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老師針對如何對待青春期的孩子,通過一些案例分析,我們大家做出了正確的引導。
青春期是每一個人一生中必須經歷的過程,為什么有的孩子經歷了青春期后變得更加成熟、懂事?而有的孩子卻做出了一些令他自己一生無法挽回的錯誤?青春期是孩子從兒童期至成年期的過渡過程,由于身心的逐漸發(fā)展和成熟,每個人在這個時期往往對生活采取消極反抗的態(tài)度,否定以前發(fā)展起來的一些良好本質。這種反抗傾向,會引起少年對父母、學校以及社會生活的其他要求、規(guī)范的抗拒態(tài)度和行為,從而會引起一些不利于他們的社會適應的心理衛(wèi)生問題。因此在這個時期,家長要理解、接納孩子。孩子出現(xiàn)的一系列身心變化,孩子自己也是始料不及、難以控制的,此時特別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納。千萬不要看到孩子的某些變化,或者發(fā)現(xiàn)孩子的反常行為就大呼小叫、驚慌失措,更不要打罵訓斥,橫加指責。否則,只會加劇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與父母的隔閡。還要做孩子的朋友。青春期孩子的最大愿望就是渴望尊重、渴望獨立,希望別人把他們當成大人,平等相待。這就要求家長要轉變角色和教育觀念,改變居高臨下、命令式的單向教育為平等、探討式的雙向教育。從單純關心孩子的生活起居轉變到指導孩子的發(fā)展和成長,努力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據(jù)調查,90%以上的青少年有了苦惱后不是向父母和老師訴說,而是找朋友傾訴。那些順利、平穩(wěn)度過青春期的孩子,大多具有良好的家庭氣氛與和諧的母子關系。
本博客轉自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原文地址
相鄰博客
- [轉]把贊美還給學生 [2014-05-06 20:39:47]
- [轉]家庭教育講堂學習心得 [2014-05-06 20:39:53]
- [轉]改變 [2014-05-06 20:42:12]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