內(nèi),幾乎所有事情都是孩子力所不能及的,作為他的父母或監(jiān)護人,我們充當了全面“拐杖”的作用,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我們應該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方面,一點點放手,給孩子更大的空間和信任。這時我們應該漸漸淡化,退出拐杖的作用。但是,有些家長不能或不愿及時放手,甘愿繼續(xù)做孩子的“拐杖”。今天,我從四0個11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這個問題: 一、“拐杖”媽媽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有哪些 二、父母為什么會成為孩子的“拐杖” 三、父母的“拐杖”作用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不良影響 四、家長如何擺脫“拐杖”作用,引導孩子走向獨立 一、“拐杖”媽媽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 給大家講兩個身邊的案例: 我兒子的同學,住在我家對面樓,從一年級開始就是媽媽天天陪著學習,時不時的家長會打來電話問我兒子留了哪些作業(yè),家長告訴我孩子的作業(yè)天天都要寫到很晚,這還是盯著呢,要不然就不完成。孩子現(xiàn)在都五年級了,家長還是偶爾會打電話或跑過來給孩子問作業(yè),把作業(yè)先看一下,不太肯定的問問我兒子,然后再回家教孩子。周一的晚上,家長帶著孩子,拿著孩子考得一塌糊涂的卷子過來,告訴孩子:“你先按薛健的寫,跟他寫得一模一樣,回頭我再給你講。”然后家長把不明白的題問我兒子,孩子就在旁邊傻傻地坐著,聽都不聽,家長聽明白后帶著卷子回家去給孩子講了。 同事的女兒,今年上六年級,也是從孩子上學開始,同事就天天陪學,孩子的作文不會寫,同事自己先寫一遍,然后讓孩子模仿;孩子的難題同事會帶到單位,讓大家?guī)兔獯穑丶以俳o孩子講,考試前同事會陪著孩子一起復習,孩子的成績一直不錯,只是作業(yè)一直磨蹭到很晚。這學期,同事的小侄子到她家學習,因為孩子小,又是男孩子,同事沒辦法同時盯著兩個孩子學習,同事覺得女兒大了,應該可以自己學習了,于是放手女兒去盯小侄子,結(jié)果女兒的學習成績開始下降,作業(yè)不認真,閱讀不認真做,掃一眼文章就開始亂答,就在前段時間同事氣得差點把孩子的書包從十樓丟下去……同事得出結(jié)論:孩子學習就得死盯,盯不住就不行! 通常情況下,家長的“拐杖”作用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上面兩個案例中,媽媽無意中都做了孩子學習上的“拐杖”。在孩子學習過程中,家長沒有慢慢放手,而是承擔了本應孩子自己承擔的學習任務和責任,讓孩子對家長產(chǎn)生了依賴。 家長的“拐杖”作用另一方面表現(xiàn)在生活方面:孩子已慢慢長大,但是生活中家長依然是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和愛,孩子的吃穿用住行,都由家長來打理。有個六年級的孩子,每天上學都要全家出動:家長從五點半開始叫孩子起床,直到孩子六點半上學走,家中才能安靜下來。孩子閉著眼睛媽媽給穿衣服,然后擠牙膏倒洗臉水,爸爸做早飯,哥哥給裝水果準備書包……全家上陣。 就在前幾天(11月20日)聶秀英老師在群里分享她在車上看到的一幕: 聶秀英-清豐10 2011-11-20
21:45:23 孩子學走路、學騎自行車,家長都是會慢慢放手,不會扶著孩子走一生。但是在孩子的學習上、生活上家長有沒有慢慢放手?為什么家長遲遲不愿意放手而要做孩子成長中的“拐杖”呢? 二、父母為什么會成為孩子的“拐杖”呢? 1、對孩子的不信任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好多事情做不來;學習上也需要家長督促才行,沒有家長的幫助監(jiān)督,孩子根本做不好。也正是家長的不信任,孩子就真的做不來。所以進一步驗證了家長的想法,結(jié)果是離開家長的幫助和監(jiān)督,孩子就不做,于是家長成了孩子離不開的拐杖。 