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大都明白,孩子的成長需要鼓勵,孩子自信心的培養(yǎng)需要表揚。所以很多父母都喜歡不遺余力地表揚孩子,幾乎不敢批評。時間長了,父母們發(fā)現(xiàn)這種教育效果越來越小,甚至可能導(dǎo)致孩子脆弱或引起孩子的反感。對此,著名教育專家孫云曉教授在其新著《愛孩子要敢于說不》一書中,明確提出了無批評的教育是偽教育的觀點,忠告天下父母愛孩子要敢于說不。
孫云曉認為,教育是講究分寸的,適當為佳,過之或不及均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與表揚相對的批評,與獎勵相對的懲戒,對于每一個人尤其是成長中的孩子來說都具有特殊的意義。孩子從小在一片贊揚聲中成長,固然對信心增長有好處,但只有表揚沒有批評,不僅對教育孩子起不到效果,反而會使孩子經(jīng)不起挫折,不能敢于承擔責任。經(jīng)不起批評的孩子是脆弱的,所以一定要在必要的時候?qū)⒆诱f不,并堅持到底。
對孩子要敢于說不的重要性在哪里呢?我們可以從知名的“糖果實驗”中看出。在一次由澳大利亞和中國5歲左右的孩子所做的“糖果實驗”中,有近66.6%的澳大利亞孩子都能等到15分鐘再吃,因而吃到更多的糖果。而有70%的中國孩子都面對誘惑都無法堅持,選擇了提前吃糖果,最終只吃到了很少的糖果。這是很值得中國父母沉思的問題,因為根據(jù)國外的研究證明,那些能夠抵御誘惑自我克制的孩子遠比無法自制的孩子有出息,因為他們更有節(jié)制力和忍耐力。這或許說明許多中國孩子特別是倍受溺愛的獨生子女的潛在危機,即因為過度滿足而使其脆弱和任性難以自制。
在《愛孩子要敢于說不》一中,孫云曉提出了要想讓孩子具有勇于承擔責任的勇氣、更強的抗挫折能力、善于等待的耐心和很高的自制力,就要善于使用延遲滿足,對孩子要敢于和善于說不。這種說不的教育不僅要體現(xiàn)在對孩子不合理要求的拒絕,而且就算是孩子正常的要求也要學會適當?shù)难舆t滿足,特別是在孩子犯了錯誤之后,一定要讓他負起適當?shù)呢熑巍?/span>
在對孩子說不的教育中,世界上很多杰出人物的教育方法值得我們的學習,如世界第一個擁有10億美元的小洛克菲勒在自己的孩子7歲時,每個星期的零花錢是3毛錢,而且要求孩子必須記賬,還要求孩子把錢分成三部分花:自己花、儲蓄和捐助?;ǖ暮侠頃剟?分錢,花的不合理則扣掉5分錢。對于中國人來說,“富不過3代”似乎是鐵一樣的定律,然而洛克菲勒家族從發(fā)跡至今已經(jīng)綿延6代,仍未現(xiàn)頹廢和沒落的跡象。這與他們的財富觀念和從小對子女良好的教育息息相關(guān)。又如美國總統(tǒng)里根小時候因貪玩闖禍被警察罰款14.5美元,這在當時是一個大數(shù)目,里根的父親替他交完罰款之后,讓他自己在一年內(nèi)打工掙回這筆錢,在接下來的一年里,里根擦皮鞋、送報紙、打工掙錢最后把這筆錢還給了父親的手里。里根后來在自己的回憶錄里講,正是這樣一件事讓他懂得了什么是責任,讓自己學會了如何去忍耐,學會了自制。
http://www.wangjinzhan.com/2010/1224/11873.html【曉巖轉(zhuǎn)】
相鄰博客
- 寶寶教育的泡菜效應(yīng) [2012-10-23 10:06:11]
- 父愛的分寸與智慧 [2012-10-23 10:07:25]
- “如何愛”是一門必修課 [2012-10-23 10:10:11]
- 給孩子“一分鐘”的愛 [2012-10-23 10:11:09]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