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是個老話題了。教育部門頒布的課下不準辦補習班、不準辦學前班、不準辦奧數班等禁令已出臺好幾年,可這班那班關了又開屢禁不止。我想,每位老師都希望能為社會培養(yǎng)出有用的人才,而不是死啃書本的書呆子;每個家長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學習,感受人生的豐富多彩,成為一個辨是非、懂真知,對社會有益的人。為什么補習班還有生存的土壤?
在以應試教育為主的教育體制下,老師和家長很難擺脫分數線、狀元、升學率、名牌大學這些"世俗的老觀念"。如果學奧數孩子在考學時不會獲得優(yōu)待,沒有家長愿意讓自己和孩子周末都得不到休息。記得去年暑假去山東的親戚家玩,家里孩子正上高中。但她暑假并沒有休息,而是在上補習班,每天早出晚歸。我對親戚說,孩子太累了,需要放松。親戚說,沒辦法,考試就考補習班教的知識,真正上課時不怎么學,如果不上補習班就跟不上。
這次教育部提倡的"減負"最終將如何規(guī)定,各個學校又將如何解讀,實施效果怎樣,讓我們在實踐中見真知!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