2、父母對孩子的學習有過高的期望和錯誤的指導方法 獨生子女時代,家長們都有一種輸不起的心態(tài)。一個孩子如果教育成功,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如果教育失敗,就是百分之百的失敗。所以,家長們把自己的精力、時間都投入到孩子的身上,為的就是幫助孩子取得成功。家長朋友們,我們是不是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成功?那什么才是成功呢?但是,很多人對成功有誤解,認為只有孩子上名牌考重點大學才是成功,再加上社會上“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誤導,以及學校對分數(shù)的重視,對名校的宣傳,使得家長把對孩子的關(guān)注點都放到了孩子的學習上。就像上述中同事的例子,還有那個全家出動的孩子,都是用心地把孩子辦到了區(qū)重點小學,家長認為孩子只有上重點小學,才能上重點初中、高中,只有上重點中學,才能考上重點大學,才能將來有個好工作……于是各種特長班、提高班應運而生,過重的學習壓力讓孩子難以承受,或多或少會影響孩子學習的情緒和效率,孩子的學習成績必然會受到影響,而此時,家長沒有關(guān)注問題的根源在哪里,只是一味地陪著孩子學習,手把手地教孩子學習,希望通過陪學讓孩子取得好的成績。家長愛孩子的心是好的,但是很多家長使用的方法是不正確的。 阿凱上學后,媽媽放棄了電視劇,也很少和朋友外出,天天在家陪著阿凱一起學習,阿凱不會的題媽媽會耐心地給他講解,直到阿凱正確地解出問題;阿凱的課本媽媽都是自己在家先學習一遍,對于課程的進度,媽媽都很了解……阿凱上初中了,課程也難了很多,為了能繼續(xù)幫助孩子學習,媽媽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全心在家學習,比較難的習題,媽媽提前在家做好,阿凱不會的時候,媽媽會及時為阿凱講解,節(jié)省了阿凱的很多時間。有了媽媽這個堅強的后盾,從小學到初中,阿凱的學習都是很優(yōu)秀的。初中畢業(yè)后,阿凱如愿升入?yún)^(qū)重點高中,這下,阿凱的課程更難了,學歷不高的媽媽再也沒有能力與阿凱一起學習。阿凱的難題媽媽再也無力幫忙解答。媽媽說:“孩子,以后你的學習只能靠你自己了,媽媽已經(jīng)無能為力了?!卑P說:“媽媽,你不行了,我也完了?!?/span> 九年的學習,媽媽已經(jīng)是孩子離不開的“拐杖”,阿凱已經(jīng)失去自我學習的能力、自己思考的能力。所以當媽媽不行了,孩子也就完了。 3、對于生活上的“拐杖”作用 1)沒有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上學期間的任務就是搞好學習,生活中什么事情都可以不用做,這些事長大了自然就會了,不用學,而學習上的事情關(guān)系著孩子的前途,所以為了孩子學習,其它事情都可以讓路。于是出現(xiàn)孩子的書包家長收拾,孩子的房間家長整理,孩子的衣服家長來洗…… 也有些家長認為為孩子做的事越多,表明越愛孩子,事無巨細,一切都自己承包。因此,便出現(xiàn)大學生還不會剝雞蛋殼的事。
中國青少年發(fā)展中心曾經(jīng)對上海市部分高中生關(guān)于獨立做家務的情況進行過調(diào)查,通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有50%的高中生不倒垃圾不掃地;有60%不自己疊被子;有70%不洗碗、也不洗自己的衣服;有90%不洗菜做飯。但是,82%的高中生表示愿做家務,為什么會出現(xiàn)言行不一現(xiàn)象呢?通過分析得出結(jié)論,原來是父母不讓做或沒教過怎么做。 上述這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非常直觀地告訴我們,在很多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獨立性教育和引導正被廣大家長所忽視。本來是成長過程中需要培養(yǎng)孩子獨立做事的一些機會,卻被家長以應試教育或者心疼孩子的借口取而代之了。