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外甥3歲了,可愛活潑,人見人愛。這個學期,他轉幼兒園了,可是,自從換了幼兒園后,他不愛去幼兒園了。開始我們以為是他適應不過來,覺得他慢慢習慣就好了,可是,直到前陣,他對媽媽說:“媽媽,幼兒園老師打我了?!薄笆悄膫€老師呀?”他媽媽疑惑地問。媽媽覺得3歲小孩的話,并不一定是真的。小外甥又說:“是陳老師?!薄瓣惱蠋煘槭裁创蚰隳兀俊薄拔也粣鬯X,老師說我睡覺沒閉上眼睛,就打我了。”小外甥委屈地說。沒多久,外甥的同伴也遭遇了此時,媽媽們一聊天,發(fā)現可能確有其事,于是去幼兒園問, 生活老師陳老師不在,主 班老師說,應該不會有這樣的事,即使打也是輕輕地打吧?我其實并不反對對孩子嚴格,但是,孩子不愛睡覺,老師應該怎么辦?采取強制性措施逼迫孩子閉上眼睛?我想,如果老師多一點教育知識,如果老師真的愛孩子,她絕對不會用這樣機械的辦法!
2、曾經在班上問過孩子們:“孩子們,誰來說說自己的優(yōu)點?”全班鴉雀無聲,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了。我真沒想到是這種情況,于是又問:”那我們來說說自己的不足吧?!斑@時小手如林了。怎么會這樣?這說明什么問題呢?孩子小的時候,是根據大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的,他們不會說自己的優(yōu)點,說缺點倒是頭頭是道,如此單一的評價孩子,我們怎么能培養(yǎng)出一群自信又有個性的孩子?
3、我家寶貝小時候剛學走路,搖搖晃晃時,有一次不小心摔倒了,看見爺爺在,哇哇大哭。爺爺看見孫寶貝摔了心疼不已,立馬跑過去,對著地板就是幾腳:”就是你,讓我家寶貝摔倒了!都是你,都是你,踩死你!“寶貝不哭了,愣著看了看爺爺,慢悠悠地走了。爺爺成功地止住了寶貝的哭聲。以后寶貝摔倒,凳子,桌角,都成了罪魁禍首。偶有一天,我下班回來,看到寶貝摔了,他爬起來,直接搬起凳子就往地上摔,邊摔邊叫:”就是你讓我磕到了!“我目瞪口呆!什么時候我家兒子成暴力狂了,明明是自己摔倒的,怪凳子?這是推卻責任?還是發(fā)泄情緒?如此下去,以后遇到什么事,碰到什么挫折,他還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嗎?他也會不會像現在這樣,不認為是自己錯了,而是先從對方身上找原因?如此下去,他自己錯了,也死不承認,從不悔改,不會自我批評……我嚇出了一身冷汗,當初覺得孩子摔倒,爺爺用點小計謀讓孩子止住哭聲,而其中的隱患我卻不敢繼續(xù)深思下去。在平時的家庭中,我們還有多少需要注意的地方,為了孩子的成長,我們還有多少要學習的地方?我心中的警鈴敲響了。
……
太多的教育工作者缺乏教育素養(yǎng),太多的父母不懂得教育孩子,我看到過身邊太多這樣那樣的例子……
于是我開始我反思我作為媽媽很多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足,開始反思身邊太多的孩子被大人自以為是地教育得越來越不快樂的原因,我也更清楚地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買過很多家庭教育方面的書,我希望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媽媽。我曾經會去模仿書中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當然我也知道,機械的模仿不一定能解決問題,知識的內化更重要,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更重要。看的書多了,也懂得了一些家庭教育知識,但始終不系統(tǒng),不完整,不能很好地幫助孩子,不能很好地幫助自己周圍的朋友,于是,我來到了中華家庭教育網,開始了我的系統(tǒng)學習之路。
今天,看到顧曉鳴老師的一句話——我們學習家庭教育專業(yè)化課程不是為了找?guī)讉€方法去對付孩子 ,而是提升我們自身的家庭教育素養(yǎng),降低家庭教育錯誤率, 這是解決和預防家庭教育問題的根本。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一個人素養(yǎng)的重要性,方法是呆板的,它可能會幫助自己一時,但是,它的意義并不長遠。
我希望,已過而立之年的我,在新的學習的道路上,能更有激情。這一次學習之旅,定能更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提升自己的家庭素養(yǎng),我定能做一個更優(yōu)秀的媽媽!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