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特點是時間長,見效不是很快,從孩子降生到長大成人能獨立于社會,最需要家長的耐心和等待。
首先是對孩子素質能力形成的等待。
一般來講,家長對孩子身體的發(fā)展有著足夠的耐心,然而對孩子素質能力的發(fā)展形成,家長的耐心等待就差得多了。比如培養(yǎng)孩子學習能力,一般來說,孩子能夠獨立地駕馭學習材料,并形成最適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非要十年左右的時間不可。其中出現(xiàn)學習三進一退甚至一進三退的反復現(xiàn)象,常使家長亦喜亦憂,甚至絕望。要知道孩子思維能力要發(fā)展好,要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要比記憶知識困難得多,需要的時間也長得多
家長對孩子的素質能力形成缺乏等待,主要原因首先是對教育的認識不足,不懂得素質能力形成的基本規(guī)律;其次是因為等待并不很輕松,等待中充滿了疑惑、焦急、不安甚至痛苦,許多家長承受不了,總想得到結論,快速釋放負擔和壓力;再次是有的家長存在強烈的虛榮心,他們把孩子的成功和聲譽看得重于一切,盲目攀比,鼓動孩子“什么也不能落在人家后頭”。這種不顧孩子成長規(guī)律,急于求成的家長,最終得到的只有兩種可能,要么孩子永遠是第一名,要么家長失望甚至絕望。而前者幾乎是不可能的,剩下的只有失敗了。
其次是對孩子終身成就的等待。
父母都“望子成龍,盼女成鳳”。一個人能有所作為,并不取決于單一的某種因素,除了個人的天賦和努力,還受著諸多方面的影響,不少家長急于給孩子下結論,認為孩子聰明,就推斷孩子將來能成才,認為孩子笨拙,就棄之不論。
孩子的發(fā)展過程充滿了令家長新奇和緊張的現(xiàn)象。其實孩子的發(fā)展經(jīng)歷曲折和所謂的錯誤都是正?,F(xiàn)象,無所謂“對、錯”,孩子犯錯誤、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過程就是成長,家長剝奪了孩子犯錯誤的權力,就等于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力。孩子將來究竟怎樣,還是需要家長等待的。
等待孩子成長、陪伴孩子成長是一件非??鞓返氖虑?。能夠耐心等待,是一種教育高見,也是一種教育能力,我們必須通過學習掌握孩子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并遵循兒童成長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
等待孩子成長,不是要家長無所作為,消極等待。以下兩種方法,可以實施。
一個是要小步前進,超越自己即可。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許多家長把自己沒有實現(xiàn)的理想或家族幾代人的期盼和愿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家長將孩子的目標定得太高。這次考試得90分,就要求孩子下次得95分,孩子得了95分,則又要求孩子下次得100分,孩子真的得了100分,家長就要求孩子永久保持。孩子一旦沒有達到家長要求的目標,可能就會受到指責、挑剔、攀比。如果是這樣,孩子也灰心,父母也傷心。其實,家長只要告訴孩子,目標就是超越自己,追趕過離自己最近的那一名!
另一個是要推遲判斷。
有這樣一個故事:夏季公交車上,一個小女孩哭個不停,站在她身旁的父親無任何阻止的言行。炎熱的天氣,擁擠的車廂,女孩的哭聲讓人更加的煩躁,開始人們勸小女孩不要哭了,可是孩子沒有停止她的哭聲,人們就讓父親制止孩子不要再哭了,父親始終沒有開口,于是車里的人們有些憤怒,后來再也無法容忍孩子那沒有改變的哭聲,大家七嘴八舌,大聲訓斥和指責這對父女。這時父親開口說:“讓她哭吧,她的媽媽剛剛去世。”立刻,車廂內變得鴉雀無聲,小女孩的哭聲不再讓人厭煩,有的人還掉下了同情的淚水。
相鄰博客
- 怎樣培養(yǎng)有主見的孩子? [2012-08-10 10:22:01]
- 嚴厲不代表著打孩子 [2012-08-10 10:22:57]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