其實,就是家長忽略了,甚至根本不知道去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生活、獨立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無形中成了孩子離不開的“拐杖”。 2)家長的溺愛 在現(xiàn)代421模式的家庭環(huán)境下,孩子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孩子什么事情都不用去做,尤其生活在老人身邊的孩子,老人的觀點是:大人都在這里閑著,什么事非要孩子去做不可呀?孩子那么小,別累壞了?!皩氊悾夭挥媚銙?,太臟了?!薄皩氊?,不用你洗碗,打破了會扎到你的手?!薄皩氊?,這個不用你來做,你這么小,別累壞了?!薄改笇ψ优囊磺写蟀髷?、包辦代替,像老母雞護小雞似地終日將子女庇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連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讓他們做。 3)出于自私的想法:自己做比孩子做要省事。 很多時候孩子做事因為沒有經(jīng)驗、沒有足夠的實踐,所以做起事來會顯得笨手笨腳,孩子的書包可能收拾得不整齊,孩子的衣服可能洗得不干凈,孩子的被子疊得歪歪扭扭,孩子的地板沒有拖干凈,反倒弄得滿屋子水……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做事太慢,做事不合己意,與其讓孩子做,還不如自己做了。于是在孩子做事的時候,媽媽會說孩子幫倒忙,不讓孩子做;在孩子做了事情后,媽媽當著孩子的面返工,久而久之,孩子放手不再幫家長做事,自己的事情也樂得交給媽媽去做,于是就有了大學新生帶600襪子上學,兩天一換,換了就扔;也有了放假前孩子會用快遞寄回一大包臟衣服讓家長來洗的事情。 (http://ajm-engineering.com/kcms/blog/vblog?b_id=137865&u_id=310 大學放假外出旅游 女兒寄來"年貨"竟是一包臟衣服) 三、父母的“拐杖”作用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不良影響? 1、對學習上的不良影響: 朋友們,您給孩子講過題嗎?如果您給孩子講了好幾遍,孩子還是沒有搞明白,那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家長著急嗎?孩子著急嗎?家長著急了會怎樣——罵孩子笨;孩子著急會如何?——放棄。(開竅只在一瞬間,只是要等到該開的那一刻。)前段時間,兒子剛學面積計算,還沒有學透,問我一道題,結(jié)果我用了好幾個方法去引導,都沒能讓兒子明白,兒子越聽越著急。我只好告訴他去問老師或同學,結(jié)果是很快就弄明白了。 那天,我在車站等兒子,碰到兒子同學的媽媽,同學的媽媽告訴我:“我們龍龍?zhí)苛耍坏李}我給他講了四五遍,他就是聽不懂,氣得我不行,我告訴他干脆別上學了,去撿破爛得了?!奔议L看到孩子的題做不出來很著急,希望自己能幫孩子解決問題,但是家長的講解方法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識的基礎(chǔ)上的,而孩子沒有我們的知識基礎(chǔ),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可能聽不懂。再有,家長講題的時候,孩子表面在聽,實際上有沒有在聽?家長不知道,家長只知道你不會做,老師給判錯了,我就要幫你把 正確答案寫到作業(yè)上。 家長對孩子學習上過多的指導,可能在方法上與老師所講的不同,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可能會不知所措,也可能會使所學的知識更加迷惑,這樣會使問題沒有解決,相反會降低孩子的學習信心。家長幫忙不但沒使孩子解出問題,相反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笨,媽媽講這么多遍我都聽不懂,我是個笨蛋,我不適合學習……孩子學習的信心會大大降低。 家長對孩子學習上過多的指導,也會使孩子產(chǎn)生依賴心理,致使孩子學習上遇到難題時容易退縮,不愿動腦,學習失去興趣,造成學習能力差。