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東西緊著孩子吃,這樣做對嗎?談談看法。
尊敬長輩、關心別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從小培養(yǎng)孩子具有以上優(yōu)良品質,能為孩子將來參與社會生活,協(xié)調人際關系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的孩子是否能尊敬長輩,關心別人呢?你可以仔細觀察一下:吃東西時,孩子是否只顧自己,不顧長輩和他人?自己喜歡的玩具是否愿意與人分享?與長輩、他人相處時,態(tài)度是否和氣?行為舉止是否文明得體?自己能做的事情是否總要長輩、他人代勞?長輩身體不適時,不否主動向長輩問候?是否愿意為長輩、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別人遇到困難,是否能主動幫忙?
孩子年齡小,認識膚淺,判斷能力差.在他們眼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他們的榜樣,而榜樣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對幼兒的孩子有著強烈的感染力、影響力,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長應以身作則,在與長輩、他人相處時,態(tài)度應謙虛、常常主動關心照顧他們。如:在家中,吃飯時要先為長輩盛飯、夾菜;在公共場所,主動給老弱病殘孕及懷抱嬰兒者讓座;對長輩說話時,要用尊稱“您”;和別人交往時,要說“請”“謝謝”“再見”等文明禮貌用語??傊?,家長要求孩子要做到的事情自己一定要先做到。
多給孩子講一些道理,多進行良好行為的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空洞的道理孩子聽不懂、也不愿意聽,家長應盡量利用一些孩子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育。如:講講故事,利用電視節(jié)目、文藝作品中人物的良好行為教育孩子,為孩子樹立榜樣;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散步時,看見弟弟妹妹摔倒了,主動去扶一把;節(jié)假日帶孩子主動看望長輩,相互增進感情;好吃的東西鼓勵孩子請長輩、弟弟妹妹先吃;主動幫別人做力所以及的事,擦擦桌子、擺擺椅子;家里有好玩的玩具鼓勵孩子拿到幼兒園與同伴分享等等。
相鄰博客
- 讓孩子學會洗洗小物件好不好?談談看法。 [2014-04-23 20:14:21]
- 三月份家長作業(yè)統(tǒng)計 [2014-04-23 20:18:00]
- 四月份家長作業(yè)統(tǒng)計 [2014-04-23 20:19:17]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