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家庭教育專題講座》心得體會
我是烏魯木齊九十中三年級二班曹彩虹同學的家長,于2012年10月16日上午,有幸參加了由學校組織的中華家庭教育學院院長顧曉鳴院長主講的《家庭教育專題講座》。通過認真的聽講,感覺對孩子的教育思路頓覺清晰,發(fā)現(xiàn)了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不足和失誤,受益匪淺。
顧老師闡述觀點,舉的一些例子都是日常生活中很普通但是對孩子影響較大,卻被我們忽視了。比如顧老師提問,早上起床疊被子的孩子的家長請舉手,結(jié)果在場聽課的家長沒幾個舉手。這個問題雖然簡單但是說明的問題不簡單,說明我們都有點溺愛孩子了,雖然嘴上常常說讓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但是總覺的孩子還小,還干不好,有時間還不如去看書學習,都替孩子干了,不僅自己累,還讓孩子沒養(yǎng)成好的生活習慣,使孩子錯失了一個在鍛煉中增長生活能力的機會。
“改變孩子要從改變自己開始”。對孩子的教育,父母責任重大,對于孩子的一些毛病和不良習慣要想改正和需要自己以身作則。對待孩子不能簡單、粗暴、情緒化,要尊重孩子,將他擺在與你平等的位置,與孩子很好的溝通,真正的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這樣才能正確適時的引導教育孩子。
對孩子要適時教育,效果會更好。要是天天說教,要上課認真聽講,說的多了孩子會煩的,有時會充耳不聞。參加完學習的當天中午回到家,孩子就問我,“媽媽,你們都學什么了?”我腦子忽然閃現(xiàn)了課堂上顧老師說的一句話“你對學習的態(tài)度會影響孩子的”,這正好是個教育她的機會,我拿出筆記本,對孩子說:“你們老師請了個很有名的家庭教育專家講課,為的是使學校老師和家長共同把你教育的更優(yōu)秀,我還記筆記了”。孩子看看我記得,還說:“媽媽你真認真”,我接著說:“就是啊,你上課也要像媽媽一樣認真聽講,才能記好、學好?!薄爸懒?!”說著的同時她還看著我的筆記。
看她有興趣,我又接著說,老師還講了有的幾年級的學生還不會系鞋帶,“是嗎,怎么會?”她驚奇的睜大眼睛,覺得不可思議,我說:“當然了,他們沒做過怎么會呢,不像你經(jīng)常系鞋帶當然會了。就像有的家務活,看著簡單,不常干做起來就會顯得笨笨,甚至不會做,所以你以后要學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挺高自己的自理能力”?!班?,知道了!”這時她欣然接受了。
尊師重教,及時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積極配合老師,才能共同促進孩子的學習和進步,尤其是在和班主任張老師、數(shù)學王老師之間的溝通中我已親身體會到,當然我做的還是遠遠不夠,在今后須更加努力和堅持。
通過這次學習,收獲還是蠻大的,希望大家都能去認真學習《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認真做家庭作業(yè),你也能收獲很多。在此非常感謝學校和老師!
曹彩虹媽媽:程麗萍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