隨著孩子年級的升高,家長輔導的能力減弱,孩子的成績可能會有所下降,失去信心,造成孩子厭學、逃學。 2、對生活上的不良影響: 望子成龍的家長,無不注重對孩子智力因素的開發(fā)。有的父母為了孩子“智力超群”,在學習上,給孩子增量加壓,在生活上卻包辦代替,百般呵護。正是這樣,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孩子。 2010年07月14日江南都市報報道了這樣一則新聞:《名牌大學畢業(yè)生買錯車票 流浪南昌街頭》 2010年6月份,剛剛從中國政法大學畢業(yè)的黃某希望回福建找一份工作,結(jié)果因為出來得匆忙,手機忘了帶,而且不小心買了前往南昌的火車票。來到南昌后,只剩幾十元錢了。為了生存下來,到處找工作,但因為無法與人正面溝通,沒找到工作。沒有生活來源的黃某就在南昌流浪,因為天氣炎熱又食用了霉變食物,黃某倒在了路邊的人行道上,幸好路人發(fā)現(xiàn)報警,黃某才得救。沒有獨立的生存能力,缺少與人交往的能力,名牌大學畢業(yè)又有什么用呢?可是這樣的結(jié)果是如何造成的呢? 在某大學,曾經(jīng)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一位即將畢業(yè)的物理系高材生,因成績出類拔萃,被學校選送到美國某名牌大學深造。誰知該大學生卻一口回絕,說什么也不愿出國。拒絕的原因說來令人難以置信:他不會洗衣服、不會買東西、不會燒飯、不懂得與別人交往,也就是說,他根本無法獨立生活。大學四年中,他的衣服鋪蓋都是媽媽定期到學校來取回去清洗。 很顯然,這位大學生在生活中過多的依賴父母,父母成了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拐杖”。父母對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攬、包辦代替,像老母雞護小雞崽兒一樣,始終將子女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他們不舍得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父母過分保護嚴重干擾了孩子身心的正常發(fā)展,產(chǎn)生了這樣極其惡劣的后果。 首先是獨立生活的能力差,動作笨拙,行為幼稚,起碼的個人生活都不會料理;第二是社會化困難,社交無能,無法與他人和睦相處,不懂得人情世故;第三是優(yōu)柔寡斷,缺乏自信心,過分羞怯和自卑,生存能力低,依賴父母。沒有責任心和能力,將來無法適應獨立生活和工作。 3、對精神世界的影響 “媽媽說外面的東西不干凈、媽媽說床墊睡軟了不行、媽媽說女娃兒穿高跟鞋才有氣質(zhì)”,這是29歲的男性何渠時常掛在嘴邊的話,為此女朋友差點跟他分手。 婚姻專家、重慶天愛心理咨詢中心負責人李晉偉說,像何渠這種類型的男性,他們俗稱為“奶嘴男”,他們總是大事做不了決定,小事又不做。 “‘奶嘴男’,就是永遠長不大的男子?!崩顣x偉說,這類人多為獨生子女,父母的溺愛,凡事包辦,造成了他們的依賴思想。其實他們心地善良、單純,但喜歡撒嬌、邀寵,依賴思想嚴重,沒有主見。父母就是他們精神上的拐杖,離開父母,他什么決定都做不了,沒有辦法獨立生活。 http://ajm-engineering.com/kcms/blog/vblog?u_id=310&b_id=196250 四、家長如何擺脫“拐杖”作用,引導孩子走向獨立 1、不做孩子學習的“拐杖” 不做孩子學習上的“拐杖”,不是說家長對于孩子的學習不能管,而是需要智慧地管,是在孩子需要的時候伸出智慧的緩手。 孩子從家庭走入幼兒園,走入學校,是一個很大的跨度,孩子系統(tǒng)的知識學習,主要是在學校中獲得,而家庭要與學校有好的配合,才能共同幫助孩子進入學習的良性狀態(tài)。學校教孩子知識,教孩子學習方法,而家長的作用是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還有一點,家長要幫助孩子調(diào)節(jié)在學習中的不良情緒,使孩子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可以引導孩子學會找到解題思路,但是家長千萬可代替孩子去思考。 