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博客被推薦閱讀](http://ajm-engineering.com/images/recommended.gif)
今天看了 很多視頻材料,也瀏覽了交流群里的所有內(nèi)容,覺得收獲非常多,其中給我感受最深的是陜西張夏琴老師寫的愛之夢早安心語:“懂孩子的家長,會用孩子所需要的方式去愛孩子。不懂孩子的家長,會用家長所需要的方式去愛孩子。于是,懂孩子的家長,常是事半功倍,家長愛得自如,孩子受得幸福。不懂孩子的家長,常是事倍功半,家長愛得吃力,孩子受得辛苦。親子關(guān)系中,懂比愛,更難做到!”
首先,我很贊同張老師的觀點“懂孩子的家長,會用孩子所需要的方式去愛孩子。不懂孩子的家長,會用家長所需要的方式去愛孩子?!币驗?,我一直堅信:育人重在育心,只有懂孩子,我們家長的所作所為才能觸動孩子的心,才能自覺的去作為;反之,如果不懂孩子,我們家長的所作所為只會讓孩子左耳進右耳出——不當(dāng)一回事,或是反感家長,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在贊同張老師觀點的同時,也給我們提出一個要求,必須要懂自己的孩子。也許我們有的家長會認為,我的孩子幾乎每天都和我在一起,我怎么不懂我的孩子,或是認為懂孩子這個要求太低了。而在我看來,我們很多的問題正是處在不懂自己的孩子上。懂孩子——孩子的身體、心理、情緒、優(yōu)點、不足等等,每一天都在發(fā)生著變化,我們是否用變化發(fā)展的眼光來認識、了解自己的孩子——你昨天眼中的孩子,已不是今天你要面對的孩子;你今天要面對的孩子,也不能等同于明天變化發(fā)展中的孩子。你自己心目中的好孩子,是否因老師、其他人的否定、看不起、放棄,你也跟著否定了,看不起了、放棄了。
可見,我們真正懂自己的孩子了嗎?我們是否在用自己昨天眼中孩子的表現(xiàn)來實施教育;我們是否在用今天面對的孩子的不足就失去了教育他(她)走向未來的希望;我們是否在用別人心目中的孩子形象來代替自己心目中的孩子形象——相信別人還是相信自己(有的孩子在學(xué)校優(yōu)秀了不得了,可回到家中卻是父母的“祖宗”)。我認為,懂孩子,就應(yīng)該,更多的相信自己心目中的孩子,而不是別人的簡單評價;懂孩子,就應(yīng)該和孩子一起成長,隨時關(guān)注孩子各方面的變化發(fā)展,做到與孩子同步變化;懂孩子,更應(yīng)該放眼未來,不因孩子一時的落后、受挫或是某方面的不足,就對孩子喪失了信心,自亂陣腳。任何時候應(yīng)該對自己的孩子有個最低期望值,而不是最高期望值——要學(xué)習(xí)優(yōu)秀,還是身心健康,一句話,有孩子總比沒有了孩子不知要好多少倍,為什么要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呢?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