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2 21:40:44)
第一是“貧窮”
貧窮不能等。因為一旦時間久了,你將習慣貧窮,到時不但無法突破自我,甚至會抹殺了自己的夢想,而庸庸碌碌的過一輩子。
第二是“夢想”
夢想不能等,因為人生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歷練和想法,試想一個問題:如果你20歲的夢想,在60歲的時候才得以實現(xiàn),那會時什么樣的一個情況?
譬如說你20歲時的夢想是希望能買到一輛法拉利的跑車,然后到德國的無線公路狂飆。你一直努力工作,好不容易到60歲了,總算買得起跑車了,但要實現(xiàn)年輕時的夢想,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
第三是“家人”
家人不能等,或許我們還年輕,未來有很多的時間可以讓我們摸索、打拼,可是家人有嗎?他們還有時間等我們成功嗎?還有時間等我們賺到錢,讓他們過好日子,讓他們以我們?yōu)闃s嗎?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這是很多人的痛,也是很多人一輩子的遺憾。
最近在經(jīng)濟日報看到一篇又鄭丹瑞寫的文章,值得分享,內(nèi)容如下:
急事,慢慢說;大事,清楚的說;
小事,幽默的說了;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
沒發(fā)生的事,不要胡說;做不到的事,別亂說;
傷害人的事,不能說;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的說;
開心的事,看場合說;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
別人的事,小心的說;自己的事,聽聽自己的心怎么說;
現(xiàn)在的事,做了再說;未來的事,未來再說。
這篇文章是我從一本雜志上挖下來的,看后讓我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人的一生,已沒有那么多20 年,就這么庸庸碌碌的過了,太可惜??偸窃傺圆挥芍缘牟煌5膫ψ约簮鄣娜耍胰?、戀人、朋友),犯相同的錯誤,做同樣的傻事,煩惱亙古不變的瑣事……憂心忡忡似乎不是我們這個年齡該有的東西。我們懂得很多大道理,我們在勸說別人的時候同樣滔滔不絕,可是我們在面臨自己的問題時,總是顯得茫然不之所措,像受了驚的羔羊,或是迷途的旅者。
年輕的我們,該怎樣找回屬于我們的飛揚?也許,下一段旅程,我們會成為那個叫做智者抑或老者的一類人。我們坐在夕陽下,背朝青山,面對著我們的子孫,傾聽他們相同的煩惱,感傷著他們的感傷,懷想著年少時光。只是,我們還多了個局外人的身份,還多了一些冷靜、睿哲,或者說是滄桑、麻木……
那些人,那些事,已是過眼云煙,隨風揚……
相鄰博客
- 心態(tài)是最大的本錢 [2013-10-11 18:59:02]
- 讓孩子幸福一生的教育 [2013-10-11 19:01:57]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