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家長都是愛自己家的初中生的。他們會想盡辦法、盡可能地幫助孩子成長??捎袝r候雖然付出了很多,卻并沒有能夠讓孩子獲益,反而落下埋怨,甚至讓孩子漸漸厭煩你。而之所以這樣事倍功半,是因為您沒有“俘獲”初中生的心,那要怎么做呢?
典型案例:過度干涉 讓孩子反感家長
強強今年初三了。母親林女士為了幫助兒子學習,料理他的生活,自己辭掉了工作,當起了陪讀媽媽。林女士自己也重新拿起課本和孩子一起學習。一 次,強強在寫語文作業(yè),抄寫生字詞和要背誦的課文。林女士就覺得花費這么多時間在這些簡單的抄寫作業(yè)上是浪費時間,就讓兒子趕緊復習數學和物理??蓛鹤诱f 這是老師要求的作業(yè),必須完成。母子倆起了爭執(zhí),林女士覺得冤枉,自己付出這么多,孩子怎么就不領情。陪讀了一段時間,林女士和強強的摩擦也是不斷。林女 士認為,兒子的成績一直都在原地踏步,是因為他不聽話。現(xiàn)在,強強更加厭煩母親對他的陪讀了,也越來越不喜歡自己的媽媽了。對此,林女士感到心痛,可又不 知道怎么和孩子一起解決當前的問題。
案例中,母親林女士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收效甚微,甚至讓孩子越來越討厭自己。天津市天空心理咨詢中心的心理咨詢師殷明彥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她在教育上犯了兩點錯誤。
第一,一廂情愿地以自己的方式付出,但沒有考慮這未必是孩子樂于接受的。作為一個陪讀的母親,應該照料孩子的飲食起居,分享孩子的學習生活,有 計劃地監(jiān)督和輔導功課。但林女士并沒有嘗試詢問孩子的意見,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進行干預。當孩子沒能達到自己的要求或是對自己出現(xiàn)不滿 的時候,只是指責孩子的不聽話、不領情,卻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想法。
第二,對孩子的控制欲和主導性過強。家長應該意識到自己是孩子人生中的配角,不能取代孩子成長中的主角位置。家長照顧孩子的生活也不應該面面俱 到,要給孩子一定的自我選擇的空間。至于學業(yè)方面,更是不要過多插手,施加過大的壓力。案例中的林女士,顯然沒有做到聰明的陪讀方式,因此才讓孩子愈加反 感自己的陪伴。
現(xiàn)象分析:先要正視自身缺點 才能令孩子喜歡
在記者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許多家長都和林女士很像,孩子們表示越來越不喜歡自己的家長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家長在要求和批評孩子的同時沒有先在自身 上找原因。不能及時地認識到自己的一些言行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殷明彥認為,除了案例中家長教育過程中取代孩子主角地位的情況之外,還有兩點很有普遍 性,應予以注意。
第一,自以為是。有的家長認為自己在孩子面前總是對的,從來不傾聽孩子的想法。一意孤行,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孩子身上。但如果家長能夠懂得傾聽孩子的想法,可能會在家庭教育方面更加客觀、合理。
第二,對孩子經常提出兩種相反要求。這給孩子非常矛盾的心理,會覺得大人很不講誠信。比如家長經常告訴孩子要跟同學搞好關系,但當孩子說要和同學參加一些集體活動時,有的家長就阻攔不讓,擔心孩子們在一起會玩出格兒。
孩子喜歡的家長要:同步心理 整體看待 積極快樂地生活
首先,家長要跟孩子有同步的心理狀態(tài)。殷明彥表示,如果親子之間心理狀態(tài)同步,那么家長就能夠更多地理解孩子,知道孩子的想法,也自然會跟孩子有比較好的溝通。
其次,家長要全面地看待孩子。許多家長對孩子的評價體系比較單一,只以學習成績定論。而孩子喜歡家長把他們完整地來看待,他們的優(yōu)點和不足通通都接納。
第三,孩子喜歡家長能夠積極快樂地生活,不經常抱怨。生活中遇到什么問題都抱怨,這樣對孩子影響特別不好。有些家長總是挑周圍人的缺點和抱怨周 圍環(huán)境的不好。應該抱著積極態(tài)度去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讓自己生活得更精彩。在困難面前,讓孩子看到家長是如何勇敢面對的,并引領孩子一起去解決問題。 同樣,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會受到家長面對困難時的態(tài)度的影響。
家長作出改變:用心靈走近孩子 用行為影響孩子
殷明彥說道:“家長應該多花時間了解自己的孩子,進而掌握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并盡量與之保持同步。另外,與時俱進,了解孩子的生活志趣和風尚,用 心靈走進他們的世界?!绷硗?,認識到孩子的生活與成長中,家長畢竟是配角。因此不要做“全對型”家長,去指揮孩子和控制孩子。而是用自身行動去影響孩子, 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作為家長,應該學會傾聽,學會分享孩子的喜怒哀樂,學會成為孩子的朋友,這才會讓他們真正的從心底喜歡你。
http://www.hjzcn.com/Junior/jjys/20111107/898.html【曉巖轉】
相鄰博客
- 糾正孩子性格軟弱的六種方法 [2014-02-15 10:18:24]
- 四招助你當好初中生家長 [2014-02-15 10:20:55]
- 六個要點教您做好中學生家庭教育 [2014-02-15 10:22:03]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