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因為愛好,經過程桂芹老師介紹學習家庭教育,成為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同年通過中華家庭教育研究院考核,成為EMBA成員,并成功取證,2010年8月成為中華家庭教育高級講師。
2009年開始在中華家庭教育網咨詢中心做義務指導,在學習完之后就進行指導,心里總是有點擔憂,擔心家長的問題自己不能解決,讓家長進入更深的困惑。那時候的我對知識的渴望是可想而知的,真到用的時候對自己來說還真是一個考驗,考驗學習知識的全面性,以及運用的是不是恰到好處,這些都是我們在和家長做咨詢的時候遇到的問題。隨著咨詢問題的增多,更覺得自己知識的匱乏。
真的像我兒子說的那樣,在快樂中不斷摸索,找經驗,總結,現在很多家長有問題都會找到我們的個案指導老師,把自己的困惑拿出來和我們一起探討,幾年來,我們咨詢中心的老師們一起指導了很多個案,積累了很多經驗。
在咨詢過程中一些經驗與大家分享
1、針對具體問題進行探討
每個家長來到呱呱房間都是帶著問題而來,并且急于找到解決問題的捷徑。因為時間的原因,中心每周只能針對一個個案來進行咨詢,中華家庭教育網團隊的成員會把每周的個案在QQ群中發(fā)布,很多家長會針對自己的問題來到中心進行參與。我們的指導師會針對問題進行探討,給家長支招,家長從中學到很多知識,找到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孩子的問題,正所謂問題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個問題家庭。我們在每次咨詢結束會把個案總結放在中心,供更多的家長來學習。
2、作為咨詢師要讓求助者首先信任我們
很多家長既然把問題拿出來給我們就是對我們指導師的認可,我們就要把問題當做自己的事情,給予正確的方法進行指導,因為家長急于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會有有病亂投醫(yī)的情況出現,每個指導師會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明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這就需要家長有辨別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不能生搬硬套,要取長補短。
3、擺事實,講道理
我們在做個案咨詢的時候,因為年齡段不同,生活環(huán)境,父母知識層面等等的不同,使得孩子的問題也層出不窮,這個時候真的做起咨詢來,出現的問題還是很多的,怎么樣正確理解這就是我們知識的運用情況。我們很多指導師都是因為自己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問題,才來系統(tǒng)的學習家庭育的,學習以后找到問題所在,并且改變自己的,這樣就能夠通過自己的經驗給予家長正確的指導,正所謂擺事實不如講道理,講道理不如講故事,講別人的故事不如講自己的事情,這樣會跟深刻。而且在咨詢現場很多家長和老師會針對問題講出自己的故事來給家長排憂解難,家長很快能夠找到問題,這樣效果很好。
雖然咨詢是義務的,但是從中我們也學到了很多,學會怎么樣和孩子溝通,和同事溝通,這些都是在咨詢中總結的結果,學習家庭教育真的讓我們這些指導師受益,在這里感謝顧老師給了我們指導師提升的這樣一個平臺,給了家長一個解決問題的地方,也感謝季老師,程桂芹老師以及所有的指導老師們,你們的辛苦是有目共睹的,家長們是認可的。
有句話說:“山與山的距離是云,人與人的距離是心。”讓我們家長都能夠從中找到和孩子溝通的方法,和孩子一起成長,心心相印,樂在一起。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