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素來愛挑食,這也不吃,那也不吃,真是急壞了父母。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國學生營養(yǎng)日”。到目前為止,已連續(xù)三年把主題定為“均衡營養(yǎng)、適量運動”了。面對孩子們的挑食,是一味責備他們,還是想想是否該為孩子做點什么了?日本小學推廣的“微笑餐桌”,也許能從另一個角度給出答案。
日本兒童也因營養(yǎng)不均吃了虧
日式飲食素以精致健康著稱,但在忙碌的生活節(jié)奏和快餐文化的沖擊下,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飲食習慣不良,出現(xiàn)營養(yǎng)失衡,在青少年一代尤為明顯。以日本千葉縣本城小學為例,校方調(diào)查學童飲食習慣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孩子只買自己喜歡的食物吃。常見的早餐為海綿蛋糕、便利店的肉包、巧克力、香蕉和乳酸飲料等;晚餐也常以微波食品——炒面、餃子、豬排飯等為主。這種營養(yǎng)不均衡的飲食,對兒童健康產(chǎn)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統(tǒng)計顯示,日本兒童糖尿病患者20年來增加了2.7倍,每100位小學生中便有一名罹患高血脂,比15年前增加了1.5倍。
2005年7月,日本政府公布了《食育基本法》,并將每年6月定為“食育月”,旨在培育國民從小學習正確的營養(yǎng)知識,并在生活中身體力行?!妒秤灼方沂?,“所有飲食相關的文化、知識、生活習慣、食物安全等,都屬于食育范疇?!?nbsp;
小學推廣“微笑餐桌”
由于父母忙碌,加之缺乏足夠的知識,在家庭中實踐食育有一定難度。于是,就有了日本小學的“微笑餐桌”。
什么是“微笑餐桌”?以東京千馱谷小學為例,除了將食育納入各科教學外,也結(jié)合小區(qū)及家庭,從日常生活各個方面,對孩子傳達“食”的知識。千馱谷小學的營養(yǎng)午餐,隨餐都附有基本的營養(yǎng)知識、當天所用的食品原料、營養(yǎng)成分分析、烹調(diào)技巧等。此外,有時還會設計一些與食物相關的小問題,如“鹿尾菜、昆布、海帶芽,哪一個和褐藻是同類?”學生們通過訊息單和營養(yǎng)師交流,逐漸積累食品和營養(yǎng)的知識,頗為受益。
校長高山先生認為:“體會吃的快樂很重要。”因此,千馱谷小學的營養(yǎng)午餐菜單也充滿趣味。例如,一周三次的“午餐自己選”,會提供兩種不同的主菜供孩子選擇、;而“咬咬菜單”則是以有益牙齒的食品原料為主,讓習慣柔軟食物的孩子練習咀嚼;每個月還有“生日午餐”,當月壽星可以享有特制的甜點,在午餐時間與同學們一起慶祝生日。學校還讓每個孩子有機會接觸生鮮蔬菜,體驗從種植到摘下來清洗與烹煮的全過程。
拉近“吃”和“做”的距離
營養(yǎng)午餐畢竟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為了改善家庭的飲食,校方還舉辦“營養(yǎng)午餐試吃會”,讓父母通過品嘗,了解食物常識,也學到健康均衡的食譜,以便回家做給孩子吃。此外,千馱谷小學還和民間社團合作,請專家給孩子們授課,學習正式的餐桌禮儀,了解各國不同的飲食文化,拓展孩子們的眼界。學校營養(yǎng)管理師幸田認為,多元的食育課程的確改變了孩子的觀念。用餐時,孩子們開始注意食品原料的口感及風味,探究背后的制作過程。更奇妙的是,過去討厭的食物,現(xiàn)在也愿意主動品嘗了。
日本財團法人飲食生活服務中心建議學童期的父母應和孩子共同學習,盡可能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飲食的體驗場所,拉近“吃”和“做”的距離,維持一日三餐的規(guī)律,讓孩子體會飲食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