1)培養(yǎng)學習習慣,讓孩子自主學習 有人曾說過,愛孩子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孩子從自己身邊推開。因為有自由才有成長!媽媽要想想自己是否給孩子足夠獨立學習的機會和空間了??偸潜蝗舜咧鴮W習,孩子就非常被動,時間長了,就會失去學習的主動性,這樣就會出現(xiàn)家長所說的孩子總要等著家長催著干。由于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尚不成熟,對于孩子來說,適當?shù)奶嵝押投酱偈潜匾?,但是提醒、督促要講究方式方法。比如在孩子玩之前,我們就可以讓孩子自己來選擇決定,什么時候?qū)懽鳂I(yè),當他玩到了自己約定寫作業(yè)的時間了,家長可以提醒:“兒子,你自己約好的寫作業(yè)時間到了?!碑敽⒆有廊坏倪M行學習時,媽媽要適當?shù)膶⒆犹岢霰頁P,兒子你真是一個守時的好孩子。媽媽真為你的成長高興! 有一位媽媽,在孩子剛剛上小學時就和孩子說好:放學回家后要先做作業(yè),然后再做其他的事情。每天孩子放學回到家,孩子寫作業(yè),媽媽在廚房做晚飯,孩子作業(yè)寫好了,媽媽的晚飯也做好了,一家人一起吃飯。有一次,孩子放學早,看到小朋友在外面玩兒,就想先玩兒會兒再寫作業(yè)。奶奶看孩子玩兒得很開心,沒有叫孩子;媽媽回家來,看到孩子在外面玩兒,也沒有叫她,自己上樓做飯。等到天黑了,孩子才想起來還沒有寫作業(yè),趕快回到家,這時媽媽已經(jīng)做好了晚飯。媽媽很溫柔地問孩子:“作業(yè)寫完了嗎?”“玩兒得太高興了,忘了時間?!薄拔覀冋f好的,寫完作業(yè)才可以吃飯,現(xiàn)在去寫作業(yè)吧!”孩子寫作業(yè),媽媽自己看書。等孩子的作業(yè)寫好了,飯已經(jīng)涼了,一家人坐在那里吃冷飯。飯后,媽媽問孩子:“因為你忘了寫作業(yè),我們?nèi)胰酥荒艹岳滹?,我們還好說,奶奶年紀大了,吃冷飯胃會不舒服的?!币院蠛⒆涌偸窍葘懞米鳂I(yè)再去玩兒。 很多家長希望孩子能有個好的習慣,也會給孩子制定規(guī)則,但是家長的執(zhí)行情況如何呢?家長總會為孩子找到各種理由不去遵守,總是允許孩子以各種理由犯規(guī),那么這樣的規(guī)則還會有效嗎?反過來家長還會說,這孩子不聽話,沒有規(guī)則意識。這能怪孩子嗎?制定規(guī)則,并監(jiān)督執(zhí)行,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的關(guān)鍵所在。 2)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 對于孩子的學習,家長需要關(guān)注的不應該僅僅是孩子的分數(shù),更應該關(guān)注的是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的方法,家長應該留意孩子的作業(yè),字跡是否工整,錯題的原因在哪里,學習是出于應付,還是認真對待?多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上課的情況,是否認真聽講?家長要及時進行引導,讓孩子正確地認識學習,認真對待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端正了,學習將不會成為問題。 比如前面所講:同事的孩子作閱讀題的問題,家長不應該只關(guān)注到孩子的題做得不好,而更應該關(guān)注孩子的態(tài)度問題:沒有認真對待作業(yè),只是應付老師,所以家長要做的不是逼著孩子把題做對,而是要與孩子溝通,了解到問題的原因所在,再進行引導,幫孩子端正學習的態(tài)度,從而認真對待自己的學習,而不是應付家長應付老師。 3)調(diào)節(jié)孩子學習中的不良情緒 作為成人的我們,都不能保證自己的情緒永遠是良好的狀態(tài),還未成年的孩子出現(xiàn)不良情緒,更是一種正常的情況。