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攻球是乒乓球技術中最重要的技術,亦是各種打法都應具備的一種得分手段。正手攻球不受身體的妨礙,可發(fā)揮全身之力,其威力可置對方于死地。
1、動作要領
(1)站位及引拍動作(以右手執(zhí)拍為例):身體稍為彎腰前傾,肚子內(nèi)收,兩腳與肩平寬,左腳稍前,右腳稍后, 膝蓋微彎保持彈性。前臂在腰的帶動下橫擺(忌大臂后拉抬肘),引拍適度(防止引拍過大或過?。?。體臂夾角,約35度~40度;前臂自然彎屈,約120度。拍形與臺面垂直或略前傾,手腕自然放松,球拍呈半橫狀(忌過分上翹與下吊)。
(2)擊球動作:球漸近身前,右腳稍用力蹬地、膝、髖稍向前挺,腰向左轉,帶動手臂向前揮動迎球。觸球瞬間,前臂用力收縮,向前打為主、略帶摩擦:在來球的上升或高點期觸球,擊球的中上部。手腕輔以發(fā)力,調節(jié)好拍形,觸球瞬間有一摩擦球的動作。直握拍者,拇指稍用力壓拍,控制拍形,中指和無名指輔助發(fā)力并決定發(fā)力方向,橫握拍者靠食指調節(jié)弧線。
(3)結束動作:球出手,整個手臂立即放松;因慣性作用,球拍至頭左側才漸停止;身體重心已移至左腳(不要超過左腳),身體前傾角度增加。此時,應迅速轉入回擊下板球的準備,注意對方的擊球動作,迅速調整自己身體的重心和步法。
本博客轉自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原文地址
1、動作要領
(1)站位及引拍動作(以右手執(zhí)拍為例):身體稍為彎腰前傾,肚子內(nèi)收,兩腳與肩平寬,左腳稍前,右腳稍后, 膝蓋微彎保持彈性。前臂在腰的帶動下橫擺(忌大臂后拉抬肘),引拍適度(防止引拍過大或過?。?。體臂夾角,約35度~40度;前臂自然彎屈,約120度。拍形與臺面垂直或略前傾,手腕自然放松,球拍呈半橫狀(忌過分上翹與下吊)。
(2)擊球動作:球漸近身前,右腳稍用力蹬地、膝、髖稍向前挺,腰向左轉,帶動手臂向前揮動迎球。觸球瞬間,前臂用力收縮,向前打為主、略帶摩擦:在來球的上升或高點期觸球,擊球的中上部。手腕輔以發(fā)力,調節(jié)好拍形,觸球瞬間有一摩擦球的動作。直握拍者,拇指稍用力壓拍,控制拍形,中指和無名指輔助發(fā)力并決定發(fā)力方向,橫握拍者靠食指調節(jié)弧線。
(3)結束動作:球出手,整個手臂立即放松;因慣性作用,球拍至頭左側才漸停止;身體重心已移至左腳(不要超過左腳),身體前傾角度增加。此時,應迅速轉入回擊下板球的準備,注意對方的擊球動作,迅速調整自己身體的重心和步法。
本博客轉自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原文地址
0
寫得好
相鄰博客
- [轉]學好英語 課外只要40分鐘 [2012-12-22 18:29:28]
- [轉]男女孩性格弱點的彌補教育 [2012-12-22 23:21:52]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