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在“愛子”還是“害子”
——有感于張左的父母直言:我們的教子目標 不是高分而是生存
張左:神童之神。2011年,第20屆世界腦力錦標賽少年組亞軍,同時榮獲“世界記憶大師”稱號;2013年,第22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中國賽區(qū)少年組亞軍;2014年,登上江蘇衛(wèi)視《最強大腦》節(jié)目,勇敢挑戰(zhàn)6小時記憶2231塊油畫碎片的精準坐標。雖然失敗,但贏得了所有人的掌聲,被嘉賓贊氣度非凡,勇于挑戰(zhàn)。
記憶對于張左來說,只是有興趣研究的一項才能而已,遠遠不是他生活的全部,也絕不是他性格的唯一注腳。冷靜、平和、寬厚、獨立,這個天才少年在人前展現(xiàn)出的綜合氣質(zhì)才是最吸引人之處。這一切,源于他所受到的獨特的家庭教育。
張左父母認為,教育更多的是教生存?!拔覀円虝⒆由畹谋绢I,這比成名成家重要得多?!?,“很多家長可能特別在意孩子的成績,但我們覺得一個人走出來,別人對他的評價是綜合的,關鍵在于個人能力,而不是只看分數(shù)這一個方面。其實他將來有沒有成就,對我們來說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把他培養(yǎng)得比較全面,走到哪里,做什么工作都讓人放心,我們覺得這就是成功?!?/span>
張左媽媽說:“我們家孩子學東西和別人不一樣,我們都是把東西‘吊起來賣’。他想學什么,必須來向我充分闡述理由,我得想想才給學費?!卑磱寢尩恼f法,這是讓他切身明白,一切機會都來之不易。
“我總說,現(xiàn)在的努力都是在打地基,你也許不知道將來能建多高的樓房,但只要地基打牢了,將來想建多高就建多高。在你還沒有明確方向的時候,就鴨子浮水暗中使勁,不要虛度光陰就可以了。不要為了附庸風雅而隨波逐流?!?/span>
他們看重的,倒真不是兒子的某項技能,而是他是否能夠獨立自主,能夠勇于奮斗,百折不撓。
就像張左的媽媽在給兒子的一封信中寫的那樣:“爸媽不期望你成為陳景潤、愛迪生,但是希望你通過取得好的學習成績來體會到努力奮斗夢想成真的滋味;爸媽不期望你成為社會道德楷模,但是希望你通過捐贈、公益和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來獲得先‘舍’后‘得’的快樂體驗;爸媽不期望你大富大貴,但是希望你通過不斷學習為人處事和掙錢謀生的本領,能夠在將來不論身處何種環(huán)境,都能如魚得水保持較高的生活品質(zhì)和幸福指數(shù)。”我想,天才的父母所期望的,也不過和所有的父母一樣,要說真正的不同,也許就在于是否能真的說到做到。
感悟:也許張左的父母對兒子的教育方式太過“嚴苛”,我們不一定要效仿,可是他們教子的目標——教會孩子生活的本領,我覺得抓住了教育孩子的本質(zhì),非常值得我們學習。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競爭,災難、恐懼和迷惘時時刻刻在人們的心靈深處沖擊著。大家都知道優(yōu)勝劣汰在現(xiàn)實中有多么嚴酷,不管你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都要學會一種生存本領。
作為家長,不要再百般寵愛孩子,也不要認為孩子只需要學習。教育不只是學習,家庭教育更不只是提供一個看起來溫馨的成長環(huán)境。我們不該向孩子隱瞞這個世界上存在危險,應該讓他們知道,這個世界有許多危險,但危險也是可以避免的。幾乎所有的動物都知道并堅持做到了,從小讓自己的孩子學會獨特的生存和逃生的本領,而作為高等動物的人類,卻似乎忽視了這一致命的教育。正所謂:說是“愛”,實則害。醒醒吧,親愛的家長朋友們,我們教育孩子,是為了讓他們能走出自己的保護,獨立地生活和發(fā)展,絕不是考試分數(shù)。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