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小問題,各種情況的出現(xiàn),這些情況也許就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情緒,比如遇到難題做不出來,比如遇到老師的誤解,被同學冤枉,或者考試情況不理想……當孩子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而產(chǎn)生不良情緒時,家長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及時引導,幫孩子調(diào)節(jié)到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 兒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遇到情緒不良的時候,有時是因為老師過多的作業(yè),讓孩子覺得上學太煩了,需要寫這么多的作業(yè),面對他邊寫作業(yè)邊在那里不停地抱怨,我會走過去和他溝通,接納他的不良情緒,再幫他想辦法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我會幫他計時,或幫他把作業(yè)分成幾塊,也或許會在旁邊陪陪他,亦或是放放他喜歡聽的校園歌曲……總之,能改變他的情緒的方法都可以嘗試一下,通過計時讓他認識到,是自己把作業(yè)估計得太多太可怕了,所需要的時間并沒有自己估計得那樣多時,他的情緒會轉(zhuǎn)變好多。孩子只有處于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下,學習的效率才會很好。帶著情緒學習,效率會很低。所以此時家長不應該把關(guān)注點過多地放到孩子的作業(yè)上,而應該理智地幫助孩子走出不良情緒。 4)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孩子剛?cè)雽W時,由于認字很少,很多作業(yè)可能需要家長幫忙才能完成,此時家長可以幫孩子讀題引導孩子理解題意,但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要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像兒子的那個同學,自小就是不會的題家長來講解,幾年下來孩子已經(jīng)不愿意動腦自己去思考,而是等著家長給自己講解。家長沒有引導孩子如何去思考,如何去理解題意,而是直接把不會的問題給孩子講明白,家長可謂是費心不少,但是效果卻是很差,孩子離不開父母這根“拐杖”,父母想放手也放手不了,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媽媽,你不行了,我也完了?!?/span> 正因為父母管太多了,導致孩子能力弱化。家長在對待孩子的學業(yè)上,應該漸漸放手,把學習自主權(quán)、生活安排權(quán)交給孩子。所以,家長要及早放手,不要當他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教會孩子去為自己負責,該信任的時候要信任,給孩子鍛煉的機會,把生活自主權(quán)和學習管理權(quán)漸漸從自己的手中移交到孩子手中,讓孩子在體驗中成長。這才是對孩子真正的幫助。 2、不做孩子生活上的拐杖 1)家長要有正確的教育理念 很多家長會說:“孩子還小,小孩子嘛,就得多為他們操點心,多照顧他們。” 這句話不可否認它的正確性,因為即使是孩子長到50、60歲,在我們父母眼中依然是孩子。如果僅憑這一點,父母就無休止的充當拐杖,只能說:很多家長不愿意放開手、不會放手而已。其實,讓孩子做事,最主要的因素就在于害怕孩子在嘗試做事的過程中出現(xiàn)意外,這種擔憂就會形成下意識的保護心理。結(jié)果孩子就在父母的不放心中成長,由于過度保護,時間長了便給孩子養(yǎng)成不愿意去嘗試,好奇心便也慢慢消失了。當一個孩子對周圍事物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行為時,孩子的智力發(fā)展便會受到限制,形成對家長的依賴。 拿一組中外18周歲孩子獨立生活情況作對比,西方一些國家的孩子到了18周歲,即使是總統(tǒng)的孩子,也要離開家出外獨立生活。