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琴尼亞*薩提亞(Virginia Satir, 1916-1988) 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心理治療師和家庭治療師,被視為家庭治療的先驅,也被美國著名的《人類行為雜志》譽為“每個人的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所建立的一套心理治療方法,最大特點是著重提高個人的自尊、改善溝通及幫助人活得更“人性化”(Become more fully human),而非只求消除“癥狀”,治療的最終目標是個人達致“身心整合,內外一致”(Congruence)。由于她的治療法有很多地方與傳統(tǒng)治療方式迥異,故被稱為“薩提亞治療模式”。
家庭治療是一種心理治療的新方法,它跳脫了以往治療時只針對個人問題加以解決的方式。而以“系統(tǒng)”的觀點來看待問題。也就是說,家庭治療學派在面對前來求助的病人時,并不認為案主是個“有問題的人”,而是個“背負問題的人”。病人所背負的問題,不單是出于自己本身,有些部份是出自社會、家庭(也就是“系統(tǒng)”)的影響。人在系統(tǒng)中,必然受到這個系統(tǒng)的制約、與整個系統(tǒng)互動。當系統(tǒng)出了問題,個人也會出現(xiàn)問題,他就變成背負問題的人。所以家庭治療就是從系統(tǒng)方面著手,更全面地處理這個人身上所背負的問題。
薩提亞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絕不可以復制的,原本就應以自己的方式去活。她所做的,只是提醒人們要尊重生命,相信生命是可以改變的,希望每個人都能以更好的方式生存于世上。她本著“以人為本位、以人為關懷”的信念,在進行家族治療的過程中,發(fā)展出許多特別的活動,例如家庭雕塑、影響輪、團體測溫,以及用一條白色繩索展現(xiàn)出家庭關系圖,顯示個人與家庭之間的心理臍帶關系。這些活動均靈活地融合了行為改變、心理劇、當事人中心……等各派心理治療技巧,這也表示薩提亞并不抱持強烈的本位色彩,她尊重并實際運用不同取向的治療方法,兼容并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