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個案研究報道
時間:2014年8月2日21:00-22:00
地點:“中華家庭教育網(wǎng)講堂”呱呱視頻房間
參加人:中華家庭咨詢指導中心專家團隊及學員、老師、家長、眾多家庭教育愛好者
指導過程:
本案例由白麗萍老師提供,李桂林老師主持,李桂林老師案例介紹,各位專家、老師、學員、家長集體研討
白麗萍 對 大家 說: 1、給孩子無條件的關愛和尊重,最主要的是給孩子安全感 [21:14:36]
白麗萍 對 大家 說: 2,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21:15:15]
白麗萍 對 大家 說: 3,父母要學習很好的溝通 [21:15:30]
白麗萍 對 大家 說: 4,父母要多關注孩子的心靈,給予孩子很好的精神支持 [21:16:41]
劉春琴 對 大家 說: 是,愿意改變自己就很不錯 [21:59:31]
白麗萍 對 大家 說: 愿意改變,許多的小細節(jié)得一一分析,指導 [21:59:50]
冀16理女 岳玉萍 對 大家 說: 讓孩子在家庭找回家庭的溫暖 [21:12:13]
冀16理女 岳玉萍 對 大家 說: 父母要意識到只有自己改變了孩子才會改變,而不是要求孩子先改變,或父母認為這樣的孩子就是一壞孩子。 [21:18:07]
白麗萍 對 大家 說: 幫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21:19:00]
白麗萍 對 大家 說: 本來沒有建立起安全感,跟弟弟爭,表面是爭東西,實際是爭愛 [21:23:24]
白麗萍 對 大家 說: 我想孩子是缺愛,所以想要父母也給予她與弟弟同樣的愛 [21:31:43]
劉春琴老師對這個個案的原因分析:
1、孩子從一歲起就與父母分開,與父母缺乏親子鏈接,可以說,母女沒有建立起親密的關系。父母帶孩子在身邊,應該竭力彌補這份親情,可后來的打罵只能讓越來越遠;孩子在家里感受不到愛,就會向外求。
2、有弟弟,不是關注弟弟多一些,忽略了女兒的感受?
3、孩子喜歡設計,沒有人欣賞強化,久而久之,這個能力愛好就消亡了。喜歡做家務,也沒人贊賞,都認為是應該做的。所以孩子孩子逐漸的遠離了生活,遠離了與母親頻繁接觸的機會。
4、青春期孩子特點在這個女孩身上全部得以體現(xiàn)。孩子不尊重父母,首先看看父母有沒有尊重孩子?孩子不懂謙讓,是不是母親老偏袒弟弟,致使孩子故意做對?
目前的優(yōu)勢:父母能夠意識到是個好事情,她也一定愿意改變
劉春琴老師建議:
1、愛美人人都有,母親跟孩子一起美。欣賞孩子的單純可愛,同時教會她自尊自重,教會她如何保護自己。
2、寬容孩子,不要與孩子斤斤計較。不要與孩子較高低,學會示弱,向孩子學習。我朋友說女兒很高傲,好像看不起她的樣子,她就更生氣了。所以母女戰(zhàn)爭不斷。
3、多上中華網(wǎng)“青春期教育中心”和“女孩教育中心,學習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
4、離家出走是因為自己感覺家里不下去,沒有一個人愿意離開幸福!媽媽找回孩子后是怎樣對待的?是深深的擔心孩子,痛哭流涕,與孩子溝通呢,還是冷漠、甚至繼續(xù)打罵?
5、打罵控制永遠不是辦法,越控制越想逃出去。建議給孩子自由,給孩子更多關愛,讓孩子自省。先搞好母女之間的關系。
李桂林老師建議:
1.因為孩子缺乏父母的愛,父母應無條件的愛孩子,接納、包容孩子的缺點,父母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來對待青春期的孩子。
2.媽媽改變自己,平靜地找孩子的優(yōu)點,不斷地肯定孩子,給孩子重新樹立自信。
3.媽媽要時刻找出教育孩子的契機,培養(yǎng)孩子的心理能量。比如:大家都在談釣魚島,都在愛國。當孩子跟你談這件事的時候,可以乘機跟孩子談:你認為怎樣才是愛國呢?然后各談各的看法。一定不要忘了贊成孩子的觀點。也不必要正襟危坐的溝通,找孩子愿意談的話題就可以。當孩子有了自己的方向,家長此時就沒必要大管特管,尊重孩子就好。
2014-8-2
最近訪客