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專家提醒廣大家長避免步入幼兒教育小學化、家庭教育學?;`區(qū)
從事早期兒童教育工作的專家一致認為,在心理健康與飲食及運動等方面得到均衡關愛的兒童,相比得到此類關愛較少的兒童,無論在認知、社會交往還是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占有明顯優(yōu)勢。進入學齡期后,這些孩子的平均智商也比其他孩子高出8個點左右。
一位姓吳的女士很自豪地說,她的孩子今年6歲,鋼琴練得很好,過兩年準備讓他參加演出。她還說兒子是從3歲左右就開始學鋼琴的。
據(jù)了解,一些幼兒園特別是私立幼兒園和特色幼兒園以孩子在園內(nèi)能學多少知識作為吸引家長的優(yōu)勢。
學前孩子究竟該學啥?北京師范大學教科所專門研究家庭教育的趙忠心教授認為,學前教育主要包括4個方面的知識:
首先是掌握母語,學會與人交流、交往和溝通。家長應該與孩子多交談,讓孩子多接觸社會,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多與別的孩子和家長交流,為孩子創(chuàng)造說話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和鍛煉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思想、情感等方面的能力。
其次是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征培養(yǎng)其基本的生活、生存等方面的能力。3歲以前的孩子主要是培養(yǎng)其行為思維,如吃喝、坐臥行走等,注重活動實踐能力。3至6歲的孩子側(cè)重于培養(yǎng)形象思維,讓孩子識別一些實物以促進其發(fā)展。
再次是為上學作準備的學前教育。應該讓孩子多接觸社會與大自然,掌握更多的感性知識,如帶孩子去郊游、逛公園等。學校教育是學習一些理性知識。掌握理性知識必須以感性知識為基礎,掌握的感性知識越多、越豐富,就越能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理性知識。
最后是學習一些生活規(guī)則或稱為規(guī)矩,如禮讓、團結(jié)、尊重他人、公私分明等禮貌性的行為。
趙教授還提醒家長,學前教育必須遵從學前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從學前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實際出發(fā),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步入幼兒教育小學化甚至成人化、家庭教育學?;⑵婊日`區(qū)。否則,雖然在短期內(nèi)能夠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這是以犧牲孩子全面發(fā)展為代價的,勢必會影響孩子其他方面的發(fā)展。
從事早期兒童教育工作的專家一致認為,在心理健康與飲食及運動等方面得到均衡關愛的兒童,相比得到此類關愛較少的兒童,無論在認知、社會交往還是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占有明顯優(yōu)勢。進入學齡期后,這些孩子的平均智商也比其他孩子高出8個點左右。
一位姓吳的女士很自豪地說,她的孩子今年6歲,鋼琴練得很好,過兩年準備讓他參加演出。她還說兒子是從3歲左右就開始學鋼琴的。
據(jù)了解,一些幼兒園特別是私立幼兒園和特色幼兒園以孩子在園內(nèi)能學多少知識作為吸引家長的優(yōu)勢。
學前孩子究竟該學啥?北京師范大學教科所專門研究家庭教育的趙忠心教授認為,學前教育主要包括4個方面的知識:
首先是掌握母語,學會與人交流、交往和溝通。家長應該與孩子多交談,讓孩子多接觸社會,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多與別的孩子和家長交流,為孩子創(chuàng)造說話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和鍛煉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思想、情感等方面的能力。
其次是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征培養(yǎng)其基本的生活、生存等方面的能力。3歲以前的孩子主要是培養(yǎng)其行為思維,如吃喝、坐臥行走等,注重活動實踐能力。3至6歲的孩子側(cè)重于培養(yǎng)形象思維,讓孩子識別一些實物以促進其發(fā)展。
再次是為上學作準備的學前教育。應該讓孩子多接觸社會與大自然,掌握更多的感性知識,如帶孩子去郊游、逛公園等。學校教育是學習一些理性知識。掌握理性知識必須以感性知識為基礎,掌握的感性知識越多、越豐富,就越能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理性知識。
最后是學習一些生活規(guī)則或稱為規(guī)矩,如禮讓、團結(jié)、尊重他人、公私分明等禮貌性的行為。
趙教授還提醒家長,學前教育必須遵從學前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從學前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實際出發(fā),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步入幼兒教育小學化甚至成人化、家庭教育學?;⑵婊日`區(qū)。否則,雖然在短期內(nèi)能夠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這是以犧牲孩子全面發(fā)展為代價的,勢必會影響孩子其他方面的發(fā)展。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孩子到底該接受怎樣的早期教育? [2008-04-07 04:48:00]
- 怎樣為孩子選擇幼兒園? [2008-04-07 04:51:00]
- 專家提醒:莫讓超前教育亂孩子方寸! [2008-04-07 05:00:00]
- 你知道小寶寶的氣質(zhì)類型嗎? [2008-04-07 05:2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