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心得類
點評:此篇寫法值得借鑒,特推薦此文。有對自己的深刻反思,有具體事例,有自己的感悟。
習學寬嚴有度
**期學員 李*
“我堅持改變觀念了,我堅定信念了,我堅持用智慧處理問題了”。堅持周作業(yè)上我每天都寫了這樣的幾句話。學了,習了,以為自己進步了,但是,最近一周,我深刻地體會到,遇到問題我還是不夠智慧。
家庭成員中,我的情緒變化會影響到全家的狀態(tài),我對別人的要求,會給每個人帶來困擾,影響到家庭的平衡。比如昨天做晚飯,老公不小心把餃子煮破了很多,我以對老公的高要求習慣性的嘮叨他:“怎么老是不長進呢?弄成這樣子還怎么吃?”語氣和態(tài)度都很不好,兒子聽 到后跑來廚房提醒我有情緒,我沒有及時回應他并向老公道歉,兒子覺得媽媽沒有兌現(xiàn)自己的改變承諾又耍態(tài)度了,他很失望,孩子還小,對自己的情緒不會控制, 通過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情終于爆發(fā)了,躺在被子里哭了半個多小時,哄了半天也沒見效,我又生氣又失望地離開了房間。那一刻,我一下又回到了從前的狀態(tài),什么 觀念啊,信念啊,統(tǒng)統(tǒng)都還給了老師,真是對自己,愛人和兒子都很失望。
其實現(xiàn)在細想下,這一系列不愉快,始作俑者還是我自己,如果我對老公沒有高要求,而是真心感謝他幫我分擔家務,用欣賞的語言跟老公溝通,“老 公,謝謝你幫我們做飯,辛苦了。煮破了沒關系,沒壞的咱們吃的是餃子,煮壞的咱當片湯吃了更舒服,下次我再教教你吧!”這樣的話,誰家的老公不愿意聽,哪 個老公不愿意幫老婆干活呢?不能給孩子安全感的父母,孩子是不會信服的,孩子自然焦慮和恐懼,小事情的爆發(fā)只是為壞情緒找個宣泄的出口而已,而當孩子看到 父母關系和諧融洽,體驗到的當然是家里暖暖的愛。而我對愛人的嘮叨,除了平添他的反感以外沒任何用處,下次他肯定不愿意再做家務了,每個人都是需要欣賞和鼓勵才能成長,我的高要求,給了愛人心理壓力,我總對他嘮叨,缺乏傾聽,更加強化了壞的結果,從而產生更大的負面情緒,影響了夫妻關系,在家庭生活中,經常會出現(xiàn)一種惡性循環(huán),影響到了全家的生活狀態(tài)。
讓孩子越來越優(yōu)秀,是每個家長的目標。關系先于教育,跟孩子關系好了什么事都好說,夫妻關系重于親子關系,跟愛人關系好了,孩子自然就好了,孩子理所當然就會優(yōu)秀。
教育孩子要對孩子寬嚴有度,而調整夫妻關系更要對愛人寬嚴有度。不要求愛人,只改變自己,成長自己,管住自己的嘴巴,用心讓自己越來越智慧,遇到問題先靜下心來,想一想是誰的問題,誰的責任,該誰來解決,換位思考下,學會從他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用欣賞的語言友善地跟親人溝通,智慧地解決問題,不斷地提高自己。
我相信,我能讓家庭越來越溫暖。
本博客轉自中華家庭教育網,原文地址
相鄰博客
- [轉]樣稿七:她正走在幸福的路上 [2013-01-29 18:18:40]
- [轉]樣稿七:她正走在幸福的路上 [2013-01-29 18:19:29]
- [轉]樣稿五:家庭教育是“照妖鏡” [2013-01-29 18:21:10]
- [轉]樣稿四:重用自己,你就在成功的路上 [2013-01-29 18:21:26]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