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五歲多了。從確認懷上寶寶的第一天開始,為了盡快地適應(yīng)未來的新角色,于是,我斷斷續(xù)續(xù)地買回一摞《懷孕必讀》、《育兒手記》等書籍,信心滿滿地要做一個合格的好媽媽。
幾個月后,女兒的出生讓我感覺到初為人母的喜悅,同時也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一路走來,有太多的幸福、太多的收獲、也有太多的迷茫。很多時候,希望網(wǎng)絡(luò)、書籍、幼兒園老師、差不多同齡孩子的父母能為我指點迷津,但最終,迷茫依然是迷茫。直到走進“家庭教育志愿者研修班”,聽到三位老師的講解,我才發(fā)現(xiàn),之所以一直在同類的問題中“迷”,是因為我沒有從自身開始改變,我離“合格”二字相去甚遠,甚至于,如果不及時修正,將漸行漸遠。
聽完顧曉鳴老師的課,我才發(fā)現(xiàn),我的“錯誤率”很高,甚至隨時隨地,比如:命令式的語言,比如自己被情緒左右,比如缺乏自律,比如高八度的指責,比如有時候沒有給孩子樹立好父親的形像,當著孩子的面指責她爸爸的不是。昨天晚上,我躺下了,女兒還在床上玩她心愛的玩具,我告訴她:寶貝,燈開著,媽媽睡不著,能不能關(guān)一下呀?女兒爽快地答應(yīng)“好”,于是起身關(guān)燈了。這場景也發(fā)生在前天晚上,我當時命令她:“寶貝,把燈關(guān)了!”女兒當時反問我,你怎么不關(guān)呀?雖然最終,女兒還是迫于的命令的壓力,不情愿地把燈關(guān)了。同樣的事情,雖然結(jié)果動作是一樣的,但過程中和結(jié)果的情緒卻完全不一樣。明顯,昨天的學習讓我開始受益了。
高爾基曾說:“愛孩子是母雞都會做的事”,相信每一個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不缺乏的,缺乏的往往是正確的方式方法,缺乏對孩子各個年齡段所備具能力的科學認識。對于我來說,還來得及修正,對于每一個在困惑中的父母來說,也來得及修正,關(guān)鍵是,我們需要有和孩子一起學習進步反思自己的決心和勇氣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