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容易形成孩子的兩面性人格
在這種矛盾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中,孩子同時接受著兩種不同的教育信息,自己的行動常常同時得到肯定與否定兩種完全不同的評價。為了適應矛盾的環(huán)境,孩子就需要不斷地把自己的認知、行動、評價進行心理調(diào)整,其結(jié)果就會以不同的態(tài)度去對付“黑臉”和“白臉”。久而久之,這種兩面性的心理會成為孩子較為穩(wěn)定的處世哲學,成為心理素質(zhì)的一個組成部分。小志的爸爸媽媽者是國家干部,家庭經(jīng)濟比較好,小志的生活水平也就比一般的同學要好,小志想要什么東西只要不是貴的離譜,撒撒嬌爸爸媽媽也就同意買了。
不過小志媽媽向來比較節(jié)省,她怕孩子養(yǎng)成亂花錢的習慣,因此不主張再給孩子零花錢了,她認為:“壞習慣一量養(yǎng)成,再去改變就難了?!毙≈景职謪s認為,必須每天給些零花錢讓孩子隨身攜帶,怕萬出現(xiàn)什么情況缺錢用,這樣一來小志的爸爸就偷偷地給孩子錢,小志花錢越來越大手大腳的了,最后發(fā)展到了竟從媽媽的包里偷錢的事件.經(jīng)專家指導夫婦兩個才認識到教育不一致的嚴重性.
2、容易形成對父母的怨恨心理
在情感上,孩子習慣在非理性的情緒中,理所當然地偏向于保護自己的“防空洞”一邊,而對揮舞大棒的一方產(chǎn)生怨恨。這種怨恨要比父母雙方同時揮舞兩條大棒產(chǎn)生的怨恨程度要深得多。
有一位孩子,性格怪僻,喜怒無常。他寫了一篇《我愛媽媽,我恨爸爸》的作文。原來,他的父親恨鐵不成鋼,且脾氣火爆,三句話便開始發(fā)火,并經(jīng)常動用武力。而他的母親則是過分溺愛,父親一管,母親必定出來擋駕。作文中寫道:“我有兩個筆記本,一本記著母親對我的愛,一本記著父親對我的恨??傆幸惶?,我要和媽媽一起離開爸爸!”
3、不利于健康人格的構(gòu)建
虹初看是一個非常乖巧小女孩,可是一旦發(fā)起脾氣來挺大的,要過大半天才能平息下來。發(fā)脾氣時,不是大喊大叫,就是摔東西或者把房間的門重重地關上,任誰敲門也不開。每次小虹發(fā)脾氣,夫妻雙方的處理方式不一樣,父親認為要先滿足她的要求,然后再好好跟她說道理;妻子則認為這種方法不好,不能都滿足她,有時打一下也可以。有時候,夫妻兩人就在小孩子面前爭吵起來,相互指責對方的教育方法不當,讓小虹無所適從。經(jīng)過了解,小虹的父母都非常疼愛她,都一心想把她培養(yǎng)好??墒牵改笇π『绲慕逃绞絻蓚€人之間意見不統(tǒng)一,而又在小孩子面前流露兩者之間的分歧。
這個案例給小虹的影響是:一是由于長期處在“不知聽誰的好”的矛盾心態(tài)中,導致遇事時無所適從,優(yōu)柔寡斷;二是長期的教育矛盾導致對誰都不信任,容易形成“看破紅塵”的頹廢心理,缺乏責任感。
有個手表定律,指當一個人有一只表時,可以知道現(xiàn)在是幾點鐘,當他同時擁有兩只表時,卻無法確定。兩只手表并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這個定律告訴我們,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以上的人來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人無所適從;一個人不能同是選擇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他的行為將陷于混亂。同樣,一個孩子不能同時接受父母不一致的教育,否則他的生活將陷于矛盾之中。
所以,教育孩子時,教育者的教育態(tài)度和方法一定要統(tǒng)一。
三、解決家長教育不一致的菜單指導
1、家長要樹立合力教育意識
教育孩子,力量只能合,決不能分。那么“合”在什么地方?應該“合”在正確的教育思想與教育方法上。這就要求家長認真地回顧一下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為有沒有不妥之處,謙虛的態(tài)度和必要的學習是不可少的。同時,也應認真回想其他長輩的教育行為有沒有可取之處,問題在什么地方。
2、形成統(tǒng)一的教育方式方法
在樹立合力教育意識前提下,經(jīng)過認真思考,開個統(tǒng)一家庭教育思想、方法和家庭會議。坐下來坦誠地交流彼此的想法,有不同意見,可以爭論,最后求同存異。在教育孩子時,按照已經(jīng)統(tǒng)一的認真去做,看看效果如何。這樣的家庭會議應該經(jīng)?;?,便于形成統(tǒng)一正確的教育方式方法。
3、征求孩子的意見
孩子是受教育的對象,對家長的教育行為有最直接的感受。孩子往往能很客觀地評價爸爸、媽媽和其他長輩教育行為的優(yōu)點與不足,這對我們改進家庭教育是大有好處的。在學校里,這種方法叫做“評教評學”。
4、不要當著孩子面鬧矛盾
不要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當著孩子的面鬧矛盾。這樣孩子莫衷一是,還會降低長輩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在可能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有一方以冷靜委婉的口吻勸說對方暫停教育,私下協(xié)商之后再進行教育。
5、做好祖輩的思想工作
父母與孩子祖輩之間的教育矛盾,大多是由于隔輩更疼孩子、更慣孩子引起的。父母應該在尊重理解祖輩的前提下,做些分析,給祖輩找些家庭教育資料(書報、錄音、錄像等),請祖輩參加家庭會議。而且要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教育孩子正確認識祖輩的疼愛,嚴格要求自己,讓祖輩放心、滿意。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