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隨筆
要說這兩節(jié)課目中無人,授課老師絕對叫冤,指導老師也絕對叫冤,孩子們也會覺得莫名其妙。但在我眼里,這實實在在就是目中無人的課。課上涉及的學習用品、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名詞性物主代詞,單數(shù)一般疑問句、復數(shù)一般疑問句及其回答,徹徹底底、完完全全在小學階段學過。
而且在各年級各冊書中老師的講練結合,反復強化,已經(jīng)成了孩子學習英語過程的重要經(jīng)歷。而今天這兩節(jié)課,根本就沒有了解到這一點,只從教材文本出發(fā),變花樣呈現(xiàn)詞匯,變法子認讀詞匯,聽錄音排序,聽錄音填詞。孩子的思想、認知、思維還很幼稚地停留在小學的小兒科時代。
從上課到下課,孩子沒有信息差,從思想意識上沒有任何更新,從思維能力上沒有任何提高。授課者和指導師大張旗鼓地告訴大家:展示課和常態(tài)課應該是不一樣的,是必須的!
我們授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給誰看?是為了授課者自己獲得完成展示文本的這一心理需求,還是為了討好聽課者?學生的位置在哪里?學生的需求誰懂?學生的感受誰明白?學生家長的反應誰聽?
滿懷希望、熱情洋溢地走進學校,我曾經(jīng)教過的孩子們都上前和我熱情擁抱,有的孩子居然流出激動的熱淚。我也一樣,淚水在眼睛里打轉轉,但理智告訴我,絕對不能淚如泉涌,因為我是他們的老師,老師失態(tài)必會帶來孩子情緒的失控,孩子們情緒失控了,如何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
但是,聽課過程,我一直很痛心。因為,我把這些孩子早就當成了我的孩子。因為我希望他們的學習走上一個更高層次,因為,我希望他們在心理水平、思維能力、語言交際、情感意識、交際能力、寫作能力、應變能力各方面都能向我企及的目標走。
可是,一切的一切,都是這樣的清晰!
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時時在我的腦海涌動。初一的孩子,13歲的年齡,還一遍一遍地重復著小學三四年級的活動形式、活動內(nèi)容,它的意義究竟在哪里?這不叫浪費叫什么?偶爾、暫時性的浪費個體的時間,犯罪感都應該涌上心頭,更何況本區(qū)近千人的初一人群都是這樣一節(jié)課一節(jié)課地浪費!
我悄悄地翻了初一上的教材,只有極少的詞匯、語法、音標沒有在小學學過,我們?yōu)槭裁催€要按部就班地使用這本教材,難道不可以向出版社反應,難道不可以自主處理一下教材嗎?
剛上初一的孩子,一份好奇,一份叛逆,一份超脫,如果再加上沒有任何挑戰(zhàn)性的教材與教學活動,孩子會覺得學習索然無味,失去興趣,會不會給浮躁的學習心態(tài)留下了一席之地?本來是最具挑戰(zhàn)年齡段的學生,卻是因為我們對學生學情的一無所知,弄丟了孩子挑戰(zhàn)困難,克服困難的機會,反倒讓浮躁有了溫床,等到學生上了初二,教材難度加大,學生們還能沉下心來去進行積極地積累,刻苦地鉆研,有拿下學習中的各種困難的可能嗎?
初中的老師普遍說,到了初二就會出現(xiàn)兩極分化,水平能力各方面都出現(xiàn)了分水嶺。這種現(xiàn)象大家都知道,但有誰沉下心來反思過,這種現(xiàn)象誰之過?全部都是學生的錯嗎?其實,目中無人的教育,已經(jīng)悄悄培養(yǎng)一部分學生的浮躁,他們會慢慢成為掉隊的那部分人群!
我倒不是說今天的兩位執(zhí)教者如何的不好!這兩位年輕老師跟我的孩子差不多,他們年輕、漂亮、陽光、積極向上、準備充分,完全是按照上面規(guī)定行事,能面對這么多聽課老師的眼光,鎮(zhèn)定自若,井然有序地完成教學計劃,已經(jīng)相當不錯,因為他們才踏上教學崗位一個多月,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由他們來承擔這個責任!
但課堂無人的教育實實在在地存在,從什么時候開始?我沒法知道!實在是罪過、罪過!
發(fā)現(xiàn)了,沒有行動的話,罪過更大!
今天我的發(fā)言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輿論或者指責的聲音,但是,我是一個教育者,承載著教育的重任,承載著社會的期望,寧肯做惡人,我也要為初一英語教學改革盡一份力量!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