而中國的孩子到了18周歲,能夠獨立生活的大多是出門打工的農(nóng)村青年,而城市的18周歲青年獨立者寥寥無幾。非但如此,一些青年人甚至讀到博土恐怕也要靠父母養(yǎng)活。有的孩子還靠老人代為照料。還有一些青年二三十歲了也不工作,就呆在父母家里混吃混喝,更沒有絲毫獨立意識,這類人我們管他們叫“啃老族”,“啃老族”的出現(xiàn)可以是當代中國家庭教育最失敗的現(xiàn)象之一。(天津濱海今日開庭:逆子啃老何時了) 美國哈佛大學的一些社會學家、行為學家和兒童教育專家,對波士頓地區(qū)456名少年兒童所做的長達20年的跟蹤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愛干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干家務的孩子相比,長大后的失業(yè)率為l∶15;犯罪率為l∶10;愛干家務的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此外,他們的離異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較低。 真正的愛是讓孩子將來能夠獨立成人,獨立成才,而那些包辦、依從等所謂的愛是在害孩子,對于孩子將來的成長沒有絲毫的好處,這是我們必須要克服的。過度的包辦使孩子無能。父母不要對孩子的事情過度包辦代替,給孩子體驗生活艱辛與鍛煉能力的機會與空間,讓孩子有對美好生活向往與憧憬,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及自信心,讓孩子在體驗中成長。 2)放手讓孩子去做 放手孩子,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家長不要從小事事包辦,一切替孩子做好。尤其是隔代撫養(yǎng)中,孩子容易被祖輩溺愛。不要嫌孩子手腳不靈活,動作慢。因為孩子的動作協(xié)調(diào)能力還不夠好,從不熟練到熟練,是必經(jīng)的過程。家長千萬不要急躁、不要指責打罵,不能在孩子不具備獨立做事的經(jīng)驗和能力上去過高要求孩子。這當中要多鼓勵,幫助孩子體驗一次次成功。 讓孩子學會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教育孩子在學校在社區(qū)多做些義務勞動,這不會影響學習,而是一種更實在、更有效的學習。孩子體驗豐富了,書本知識就讀活了。所以,家長一定要關(guān)心孩子的全面發(fā)展,讓孩子學會勞動,學會體驗生活。會做家務,有生活能力的孩子知道做事的辛苦,更容易全心學習,也更有責任心。 家長是不能陪孩子一輩子的,也無法照顧他們一輩子。該讓孩子獨立去完成的事情,堅決不能越俎代庖,包辦代替,否則所培養(yǎng)的孩子只能是永遠也長不大的嫩苗、幼苗, 經(jīng)不起風浪,經(jīng)不住考驗,又如何去適應未來社會的競爭?所以我們面對現(xiàn)狀,要加強學習,掌握科學的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享受孩子與孩子一起成長。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學會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是一種外在的教育力量,只有自我教育才是內(nèi)在的教育力量,當孩子擁有了自我教育的力量,孩子一生的成長都會是主動的,不斷學習的。就像是一列火車,只有靠自己的內(nèi)動力往前跑。 有一朵看似弱不禁風的小花,生長在一棵高聳的大樹下。小花非常慶幸有大樹成為她的保護,為它擋風擋雨,每天可以高枕無憂。有一天,突然來了一群伐木工人,兩三下的功夫,就把大樹整個鋸了下來。小花非常傷心,痛哭道:“天??!我所有的保護都失去了;從此那些囂張的狂風會把我吹倒,滂沱的大雨會把我打倒!”遠處的另一棵樹安慰她說:“不要這么想,剛好相反,少了大樹的阻擋,陽先會照耀你、甘霖會滋潤你;你弱小的身軀將長得更茁壯,你盛開的花瓣將一一呈現(xiàn)在燦爛的日光下。人們會看到你,并且稱贊你說,這朵可愛的小花長得真美麗?。?/span> 家長朋友們,我們相信孩子是什么樣子,孩子就會變成什么樣子。盧勤老師說過:把孩子當小草,他就是小草,把孩子當成大樹,他就能長成大樹。父母做高山,孩子只能做小草;父母做小草,孩子就會成為高山。放開我們緊抓不放的手,孩子會走得很好。我們要做的是關(guān)注和陪伴,在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給孩子適當?shù)膸椭涂梢粤恕?/span> 最后,給家長朋友和小朋友們推薦兩本書:最勵志校園故事 我就是看了《媽媽不是我的傭人》后想到來和大家交流這個話題的,昨天晚上,兒子說再給我提供一個“拐杖”的案例,然后把《不上補習班的第一名》推薦給我,并給我講了大概的意思,剛好和我今天交流的話題是同一個主題。所以在這里推薦給大家,可以和孩子一起讀讀這兩本書,相信會有所收獲。 感謝各位專家老師家長朋友們的陪伴,感謝大家的聆聽。還要感謝兒子和愛人,在我組稿的過程中,為我提出很多寶貴的建議,尤其是兒子,為我提供了很多思路和案例。孩子是很棒的,不僅能做好自己的事,還能幫家長做很多事。顧曉鳴老師提出的家庭教育十大理念中有一條:向孩子學習。是的,向孩子學習,與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再一次感謝家長朋友的聆聽和互動,感謝朋友們的鮮花和鼓勵! 《不上補習班的第一名》 編輯推薦 為什么一定要上學?為什么每天要寫作業(yè)?如果沒有媽媽的幫忙,我能把事情做好嗎? 本書活靈活現(xiàn)地描繪了現(xiàn)代社會的學生家長,過度熱衷于教育,汲汲營營于體力消磨戰(zhàn)的身影。本書的主角是一名名叫“小米”的小學生。小米的媽媽是巨細靡遺為孩子一一打點所有的生活才能夠放心的一位典型的“經(jīng)紀人”媽媽。 《媽媽不是我的傭人 好習慣:細節(jié)決定成敗》 請你記住,媽媽不是你的傭人。也請你相信,不用媽媽的幫助,靠自己的力量,你也可以做得很好。 你是不是為了讓孩子專心學習,包攬了家里所有的家務事,連打掃房間的事也不讓孩子做? 你是不是為了讓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每晚幫他整理書包,備足第二天上學的用品? 你是不是為了保證孩子吃飽穿暖,即便生病了,也強拖著病體為孩子洗衣做飯? 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可結(jié)果又是怎樣呢?
周末拾趣 要喂孩子多大?
2011年8月13日上午,在北京地鐵二號線上,我的鄰座是一位年輕的媽媽,她的腿上坐著一個小男孩。我問:“小朋友,幾歲了?上學沒有?”小男孩剛張嘴,媽媽就替他回答:“我兒子六歲半了,九月份就上一年級。”小男孩就不再哼聲了。一會兒,小男孩說口渴,媽媽就從兜里拿出礦泉水喂兒子。這時,小男孩就垂著兩手,喝著媽媽喂來的水,姿態(tài)、表情很像一個木偶,完全失去了頑童天真活潑的形象。
小米的媽媽總是幫她張羅好所有的事情,也從來不讓小米分擔家事。小米什么事都沒嘗試過自己做,也沒有自己的興趣,整天懶洋洋地過日子。有一天,班上來了一
個新同學智律,他跟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所以像個小大人似的,什么事情都自己做,而且不用上補習班,成績就是第一名。小米對智律感到非常好奇,于是開始挖
掘他不為人知的秘密……
另一個主角“智律”則是一位非常自律的學生。智律并沒有人跟在身邊為他安排一切,他總是主動地設定目標,并且十分自律地念書,所以在學校的成績一向很好。
小米和小米的媽媽將以智律為典范,開始自我反省并且慢慢地改變觀念。小米在主動向父母親宣布“以后我要做個自動自發(fā)的人”的自律宣言之后,經(jīng)歷各種行為上的錯誤之余“一點一滴”地改變,慢慢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
相鄰博客
- 呱呱講座:非智力因素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陳麗霞) [2011-11-30 18:15:47]
- 呱呱講座:家庭教育中的“堵”與“疏”(潘竟蘭) [2011-11-30 18:22:07]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